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汗血同源」,蒸煮天氣下,怎麼吃才能有活力?

自入伏以來,我們只有兩種感受:燒烤模式、蒸煮模式。天氣又悶又熱,連風都是熱呼呼的,出門必定汗水涔涔,精神不振,更別說動火做飯了。

聽說“汗血同源”,蒸煮天氣下,怎麼吃才能有活力?

很多朋友問:聽說"汗血同源",夏天出汗太多會傷身體,讓人變"虛",真的麼?天天西瓜冷飲不想吃飯,身體變瘦變鬆,精神也特別不好。怎麼吃,才能讓身體少受點損失呢?

汗從何來?汗裡有什麼?

汗水的"原料"來源是血液。血液經過盤曲成團的汗腺小管的過濾,進入導管,從表皮分泌出來,就是汗液。形成汗液和形成尿液的機制本質上大同小異,把重要的營養物質重新收回去,尿素尿酸鹽分水分之類留在汗液裡分泌出去,只是過程比腎臟簡化一些,處理量通常也小一些。

聽說“汗血同源”,蒸煮天氣下,怎麼吃才能有活力?

所以,在排洩廢物方面,以及調整水和電解質平衡方面,汗腺對和腎臟的功能有一部分的補充。比如說,對尿酸過高而腎臟排洩能力不足的人而言,出汗有利幫助尿酸排除。對腎功能障礙的患者來說,出汗也能分擔一部分本來由腎臟完成的工作。從這個角度來說,適當出汗是有益的。

出汗時會損失鈉,其中還含有鈉、鉀、鈣、鎂等礦物質,維生素C和多種B族維生素,以及少量蛋白質和氨基酸。所以,出汗的量過多時,礦物質和維生素會有一定程度的損失。

幾招解決夏日營養問題

在高溫逆境的情況下,如果營養素的損失增加、供應減少的狀況不改變,人體處在營養不良狀態,更會加重食慾不振、四肢乏力的感覺。因此,飲食方面就要下功夫了

一:用營養素高的粥湯來替代甜飲料

低糖飲料能解渴,而冰淇淋、雪糕冷飲因為糖分高,解渴效果都很差。

除了多吃水果蔬菜之外,自己準備營養豐富的粥湯和解暑飲料才是好主意。

聽說“汗血同源”,蒸煮天氣下,怎麼吃才能有活力?

綠豆湯、紅小豆湯、扁豆湯等都是傳統解暑飲料,糙米粥湯、小米粥湯、燕麥粥湯、大麥茶、蕎麥茶等也很好,這些豆類和全穀類的湯水對補充鉀、鎂等礦物質和B族維生素最有幫助。

此外,綠茶紅茶烏龍茶、少糖或無糖的花果茶等也是比較好的選擇,它們能供應鉀和多酚類抗氧化物質,而鉀缺乏的時候人體的抗熱能力會下降。

如果出汗太多,比如在高溫作業崗位工作,可以在以上這些湯水裡加點鹽,剛能覺出一點鹹味為好,大約0.3%的鹽量。

即便感覺有點渴,飲用湯水時也要注意少量多次。

二:每天吃夠蛋白質

在35℃以上的高溫中,人體過多排汗會損失蛋白質,同時由於高溫逆境,體內蛋白質分解也會增加。特別是在悶熱天氣中,人們往往不愛下廚烹調,很容易發生蛋白質攝入不足的現象,而靠零食、飲料和冷飲不能提供足夠的蛋白質。

聽說“汗血同源”,蒸煮天氣下,怎麼吃才能有活力?

因此,每天最好能保證有1杯酸奶/牛奶/豆漿,有1-2個雞蛋(鹹鴨蛋也可),再加些水豆腐、豆腐絲、豆腐乾等豆製品。最好能吃一兩瘦肉或魚肉,清淡烹調即可,比如白斬雞、黃瓜拌雞絲、醬牛肉、清蒸魚等。

三:菜果和雜糧:供應維生素

由於排汗損失,高溫天氣中水溶性的維生素需要量較平時增加。維生素損失過多,會使人身體倦怠,抵抗力和工作效率下降。

聽說“汗血同源”,蒸煮天氣下,怎麼吃才能有活力?

補充維生素C的好辦法是多吃蔬菜和水果。一大碗煮軟的冬瓜、絲瓜之類清爽蔬菜,加上一碗白灼的綠葉菜,就能輕鬆地一餐吃進去一斤菜。兩餐之間吃個大番茄,吃飯時加點蒸南瓜、蒸山藥、蒸土豆,就能再補充一斤蔬菜。每天吃掉2斤菜完全不費力氣,再加上一斤水果,就輕鬆得到大量的維生素C和鉀元素。

補充維生素B1的好食品是綠豆、紅小豆、扁豆等豆子,毛豆、嫩豌豆、嫩蠶豆等豆類蔬菜,以及大麥、燕麥、小米、黑米等粗糧,維生素B2的好來源則是酸奶、蛋黃和多種綠葉菜。

用全谷雜豆食物煮八寶粥來替代白米飯,是夏天提升主食營養供應的一個好主意,同時又能起到補水作用。紅小豆、綠豆、芸豆、豌豆、扁豆等所含的蛋白質是大米的3倍。用它們和糙米一起煮粥,晾涼之後吃清爽可口,既能補充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又能補充不少蛋白質。

***糖尿病患者飲食,請諮詢醫生,並謹遵醫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