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和银保监会在释放流动性“节奏”上,又互怼起来!

央行和银保监会在释放流动性“节奏”上,又互怼起来!

为配合各地的基建投资,在一系列政策出台之后,基建领域最先感受到新增资金进入,无论是城投项目立项,还是城投债投资,均有一定程度回暖。政策君(微信号:炒股跟Z 走)预计,将很快出台更多稳定投资增长和信贷支持的措施,以缓解投资者对投资增长放缓的担忧。

日前,被称之为“有‘闸门’以来最松的一次”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出炉,基本印证了上述判断

虽然此次报告的货币政策表述,仍然保留“闸门”和强调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但当前政策无疑是转向了“边际宽松”,二季度超储率已回升到1.7%,7、8月份的超储率也预估在2%以上,是过去两三年的较高水平。

中金固收分析指出,一般在货币政策真正的宽松周期,是没有“闸门”的提法的,而如果货币政策在态度和立场上有偏紧倾向,一般会提到“闸门”,常用的说法是“管住闸门”、“把好闸门”、“调节好闸门”。过去在2010年三季度到2011年二季度,2013年一季度到2014年二季度,2016年四季度至今,这几个时间段内都有“闸门”的提法,也对应货币政策态度偏紧。

不过实际上,货币政策在今年二季度已经转松,4月份和6月份两次降准,7月份投放超过5000亿MLF,资金面在7月份中下旬彻底转松,货币市场利率已经降至2010年以来的新低。如果对比上述有“闸门”的时间段,毫无疑问,目前这次货币市场利率是有“闸门”时间段里面最低的一次。

但央行仍然是比较克制的。相比之下,银保监会对放水就积极多了:加大信贷投放!落实无还本续贷!

央行和银保监会在释放流动性“节奏”上,又互怼起来!

银保监会最新的一份政策指引,更是在“行动上”坐实了“货币政策边际宽松”的事实——

为加大资金投放力度,保障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银保监会提出了包括落实无还本续贷、尽职免责、提高小微企业贷款不良容忍度在内的等一系列措施。初步统计显示,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5万亿元,同比多增6237亿元,说明近期贷款投放明显加快

为促进银行加大信贷投放,银保监会接力央行继续打出组合拳。

银保监会日前发布题为“加强监管引领 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的公告,以加大信贷投放为核心,提出了落实无还本续贷、提高小微企业贷款不良容忍度、调整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等一系列措施。

具体来看,银保监会提出了三大举措——

首先,将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充分利用当前流动性充裕、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的有利条件,

将加大资金投放力度,保障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

据银保监会初步统计,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5万亿元,同比多增6237亿元,说明近期贷款投放明显加快。上月,中国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84万亿人民币。

此外,也将指导银行保障在建项目融资需求,加大对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金融支持。7月新增基础设施行业贷款1724亿元,较6月多增469亿元。

第二,银保监会提出,将调整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鼓励银行利用拨备较为充足的有利条件,加大不良贷款处置核销力度。具体数据方面,银保监会表示,上半年共处置不良贷款约8000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处置1665亿元,意味着释放了更多信贷投放空间

同时,银保监会还将推动定向降准资金支持债转股尽快落地,以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并积极支持银行机构尤其是中小机构多渠道补充资本,增强信贷投放能力。

第三,小微企业方面,银保监会表示,将着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落实无还本续贷、尽职免责等监管政策,提高小微企业贷款不良容忍度,有效发挥监管考核“指挥棒”的激励作用。今年前7个月,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增加1.6万亿元,增速持续高于同期全部贷款增速。

对此,《证券时报》的态度则是:“坏杠杆”要去“好杠杆”该加还是要加

4月2号,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到“结构性去杠杆”,但最近的政策表态,已经从“去杠杆”变为“稳杠杆”。那么,杠杆还要不要去?近期的政策是否意味着,又要来一轮“加杠杆”?4月底资管新规落地之后,5月和6月是去杠杆的高峰期,企业的日子比较难过,都表示缺钱。

所以,央行和财政部互怼,央行认为财政政策还不够积极,一个是税收增速远高于GDP增速,而且财政赤字率还下降了,没有达到两会设定的3%的目标。还有一点,央行觉得财政部应该向银行注资,不然企业的流动性都要出问题,积极的财政政策,最终都需要银行来支持,银行资本金不足,根本没法配合

。从近期的动态来看,政策已经对此做出反应。

银行信贷与财政资金都在加速“介入实体经济”。

央行和银保监会在释放流动性“节奏”上,又互怼起来!

作为对“稳投资”的支持,银行信贷与财政资金都在加速“介入实体经济”当中——

包括中国工商银行在内的一些商业银行,已经通知当地分支加速信贷发行的速度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尤其是支持交通工程和家庭装修等项目。

媒体调查显示,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已经在7月份初显,部分大行、政策性银行将在下半年,尤其是三季度加快基建类、融资平台类贷款的信贷投放。

接受采访的机构普遍预计,7月份新增信贷规模在1.2万亿元左右,新增社融规模或低于新增信贷规模,预计在1万亿元左右,M2同比增速为8.3%。

据悉,工行公司部近期对各分行下发文件,明确要求“推动全行抓住当前政府鼓励投资、特别是基建领域投资的有利窗口期,加大重点区域、优质业务、重大项目资源储备,特别是基础设施、棚户区等领域项目储备”,并指出“原则上公司贷款有效储备不得低于两个季度的投放额度,并做好随时投放的准备,特别是对重大在建工程项目要加快投放”。

统计数据显示,下半年来看,考虑到全年中央财政赤字1.55万亿元,因此下半年国债净融资1.2万亿元,比上半年高出近万亿元,预计发行量将达到2.1万亿元。

根据各家券商研报来看,多数机构对市场都持谨慎乐观的态度,认为周期、金融仍是机构关注重点。

下半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触底回升

央行和银保监会在释放流动性“节奏”上,又互怼起来!

2018年上半年广义基建投资增速快速下滑,主要是受紧信用环境下融资困难以及一季度PPP清库影响。政策君(微信号:炒股跟Z 走)认为随着PPP合规性提升和紧信用环境的改善,下半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触底回升。

基建资金对基建投资增速影响大。2004年以来,基建增速先后经历了三轮20%以上的高速增长,历次高速增长中基建资金对基建投资增速影响都很大。

当前基建投资中自筹资金占比较高,2016年基建投资到位的13.6万亿资金中预算内资金和国内贷款分别占比16%,包含非标的自筹资金占比60%。

而今年上半年,2万亿左右非标资金规模快速收缩,叠加紧信用条件下国内贷款、政府债券发行受到影响,造成了当前基建投资增速的快速下滑。

基建资金面下半年有望明显改善。预算内资金有望稳定发力,上半年财政收入高增长,下半年财政支出有望加快,将提供约1.36万亿资金;

自筹资金中专项债与PPP有望提供主要资金来源——

1)受土地出让收入增长支撑,政府性基金支出将高于上半年达到1.8万亿;

2)上半年利用额度不到1000亿的政府专项债行在中央支持下将加速发行,1.3万亿资金将成为重要发力点;

3)集中清库结束带动项目合规性提升叠加信用环境改善,PPP项目将稳步落地,乐观情况下,下半年PPP落地将带动约1.42万亿基建资金;

4)央行两次降准,且窗口指导商业银行增配低评级信用债,城投债最受益,地方城投融资成本下降,城投债净融资额有望提升;此外,随着资管新规实施细则落地,非标压力缓解,非标及其他自筹资金融资预计也将逐渐回升。

央行和银保监会在释放流动性“节奏”上,又互怼起来!

综上,在上半年基建投资增速处于明显下滑后,预计下半年基建投资增速在资金面的改善下明显回升

,全年预计乐观/中性/悲观情况下预计广义基建增速分别为10.8/7.2/4.1%。此外在“扩大有效投资,加快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引下,中西部扶贫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有望成为重点投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