活在評論中的“人”

曾經有一個話題在某些綜藝節目出現過,就是標籤。

現在社會形形色色,都有標籤,最美女星、小鮮肉、演技派、學霸等等,有一句話說得好:如果沒有標籤,可能別人都不知道你是誰。

或許有人有過一種經歷,當提起某一個人的時候,往往自己一時想不起來了,別人提醒就是那個說話聲音很怎麼樣的,你才會恍然大悟般,哦,原來是他。

活在評論中的“人”

我們似乎習慣於用標籤看人,不過卻往往不喜歡被標籤。

前幾日,老幹部靳東又一次因為偽學霸的事情登上了熱搜,很多人對他的評價就是,他想要裝作學霸,卻不是很成功,也有人表示的人實在讓人作嘔。

活在評論中的“人”

明星可以說是現在最常見的一種被標籤的人,最典型的一種活在評論中的人,他們的一言一行都被打上了特殊的符號,長得帥氣的被叫做小鮮肉,沒有演技的就被稱為面癱,生活中有些八面玲瓏的要麼被稱為高情商,要麼就被稱為“綠茶婊”。

他們活得累嗎?

有些人有過這樣的經歷,聽到同學又或者是同事在背後說自己(也有當面說的),這個人不會做人,這個人只會拍馬屁,這個人虛有其表。這些東西聽上去有些刺耳,卻是現實中往往存在。

活在評論中的“人”

當自己不想結婚的時候,很多人會說,一個沒人要的,這個人有問題等等,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自己有問題,自己不好。

我們也活在評論中。

看到過很多明星又或者是其他人的評價,在清一色的評價中總會見到那麼幾個刺眼的東西,就比如說崔永元,他被稱為一位鬥士,卻也同樣有人說他是一個胡攪蠻纏的人,我們不是人民幣,沒辦法讓所有人都喜歡。

活在評論中的“人”

更何況,真的有人不愛人民幣。

楊振寧到老了娶了一個妻子,很多人都在說,又是一個老牛吃嫩草的。說這句話的時候,其實有很多人是羨慕的,他們也希望這樣,卻做不到。

活在評論中的“人”

其實,很多人給別人貼上的標籤往往只是因為他們不曾擁有,就比如說一些選秀節目中,部分歌手唱功平平卻能得到很多關注,就有一堆人說:他唱的不行。

其實潛臺詞就是,我也想能夠獲得這樣的關注(當然只是有時候)。

真的有人不會在意別人的評價嗎?

很少,似乎也只有濟公了,肆意狂放,不在意別人的眼光,只走自己的路,破著清規,不守規矩,卻依舊活得自在,就算世人汙我,我同樣愛世人。

活在評論中的“人”

可是這樣的人終究只在傳說中,而我們永遠只是一個俗人,是俗人就會因為別人的評價而傷心憤怒,又或者喜悅。

可是這樣多了,難道自己不會覺得累嗎?

評價是一個很好的東西,能夠區別人與人,可是評價太多還是要學會如何放下,不然我們永遠只是活在評價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