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囊妙計,使用錦囊原來背後是權力運作規律,熟讀三國的人也不懂

諸葛亮就喜歡使用錦囊妙計,搞的神乎其神,讓人一開始執行任務的時候一頭霧水,到了關鍵時候,才能夠打開,然後大家驚歎丞相的料事如神。其實使用錦囊的背後是權力駕馭的秘密。權謀網現在深入的分析這背後的權力規律。

【案例】《資治通鑑》第116卷 晉紀38:東晉太尉劉裕計劃討伐蜀地,選擇元帥的時候,覺得很難找到合適的人選。他認為西陽太守朱齡石既有武勇,又熟悉勝任官吏的職責,打算任用他。大家卻都認為朱齡石的資歷名望還輕,難以承當重任。劉裕不聽從。十二月,任命朱齡石為益州刺史,統帥寧朔將軍臧熹、河間太守蒯恩、下邳太守劉鍾等人前去討伐蜀地,並把自己大軍的一半共二萬人配給他指揮。臧熹是劉裕的內弟,職位也比朱齡石高,但也接受朱齡石的統領。 劉裕與朱齡石密謀進攻取勝的辦法,說:“劉敬宣以前進軍到黃虎,沒建立什麼功業便退回來了。所以,敵兵以為我們這次應當從外水出發,又防備我們出其不意仍然還從內水進兵。這樣,他們一定會用重兵把守涪城,封鎖內水。如果我們進軍黃虎,正中他們的計策。現在,我們以大部隊經過外水直取成都,另派一支迷惑敵人的軍隊進攻內水,這是克敵制勝的奇計。”他擔心這種計劃事先傳揚出去,敵人摸清了自己的虛實動靜,便另外寫了一封信裝在盒子裡,交給朱齡石,在盒子邊上寫:“到白帝城再打開。”這幾路大軍雖然開始行動,但卻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安排。

【解析】

一、為什麼啟用年輕人伐蜀

1、啟用老幹部危害很大

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定蜀未定。四川盆地在每個混亂的歷史時期都會有割據政權。劉裕如果使用老幹部去伐蜀,如果能夠打下來,這些主帥的野心就會膨脹,免不了有成了新的割據政權,即使不如此,也會混亂。歷史上,三國時候,鍾會鄧艾伐蜀,宋朝時候王全斌伐蜀,都出了亂子。

2、啟用新幹部的優點多

使用老幹部就怕形成新的割據勢力,自己作為主帥就是替人作嫁,不但沒有得到蜀地,反而自己失去了大部分的資源,削弱了自身的勢力。這時候,劉裕想的就是使用年輕人,他們打下蜀地,即使有野心,也沒有能力控制住下屬,形成割據政權。有能力,無實力,這就是標準人選。

3、如何避免新幹部不足

但是劉裕啟用朱齡石,就是看中了他文武雙全。但是一開始就遭到大家的抵制,因為他年輕沒有威望,不能服眾。其實,劉裕就想用這樣沒有威望的人去伐蜀,自己的權力才會安全。但是如何讓年輕朱齡石能夠管得住下屬,執行劉裕的戰略呢?劉裕採用了錦囊策略。

錦囊妙計,使用錦囊原來背後是權力運作規律,熟讀三國的人也不懂

二、錦囊妙計背後三大原因

1、服眾

事前,劉裕和朱齡石已經密謀了伐蜀的戰略。但是沒有讓朱齡石直接下命令,而是讓他到了蜀地打開錦囊,宣佈劉裕的命令,原因就是,朱齡石,資歷尚淺,不足以服眾,比如藏熹就比朱齡石高。有人不服就麻煩了,但是用劉裕的命令,則不可能有人不服。

2、保密

軍事講究,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尤其是這種長途跋涉的遠征,很難做好保密工作,如果提前戰略曝光,就會讓蜀地的敵人做好充分的準確,從而增加了攻擊的難度。所以,劉裕採用精囊的方法,來控制自己的伐蜀戰略的擴散。蜀地知道大軍來襲,也無法做出針對性防守。

3、魅力

使用錦囊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增加計謀者個人的魅力。諸葛亮已經被人神話,劉裕這樣使用錦囊,然後通過實施,把蜀地徹底的征服之後,大家都會驚歎劉裕的算無遺策的能力,會崇拜他,更加增加了他的權威。計謀越是神秘,越是料事如神,就越會增加魅力。

三、職場中對此套路的使用

1、老幹部開拓新任務,會失去控制。

功高不賞,本來就很有本事,你讓他去做更加有成績的事情,其實就增加了他對領導和組織的談判籌碼,會刺激他的野心,這時候,就不能讓老幹部去建功立業。不僅會給自己的權力控制增加麻煩。並且看似能夠增加勝算,但是後遺症極大。所以,領導不會讓老幹部繼續建功立業。

2、啟用年輕人,可以培養控制新人。

作為領導幹部,要大膽的啟用新人。這樣自己的團隊建設,才能夠呈現出梯隊,並且能避免出現人才青黃不接的局面。不然的話,猶如諸葛亮,數年之後,將無人無用。而且年輕人資歷威望都比較淺,未來有大的功勞,沒多大野心,獎賞起來也簡單,還能獲得對他的知遇之恩。

3、年輕人使用,要安排強有力下屬。

但是如何避免年輕人的莽撞和衝動呢,這就需要新老結合的策略。要給他安排強有力的下屬,劉裕安排自己的內弟藏熹是有深意的。因為,藏熹聽命令的話,其他的有能力的人,就無話可說。帶有示範效應。如果沒有這樣一個和領導關係近的老人,其他的有能力的人如何能服?

經過上述權謀網對這段材料的解析,大家能夠看出來,劉裕伐蜀的主帥選擇的權力用心了。啟用了年輕人,避免了新的割據,又能夠讓他能夠順利的控制隊伍,且能夠實施自己的命令,還能夠發揮出老人的能力,避免自身的缺陷。一個人事安排,一個錦囊妙計,一個年輕人控盤。劉裕,完美!

權謀網,讓你的職場少走十年彎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