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豆粕價格將繼續上漲的機率較大,但是瘋漲的可能性非常小

貿易戰對大豆的影響已經確立,我國對美國大豆加徵25%的關稅,但是我國大豆及相關製品並沒有大幅上漲,豆粕依然保持高位區間震盪的局勢,多次上漲都被打壓形成一個區間整理,不過這並不代表未來依然繼續會震盪下去,而筆者認為未來豆粕將繼續上漲的概率較大,具體的邏輯主要有以下幾點 :

全球極端天氣頻繁發生造成全球糧食有所減產 ,據瞭解,今年糧食主產國美國西南地區的旱災程度已經跟1930年非常接近,當地的重要河流科羅拉多河水位已經降至很低,而部分地區河水已經乾涸,部分地區的冬小麥產量僅是去年的一半,很多農民沒有選擇種植夏季作物,從時時的谷哥地球上可以看到美國西南地區很多土地已呈現黃色。據一位美國專家預測,今年僅德州的農產品減產損失將高達幾十億美元 ,而之前寄託的西南部夏天出現奇蹟般的降雨並沒有到來 ,今年的夏天將要過去,德州收穫的是歷史性的高溫和零星的降雨,很多地區在7月的31天裡幾乎是天天高溫,少有降雨,局部地區更是突破50攝氏度的極限高溫。

無獨有偶,今年中國的東北、西北局部地區也出現了嚴重的乾旱 ,內蒙的乾旱使得大量的牲畜餓死,部分田塊玉米更是在蒸烤下面臨絕產,同時吉林、遼寧等地也乾旱嚴重,勢必會影響玉米產量 ,華北、華東的夏季持續高溫影響了玉米的授粉,一些地區的玉米出現花粒和無籽現象 ,據悉我國並非是最嚴重的國家 ,而今年最嚴重的當屬英國和德國,據英國官方媒體報告,英國糧食出現了一定危機,需要從美國等地大量進口,同時可以從谷哥地球上看到整個英國的農業區域已經明顯的成為了黃色,德國的權威機構更是發佈了德國玉米將要減產百分之五十的預測。而距離去年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等多家機構在布魯塞爾聯合發佈了《2017年全球糧食危機》(Global Report on food crises 2017)報告以來,糧食問題顯然是加劇了。去年的報告稱,儘管國際社會為解決糧食不安全做出努力,世界各地處於嚴重糧食不安全狀態的人數還是在出現大幅攀升。報告指出,全球各地2015-2016年間面臨嚴重糧食不安全的人口從8000萬猛增至1.08億,而且這一數字仍在持續飆升之中,這種情況反映出受影響國家的民眾在糧食生產和供應方面所面臨的困境,而造成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包括武裝衝突、當地市場食品價格空前高漲和厄爾尼諾現象導致的諸如干旱和不穩定降雨等極端天氣條件。

事實也驗證了 聯合國糧食農業組織的報告,只能說有過之而無不及。網上更多的網友開始關注糧食問題 ,更有甚者預言糧食危機將要到來 ,樂觀者認為國家儲備糧食還有很多 ,這種極端天氣很難持續 ,而悲觀者認為庫存已經見底,我們將面臨糧食短缺的考驗。實際情況是,糧食庫存確實不斷下降,全球糧食產量確實已經出現了連續三年的減產,但是世界糧食整體供應較為充足,我們國家的糧食可以保證保質保量的供應,這得益於我們的政府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我們擁有世界上最多的糧食儲備庫 ,裡面儲備了大量的玉米等糧食 ,雖然我們也面臨巨大糧食安全的挑戰,但是我國的糧食問題安全可控 ,由此對於國內期貨盤面也出現了相對比較穩定的趨勢 。全球糧食產量雖連續三年減產,但是糧食價格並沒有大幅的上漲,這就側面反映全球糧食庫存還是非常多的,能夠應對未來糧食短缺帶來的少量波動。

綜上所述 ,今年全球極端天氣確是在加劇,國際糧食權威機構報告的全球糧食連續三年減產也是屬實,但是庫存能夠應對當前的糧食減產 ,我國更是可以應對糧食價格波動,糧食雖然減產但難言糧食危機,因為糧食減產庫存就會下降,是一個去庫存的過程。在全球糧食去庫存的大環境下 ,豆粕繼續上漲則是大概率,但是想大幅的上漲還需要進一部觀察全球的天氣和庫存變化 ,因為聯合國糧食組織和國際人道主義的推廣 ,全球糧食配置會更加合理化,會有更多的災民獲取國際人道主義在糧食上的支持 ,所以未來糧食難言危機,豆粕價格上漲是大概率但是瘋漲不現實。(來源:農產品期貨網,特約撰稿人管磊)

美農報告利空豆粕下跌 僅一天後重回升勢 (附:豆粕庫存新格局)

隔夜美豆收漲,在上週五大跌近5%後市場企穩,當天美國政府預計2018年大豆庫存將增至紀錄高位。不過,目前美豆優良為66%,符合預期,開花率為96%及結莢率為84%,均高於去年同期及五年均值,美豆豐產前景良好,預計短期美豆仍有下跌。國內連盤今日震盪上行,豆粕現貨報價抗跌,部分地區甚至再度略偏強調整。目前中美貿易戰勢吃緊,並且進口大豆成本因徵收關稅以及人民幣持續貶值問題持續攀高,豆粕現貨行情因而存在較強抗跌性,預計近期行情更多是易漲難跌。繼續關注中美貿易關係發展及美豆產區天氣變化。

14日北方豆粕略偏強。8月1809大連+70鐵嶺+90長春+11天津平水;西安3330青島3220穩;秦皇島3280漲10煙臺3200漲20隔夜美豆收漲,但豐產壓力下近期仍有下跌風險,國內豆粕因成本及貿易戰擔憂,行情抗跌明顯,局部偏強,後期逐步易漲難跌。關注貿易戰、關注美豆生長。

14日南方豆粕偏強。北海3250廣漢廣元成都3360穩東莞3230漲10連雲港3200武漢岳陽3270漲20隔夜美豆收漲,但豐產壓力下近期仍有下跌風險,國內豆粕因成本及貿易戰擔憂,行情抗跌明顯,局部偏強,後期逐步易漲難跌。關注貿易戰、關注美豆生長。

未來豆粕價格將繼續上漲的概率較大,但是瘋漲的可能性非常小

8月14日消息:上週國內大豆壓榨量小幅回落,而大豆到港量仍然較大,進口大豆庫存繼續上升。截至上週末,全國主要油廠進口大豆庫存為957萬噸,較上週同期的913萬噸增加44萬噸,較上月同期的924萬噸略增23萬噸,較上年同期的711萬噸增加246萬噸。8月中下旬,國內大豆到港量仍然較大,大豆庫存仍將上升。

近期受部分油廠停機限產影響,油廠開機率低於正常水平,加之生豬價格持續上漲,生豬養殖利潤扭虧為盈,豆粕需求有所回暖,飼料養殖企業提貨積極性增加,豆粕庫存下降。截至昨日,國內主要油廠豆粕庫存為119萬噸,較上週同期減少6萬噸,但較去年同期的112萬噸增加7萬噸,較過去三年均值的99萬噸增加20萬噸。

後期豆粕庫存繼續下降,但下降空間有限。8-9月我國大豆到港量略低於此前預期,但仍處於較高水平,大豆供應較為充足,受高溫天氣以及豆粕脹庫影響,部分油廠停機限產,豆粕產出量相對偏低,加之豆粕需求有所回暖,預計短期內豆粕庫存將繼續下降;但隨著氣溫的下降以及油脂備貨週期的來臨,後期油廠開機率將逐漸提升,抑制豆粕庫存下降空間。

後期隨著豆粕供應壓力逐漸釋放,價格仍是上漲趨勢。USDA8月供需報告利空,美豆價格下跌,利空消息的消化,美豆價格繼續下跌空間有限,進口大豆成本仍然較高。雖然三季度國內大豆到港量和壓榨量將維持較高水平,豆粕供應充足,但豆粕高庫存壓力逐漸釋放;四季度進入美國大豆供應季後,南美可供出口大豆減少,且四季度是豆粕需求高峰期,後期豆粕價格將上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