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黃莽《佛心道爲》新書正式出版發行

詩人黃莽《佛心道為》新書正式出版發行

詩人黃莽《佛心道為》新書正式出版發行

詩人黃莽《佛心道為》新書正式出版發行

近日,當代著名詩人黃莽新書《佛心道為:山水悟道詩詞鑑賞》由北京燕山出版社正式出版,全國新華書店發行。這本書是作者將自己所寫的詩詞做的一次彙總之作,絕大多數是古體詩的七律和五律。在每一首原創詩歌之後,還有詩詞界的名家、作者對詩歌的賞析和點評,從語言、音韻、結構、意境等方面點評作者的詩歌。詩歌作品和鑑賞點評相得益彰,不僅僅是一部可以讓讀者提高詩詞格律知識素養的書,同時也是一部提高詩詞鑑賞審美能力的作品。

作者崇尚“佛心道為”,遣有涯之身,不應問國之所給,而應問己為社會幾何?以無為之心做有為之事。他是一位勵志的愛心詩人,十三歲就外出打工,經歷了多少坎坷和曲折,但他始終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孜孜不倦地學習,夯實地朝著人生夢想前進。該書多以寄情、抒懷、遊歷、相聚別離等內容為主,並配有鑑賞,通俗易懂;在體裁上有古風、樂府、五七言律絕、詞和現代詩文;還收錄了作者講學授課的詩詞資料和名家書畫作為插圖,可謂賞心悅目,相得益彰。

黃莽的詩句如:“登高方識遠,天地納於心。”寫出了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境界。這是他對人生的感悟,同時也足見他的心胸和壯志。這句詩中的“識”字下得十分精彩,意義深廣。固然,站得高,方能看得遠,但若“看”而無“識”,境界平平。一個“識”字,詩意全新。正因有“識遠”的慧眼,才有“天地納於心”的寬廣胸襟;也因有“天地納於心”的壯志胸懷,才有“識遠”的睿智。上下兩句互為因果,是極具哲理的名句。例如他的題畫詩句“山向雲中去,雲從天上來。”兩個“雲”字的出現並沒有影響意境,這種連環套勾句式,在作詩上有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兩種思維,此是第一種詩性思維。還有詩句如“樓如山起伏,霧隱謫仙人。”“仗劍行吟三千里,為約神仙酒一壺。”“雁過山風呼萬歲,客來湘水蕩雲天。”“鬧市行吟花佐酒,玉盤烹飪海生煙。”等詩句也不乏浪漫色彩。在當代快節奏的社會,能安心於古體詩詞的創作和發揚,這是很難能可貴的。

其著作《佛心道為》有言:“詩者——風骨也!文辭為風,神旨為骨。其言行有德,化而為風,形諸文字;其氣美多姿,聚而為骨,蘊乎神旨。為詩之道,心必有大愛,情生於萬物。詩人:天地為家,故無家。詩窮而後工,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秋雁高飛呼其友聲,秋蟲嘶嘶待其重生。朝飲玉露暮觀星,天下渾渾是太平。身在凡塵,道在心中,利他而為,道之所器。佛心道為,飲杯中清茗,不貪壺內美酒。交有道之鴻儒,遠無義之魑魅。修身悟道,復之千里。聚千山道炁,立萬世功德;以一指開天,盡三生業緣。道之行,日復一日兮;道之德,年復一年兮;道之聖,無窮無盡兮。”(宋子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