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鱒是三文魚可生食?食品新規引爭議

日前曾有香港媒體指稱,大陸的魚販習慣把很多相似的魚,例如鱒魚等,都標示成「三文魚」出售。對此,中國漁業部門也正式回應了這項說法,表示「魚販的做法完全沒有問題」。

虹鱒是三文魚可生食?食品新規引爭議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聯合多家企業制定的《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稱三文魚是鮭科魚類的統稱,包括大西洋鮭、虹鱒、銀鮭、王鮭、紅鮭、秋鮭、粉鮭等。 《青海日報》稱該標準「對於規範行業操作,保障產品品質,保護消費者知情權,促進三文魚產業健康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根據新制訂的《生食三文魚》標準來看,淡水養殖的虹鱒是可以被稱之為三文魚販售且生食的,但是該標準也要求魚販必須在標籤的其他地方註明魚的確切品種。

但引起民眾討論的是,虹鱒雖在動物學分類上屬於鮭科( Salmonidae)麻哈魚屬(Oncorhynchus),但本就原產於美國阿拉斯加山區的溪流中,因為魚身側有一條條類似彩虹的圖樣而得名,這表示虹鱒是在低溫淡水環境中生長,所以自然也能夠在青藏高原等內陸地區被養殖,可最重要的是大陸的虹鱒多是養在水缸或池塘中,這就極有可能接觸到淡水中的寄生蟲,在這種情況下被當作生魚片吃,其實對人體相當危險。就因為這樣,「虹鱒是不是三文魚」一度佔據熱搜榜,還被戲稱是食品界的網紅。

虹鱒是三文魚可生食?食品新規引爭議

上海海洋大學漁業經濟研究專家就表示,所有海水魚淡水魚體內都可能有寄生蟲,但是海水魚的寄生蟲種類較淡水魚少,且海水滲透壓高,寄生蟲到人體內往往因為環境不合適而不會長成成蟲,淡水魚體內的寄生蟲則比較接近人體生長環境,所以不建議淡水魚生吃。

央視新聞節目中也提及,將在海水長大的三文魚放置在攝氏負20度,連續冷凍24小時,或是在攝氏負35度下,連續冷凍15小時,都可以殺滅魚體內的寄生蟲,但用此法是否能殺滅淡水虹鱒的寄生蟲尚未有實證依據。因此建議,虹鱒生吃有風險,但口感適合煎烤,「所以充分做熟就能放心吃」。

虹鱒是三文魚可生食?食品新規引爭議

根據《南方都市報》報導指出,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三文魚分會的會長,是青海民澤龍羊峽生態水殖有限公司董事長,《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主要起草人均是國內三文魚養殖、生產、銷售等產業鏈公司主要負責人,因此懷疑有「球員兼裁判的嫌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