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特色文化品牌秀出幸福张槎气质

轻快的音乐、律动的舞姿、挥洒的热汗,8月每逢周五晚,在禅城区张槎文体服务中心的训练室里,一群街舞爱好者总会如期参加张槎街道免费提供的公益培训班。针对成人、青少年等群体的不同需求,培训班开设不同的课程,免费向群众提供精准的公共文化服务。

近三年,张槎按照群众需求提供“点单式”精准服务,每年组织举办综合性大型文体活动6次以上,单项性文体活动58次以上,举办科普、法制等讲座和培训6次以上,吸引市民群众参与约20万人次以上。

同时,张槎发动群众力量,挖掘辖区资源,打造出龙狮、龙舟、高雅艺术、书法、剪纸、饮食、粤剧、文化公园、园区文化九大特色文化品牌,系列文化活动贯穿全年,城市软实力大幅提升,以文化建设塑造张槎城市之“魂”,提升“幸福张槎”的精气神。此外,结合张槎针织产业发展,致力打造“织梦小镇绣张槎”文化品牌。

九大特色文化品牌秀出幸福张槎气质

张槎连续六年举办龙舟赛,吸引村居、机关、企业等单位组队参赛。珠江时报记者/谭兼之摄

送文化大餐

举办各式培训班和文艺比赛

“one、two、three、four……”上周五晚上七点半,在老师的口令下,学员冯丽燕和丈夫一步步学着新的街舞动作,角落边,女儿正拿着水彩笔画画。这是冯丽燕在张槎文体服务中心上的第八节街舞课,由于白天上班,加上外面兴趣班学费较贵,对于这种免费的公益培训,她备加珍惜,晚上吃完饭后,总会叫上丈夫和女儿一起过来。

“学一些新潮的东西,顺便锻炼身体。”作为一名幼师的冯丽燕说,学会一整套动作后,自己回去学校可以教小朋友,还可以参加村里举办的文艺汇演活动,一举多得。能在政府提供的公益培训里学到东西,并通过自己教到其他人,这种活动冯丽燕希望能举办得更多。

令冯丽燕收获满满的公益培训班,是张槎每年公共文化服务的“例牌”。张槎街道宣传文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每一次开设培训班前,张槎一般会进行问卷调查,征求群众意见,针对居民需求合理安排课程。近年来,贯穿全年的成人舞蹈、书法、国画、吉他、古筝、琵琶、跆拳道等课程深受群众喜爱,每次启动报名后几个小时就满额了。

和在晚上开设的成人培训班不同,青少年培训班集中在寒暑假,面向外来工子女、困难家庭子女、普通户籍居民子女等不同群体。今年开设的课程有小主持人、象棋、跆拳道、剪纸等。

即将升读三年级的桐桐,参加了7月举办的硬笔字和绘画课程。“三年级就要用签字笔了,在暑假巩固一下硬笔字,提前准备,同时也让孩子有个好去处,免去家长暑期带孩子的烦恼。”桐桐妈妈冯女士表示,女儿此前有硬笔字基础,也很喜欢绘画,但这次参加培训班是第一次接触颜料绘画,感到十分新鲜,课程结束后回家天天都练习。

值得指出的是,培训班的老师除了少部分是政府购买服务聘请的专业老师外,大部分是张槎各类文艺协会的资深会员,他们常年进行义务施教。这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方式,也促进张槎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人人参与、人人共建的氛围。

近年来,张槎持续举办公益培训班,从2015年至今已举办综合性培训班39场,惠及群众4000人次。此外,张槎还举办各类文艺比赛,如武林大赛、书法大赛、张槎好声音比赛、摄影比赛等,以赛促学,以赛凝心,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

强文化阵地

增建场所打造十分钟文化圈

各式文化活动的举办需要有文化场地的支撑。近5000平方米的张槎文体服务中心是张槎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场所,下设保利香槟分中心,两个中心内设22个功能室,拥有灯光、音响、舞台、服装等设施和阅览、培训、书法展览等设备。中心下辖有3个智能图书馆,其中张槎图书馆藏书4万多册,配有完善的信息网络传输和数字化服务设备。中心配套的展厅,每年举办24场以上公益展览。

张槎文化广场是张槎公共文化服务的又一核心场所,8700平方米大的广场,每年举办大型文艺活动约90场,几乎每一次的活动现场,观众都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场面热闹不已。广场舞、太极、健身等自发群体活动也在这里开展得如火如荼。

九大特色文化品牌秀出幸福张槎气质

今年端午节期间,张槎继续举办国笋文化节。珠江时报记者/戚伟雄摄

以张槎文体服务中心和张槎文化广场为支点,张槎向各村居广撒公共文化服务活动阵地的网络,全街道23个村(居)已完成“五个有”工程建设,建有活动站点92个,农家书屋23家,成功打造了“十分钟文化圈”。

随着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增长,张槎还不断强化文化活动场地的建设。2012年至2014年,共投入约4000多万元用于硬件建设和承办各类文化体育艺术活动;2015年,在原有“陈景舒书法艺术馆”“西贝戏剧天地”的基础上,增设建筑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的张槎当代艺术馆,是集陶艺、字画,摄影艺术于一体的高端官方艺术馆。

塑文化品牌

九大特色品牌打造张槎新名片

在8月初举办的2018年第六届中国中(小)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中,张槎派出的参赛代表在全国9个省市的26支队伍、600多名教练员和运动员中斩获累累硕果:张槎中学和张槎中心小学龙狮团分别荣获中学组男子传统南狮第一名和小学组男子传统南狮第三名,张槎中心小学校长杨翠和张槎中学副校长甘展勇被评为支持学校龙狮运动优秀领导,学生刘贵雄、招伟鸿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运动员称号,张槎中心小学被评为体育道德风尚奖单位。

这些成绩,为有着“全国龙狮运动名镇”的张槎再添光彩。一直以来,龙狮运动在张槎有着深厚的历史沉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为使龙狮教育真正从娃娃抓起,张槎在中小学都成立了龙狮队并坚持常年的狮艺训练,编写《儿童龙狮》校本课程,开创板凳龙狮操,中小学龙狮队经常走入社区表演,并在国家、省、市各级比赛中屡创佳绩。张槎龙狮运动协会每年也会举办龙狮训练班,输送人才,近十年来张槎本地的龙狮运动已渐渐打入国内外一系列体育大赛,传承弘扬本土文化魅力。

岭南文化,有狮也有龙。龙舟文化在张槎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张槎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大江彩龙,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曾多次参加各级龙舟赛事和表演,并屡获佳绩。

得益于旧时水网交错的地理优势,张槎村民昔日出行依靠划船,小型的划草艇比赛也在民间自发形成。随着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张槎在2013年开始组建各村龙舟队,连续六年在端午节期间举办12人龙舟赛。从村民自发活动到政府引导的大型赛事,张槎龙舟赛的舞台越来越大,村民对龙舟文化的兴趣越来越浓,每年的龙舟赛总会吸引上万观众参观,成为展示张槎城市形象、团结民心、促进文商旅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成为张槎的一张名片。

张槎借助龙狮、龙舟、武术等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和群众竞赛活动的蓬勃发展,于去年9月受到国家体育总局表彰,荣获2013~2016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成为全市唯一获此荣誉的镇街。

高雅艺术是张槎公共文化服务的又一亮点。张槎培养的西贝戏剧天地是佛山首个本土戏剧民间基地,演员来自佛山各行各业的职工,成为本土自编自导自演高雅艺术的典范。在每年儿童节前后均会举办两场公益性儿童戏剧表演,在青少年之间播下高雅艺术的种子。

今年6月,佛山首部原创歌剧《大山的女儿》在时隔8年后重返舞台,引起市民的热议和关注。导演贾江平表示,该剧融入了张槎的元素,150名演员里多数是张槎的音乐老师、学生,他们义务演出,生动地传达了剧中人物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用艺术手段培养孩子未来的担当,收获感动和幸福。”贾江平介绍,八年间,从一个几十人的戏剧民间团体发展成为一支具有专业艺术水平的团体,西贝戏剧天地目前拥有话剧队、歌剧队、舞蹈队、儿童剧制作中心、舞台美术制作中心等,其排演的小品《永安警长》《口琴变奏曲》连续两年获得省市群众文艺百花奖戏剧类金奖。

九大特色文化品牌秀出幸福张槎气质

西贝戏剧天地自导自编自演的佛山首部原创儿童歌剧《大山的女儿》时隔八年后于今年重返舞台。

包括龙狮、龙舟、戏剧在内,张槎还打造了书法、剪纸、饮食、粤剧、文化公园、园区文化共9个富有张槎特色的文化品牌,并不断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推进与现代精神生活相融合。

以文化兴产

送戏入园区助企业以文化留人

作为佛山工业重镇,张槎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厂企园区林立、外来务工人员众多是张槎的特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如何借助文化软实力,提升企业职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对于张槎留住人才、社会和谐、产业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均有着重大意义。

借助市、区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中央提出文化自信的契机,张槎坚持送戏下乡、送戏入企服务。去年至今,已开展曲艺、文艺演出等送戏下乡、送戏入企活动近20场,展览27场,平均每年放映公益数字电影200多场。

同时,张槎鼓励、配合各主题园区举办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丰富辖区人才生活,推进文商旅融合发展,如创意产业园举办欧洲文化节、创意集市,让在张槎工作、生活的外国友人找到归属感;新媒体园举办新年音乐会、话剧等,让高雅艺术感染人心;智慧新城举办长跑、跨年倒数音乐派对等活动,形成全民同乐的文化氛围。

在政府大力提倡文化兴产、文化促产的时候,张槎的文化活动也得到了广大企业的欢迎和支持。广东东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连续多年活跃于张槎龙舟赛、张槎儿童剧等各类大型文化活动的赞助名单里。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谭立城表示,张槎龙舟、龙狮、书法、戏剧等文化底蕴深厚,弘扬这些文化能提升人的精气神。“团队协作、同舟共济的龙舟精神也是一种企业文化,我们希望员工能学习这些精神,敢想、敢干、敢闯!”

佛山市安东尼针织有限公司则巧用张槎针织这一产业特色,打造了佛山首家针织主题观光工厂,客人不仅可以消费购买衣服,还可以零距离观看衣服制服的整个过程。这种融合产业文化与工业旅游于一体的方式,开创了针织企业转型升级的新模式,推动张槎织梦小镇的发展。这也是张槎致力打造“织梦小镇绣张槎”文化品牌的重要举措。

张槎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志诚在去年提出打造“六个张槎”,其中的“幸福张槎”就是瞄准文化这一核心领域,通过整合辖区龙狮、龙舟、饮食、戏剧、粤剧等特色文化资源,把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把产业、旅游和文化相融合,为群众送上了源源不断的文化盛宴,也发动企业积极参与,为不同职业、文化层次和年龄的人群提供更精准化的文化服务。

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民收益的模式让张槎各领域的文化之花陆续开放,也是凝聚人心、优化民风、推进实施“幸福张槎”的重要之举。

链接

九大特色文化品牌

1、龙狮运动被誉为全国龙狮运动名镇,辖区所有中小学成立龙狮队,本地龙狮运动打入国内外系列体育大赛。

2、龙舟文化大江冯氏彩龙被评为市级非遗项目;连续6年举办街道一级的龙舟赛,每年吸引上万观众围观。

3、戏剧成立佛山首个本土戏剧民间基地——西贝戏剧天地,自导自编自演佛山首个原创歌剧《大山的女儿》,并创作排演了《雷锋的童年》《阮玲玉》等人气作品。

4、书法文化先后孕育出招宝莲、陈景舒、李小如、庞国钟等著名书法家;张槎书法协会每年举办多期公益培训班,组织开展各类书画创作、观摩、比赛活动。

5、剪纸文化把剪纸艺术引入学校课堂并成为教育品牌,2007年被授予“佛山市民间文化遗产(剪纸)传承基地”。

6、饮食文化张槎是粤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素有“食在广州、厨出凤城、师出张槎”之称,连续多年组织“传承张槎厨艺,振兴饮食文化”系列活动。

7、粤剧文化张槎孕育了一批批粤剧奇才,薛觉先、白驹荣等粤剧名伶的开戏师爷“南海十三郎”江誉镠是张槎下朗村人;目前张槎成立多个粤剧曲艺团,村村都有自己的粤剧“私伙局”。

8、文化公园已建设18个独具地方特色,分别以竹笋、书法、粤剧、龙狮、武术等为主题的村级文化公园。

9、园区文化各主题园区纷纷举办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丰富辖区人才生活,如创意产业园举办欧洲文化节、创意集市等,新媒体园举办新年音乐会、话剧等。


策划/珠江时报记者蓝志中

采写/珠江时报记者黄群飞 见习记者梁又心

(图片均为资料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