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業委會成立後應該先做好哪些事?

小區業委會成立後應該先做好哪些事?

瞭解物業的基本情況

召開業主大會是非常不容易的,業主大會後,選舉產生了小區業主委員會,各委員也進行了分工,於是,很多小區業委會在成立後,為了借業主大會的成功,就想大顯身手,並想著解決許多的問題,或者就要回應一些對物業不滿意的業主,準備解聘原物業公司,要重新選聘新的物業了。但是,從我們的經驗看,這些都是不對的,弄不好,還會引發許多新的矛盾,並進而造成了業委會的快速解體、散架,這不是危言聳聽,是有很多實實在在的例子的。

那麼小區業委會成立後,應該先做些什麼事情呢?總結下來,主要先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小區業委會成立後應該先做好哪些事?

業委會、物業、開發商三方首次碰頭會。

第一,當然是對業主啦。有人肯定會說,怎麼會是先做業主的事呢?也有人會說,就是要先為業主維權,為業主謀取利益。其實,這些都是不對的。

對業主,主要是要建立“兩群”(微信群、QQ群),並引導教育業主進行實名制。之後,共同利用牌板、公示欄等空間,首先要教育和引導業主,在小區的眾多事務中,一定要能分得清哪些是屬於開發商的事,哪些是屬於物業的事,哪些是屬於業主自己的事,哪些又是屬於政府相關部門如房管局、國土局等部門的事。而哪些事呢,至少在目前來看,是好像哪個部門都可以不管,又似乎是哪個部門都應該管,但卻是哪個部門都不願意管的事。

剛開始,可能很多業委會委員都不知道哪些事屬於哪家的事。是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後才能明白的。因此,這些事並不是小事,卻是最基礎的事,必須要做好,而且要長期堅持下去。

比如,家裡的門窗壞了,很多人可能就認為應該是物管的事。但是物管卻說是業主的事。這些都要分得清。很多人會覺得,業委會就要維護業主的利益,要儘量把本應是業主自己的事往物管身上推,其實是不對的。我們的理念是:要維護業主正當的、合法的、合理的權益,但也要維護物管的正當利益。就是說,業委會要佔在理性客觀的角度來開展工作,而不能偏袒哪一方。

小區業委會成立後應該先做好哪些事?

三方查看供水設施

第二就是要做開發商的事。主要請開發商介紹整個小區的基本情況,綜合情況,房屋現狀,並要開發商引導下實看小區邊界、四至界限、公共用房、重要的設施設備位置、運行狀況等等。同時,也要求開發商提供一些相關的資料,並請開發商介紹現今物管的基本情況、物業合同等等。因為業委會成立之前的物業公司,要麼是開發商聘請的前期物管,要麼是開發商自己組建的物業公司。


小區業委會成立後應該先做好哪些事?

瞭解地下室平面及緊急出入口通道

這裡特別是注意的是:跟開發商會談的時候,切不可表露出要跟開發商對著幹的態勢,一副綽綽逼人的樣子。如果這樣,那後期的工作就很難開展。而要充分表達出成立業委會的目的和初衷,是儘可能的讓業主、物業、開發商共同努力,協調一致,把小區建設成為一個各方都滿意的平安和諧美麗小區。

這裡要特別提醒的是,由於業委會委員大都是利用業餘時間來為小區服務的,而且並不都是專業人員,因此,許多的專業知識並不掌握,也不瞭解。即使稍微瞭解一些,也是一知半解。在這樣的情況下,有的開發商會利用這一空檔期,提出把所有資料都移交業委會。這個時候,業委會切不可就全部接手。因為或多或少,很多開發商都會有很多的遺留問題,在自己不懂或者不十分了解的情況下,可以要求開發商一步一步的移交相關資料,先把一些自己比較瞭解的、熟悉的資料移交過來,在研究了一段時間,掌握了後,再移交另外的某一方面。可以分期分批的移交,以利於業委會各委員消化吸收。還有的是,如果開發商遺留問題太多,新業委會一股腦地全部接收資料的話,可能後期開發商就會推諉說,都移交業委會了,不屬於開發商的事了。

小區業委會成立後應該先做好哪些事?

查看供電設施設備

在做了開發商的事後,第三就是要做物業的事了。這裡是指消化吸收了開發商移交的相關資料後。

物管的事,這裡說的是要充分掌握物管方的相關基本情況,比如物業在小區裡究竟有多少個崗位,每個崗位的職責是什麼?每個崗位分幾班?總共的物業人員包括管理員、收費員、保安、保潔、綠化、水電等等,究竟需要多少人才合理。

掌握了物管人員的崗位、職責、人員等等後,就要掌握物管從開發商那裡得到的小區的綜合基本情況是否齊全,還差著哪些資料、信息等等。比如:小區的面積、總戶型、戶數,未售房數、已售未接房數、接房未裝修數、裝修未入住數、入住數等等。再比如:小區的公共房屋、公共活動室中哪些屬於全體業主的,哪些屬於開發商自用、自留的。小區裡重要的設施設備的分佈、功能、相關技術資料是否保存完好等等。說實在話,僅掌握這些信息,就要花好幾個月的時間才會慢慢熟悉的。

在掌握了這些情況後,就要跟物管開一個座談會,並且需要物管的全體人員儘量到會,一是介紹業委會成員及分工,二是聽取物管及物業各個崗位的意見、看法,哪些方面存在問題,需要如何解決、解決的困難在哪些方面等等。

在掌握了物管的資料、聽了物管人員的各種情況介紹後,相信很多業委會委員會有一個更加理性客觀的看法,而且很多人會有感受:原來情況並不都如業主零零散散所反映的那樣。

小區業委會成立後應該先做好哪些事?

查看監控設備

在上述三方面的事都做了後,就要找個時間,選個地點,在選擇部分業主代表參加的情況下,並儘可能請房管部門和社區人員到場,開一次三方碰頭會。會上儘量要由業委會主導,主面介紹業委會各委員及分工,業委會的工作思路及發展方向等,把它開成一個氣氛融洽的會議。同時,也請開發商和物管提提要求,希望業委會能配合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之後,就可以向開發商和物管提出,為了便於開展工作,向業主解惑釋疑,請他們協助在小區內找一塊場地,作為業委會辦公室和會議室。


事實上,很多業委會是沒有辦公室的,由於沒有辦公室、會議室,很多業委會成立後形同虛設。時間長了,就得不到業主的信任。

三方會面的會有幾個細節要注意。一是業主代表的選擇不能過於態度偏激,二是要安排做好會議簽到和會議記錄。第一次三方會談主要是在房管部門及社區幹部見證下的一次互相認識、介紹的會議。首次三方會談後,要把會議簡報向業主公告。

三方碰頭會後,就要三方一起查看小區的重要設施設備等等。

小區業委會成立後應該先做好哪些事?

查看消防設施

說實在話,上述的這些事,如果小區大一些,或者是有重要設施設備的高層電梯房,是要好幾個月才能完成的。很多的事情,要慢慢的一步一步來,不能一蹴而就。更多分享,請關注“銳眼說小區”,如果你也很關注你的小區,並且還沒有成立業委會,那麼,也請你將它轉發給你小區的鄰居們,讓他們也瞭解瞭解這些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