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有「柔弱」「不爭」之德,就是有福氣!

老子說:“弱者道之用。”(四十章)又說:“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六章)這說明了“道”的創生作用雖然是柔弱的,卻能綿延不絕,作用無窮。“道”在創生過程中所表現的柔弱情況,正是“無為”狀態的一種描寫。正由於“道”所表現的柔弱,使萬物並不感到是強力被造的,而是自生自長的。

柔弱的作用,運用到人生方面,老子認為:“柔弱勝剛強。”(三十六章)並且認為:“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七十六章)他說: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七十六章)

老子從經驗世界的事象中找到論據,用以說明“堅強”的東西是屬於死亡的一類,而柔弱的東西是屬於生存的一類。老子拿人作為例論,他說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死了的時侯,就變成僵硬了。同時他又拿草木作為例論,他說,草木欣欣向榮的時候,形質是柔脆的,花殘葉落的時候,就變成乾枯了。從這兩個例論中,得出這樣的結論:“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這個結論蘊涵著“堅強”的東西已失去了生機,“柔弱”的東西則充滿著生機。這是從事物的內在發展狀況來說的。

老子《道德經》:有“柔弱”“不爭”之德,就是有福氣!

若從它們的外在表現上來說,“堅強”的東西之所以屬於“死之徒”,乃是因為它們的顯露突出,所以當外力逼近的時候,便首當其衝了。所謂“揣而銳之,不可長保。”(九章)才能外顯,容易招忌而遭致陷害,這正如同高大的樹木,容易引人來砍伐。這是人為的禍患。自然的災難也莫不如此;例如颱風吹襲,高大的樹木往往摧折,甚至連根拔起。而小草卻能迎風招展,由於它的柔軟,反倒隨風飄搖,而永遠不會吹折。俗語說:“狂風吹不斷柳絲,齒落而舌長存。”或說:“舌柔在口,齒剛易折。”這些道理人人都知道。又好比水是“至柔”的東西,它卻具有攻不破的特點,水中抽刀,無論費多大的力氣,永遠是切不斷的。老子從經驗世界中找到諸如此類的論據,而得出這種結論:剛的東西容易折毀,柔的東西反倒難以摧折,所以最能持久的東西不是剛強者,反是柔弱者。因此他說: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七十八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四十三章)

老子認為世間沒有比水更柔弱的,然而攻擊堅強的東西,沒有能勝過它的。我們看看,屋簷下點點滴滴的雨水,由於它的持續性,經過長年累月可以把一塊巨石穿破;洪水氾濫時,淹沒田舍,沖毀橋樑,任何堅固的東西都抵擋不了。所以老子說柔弱是勝過剛強的。在這裡可以看出老子的“柔弱”並不是通常所說的軟弱無力的意思,而其中卻含有無比堅韌不克的性格。

老子“柔弱”的主張,主要是針對於“逞強”的作為而提出的。逞強者必然剛愎自用,自以為是,也就是老子所說的自矜、自伐、自是、自見、自彰。世間的紛爭多半是由這種心理狀態和行為樣態所產生的,在這種情況下,老子提出“柔弱”的主張。並提出“處下”“不爭”的觀念。

老子喜歡以水作比喻,來說明他的道理。他說柔弱的水還具有居下、不爭、利物的特點。人生的態度也應該如此:要能處下、不爭而利民。

“處下”是老子“柔弱”道理的另一種運用。它含有謙虛容物的意思。老子常用江海作比喻,由於它的低窪處下,所以百川都匯歸於海。老子有感於世上的人,大家都想站在高處,都要搶在亮處,所以他以“川穀之於江海”(三十二章)來說明“處下”的好處。他認為若能“處下”,自然能夠消解爭端,而培養容人的心量。

“不爭”的觀念也基因於此。在現實社會上,沒有一個角落不是在為著私自的利益而爭嚷不休的,老子深有所感,所以他要人“利萬物而不爭”(八章)“為而不爭”(八十一章)。老子的“不爭”,並不是一種自我放棄,並不是對於一切事、一切人的放棄,也不是逃離社會或遁入山林。他的“不爭”的觀念,乃是為了消除人類社會不平的爭端而提出的。他仍要人去“為”,而且所“為”要能“利萬物”。“為”是順著自然的情狀去發揮人類的努力,而人類努力所得來的成果,卻不必擅據為已有。這種為他人服務(“利萬物”)而不與人爭奪功名的精神,也可說是一種偉大的道德行為。老子所說的“功成而弗居”(二章)“功成而不有”(三十四章)“功成名遂身退”(九章),都是這種“不爭”思想的引申。由此推知老子“謙退”、“居後”的觀念都蘊涵在這種“不爭”的思想裡面,主要的目的乃在於消除人類的佔有衝動。

你從本章內容有什麼感悟?歡迎發表評論,大家一起交流學習!

文章說明:內容參照陳鼓應《老子註譯及評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