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山护工”晒幸福

“吕梁山护工”晒幸福

“吕梁山护工”晒幸福

吕梁山护工(第十七批)走出大山欢送仪式。 薛志雄 摄

“吕梁山护工”作为“吕梁精神”的弘扬者和传承者,以“诚信、勤劳、专业”的劳务品牌叫响全国家政服务市场,成为吕梁脱贫攻坚的一大品牌,更为带动吕梁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晒出一张张幸福账单。

结对帮扶,提升幸福能力

结对子,种幸福。

每期“吕梁山护工”培训,报名之初,吕梁各县(市)都不约而同抓思想工作,让贫困户从心底里热爱护工职业,主动接受“结对帮扶”,学成一技,脱贫致富。

今年,省政府将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列为为老百姓办的“六件民生实事”之一。

吕梁大胆创新,探索出政府与培训机构、培训机构与护工、护工与城市家庭环环相扣“结对”模式,走出了一条培训与就业、劳务协作与跟踪服务“一体化”推进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之路,受到社会肯定,成为全省在全民技能提升方面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全国经验。

一技傍身,一条幸福路就在脚下。

7月11日,第17批1197名带着专业水准和专业技能“印记”的“吕梁山护工” ,又在市领导深情嘱托欢送下,走出大山,登上奋斗的列车,开启崭新的人生。

实践案例,凸显引领效应

“吕梁山护工”晒幸福

图为欢送吕梁山护工现场 薛志雄 摄

柳林县马金莲,一位普通农村妇女,通过参加“吕梁山护工”培训,不仅自己脱了贫,还成长为一名拥有自己家政公司的创业者,带动400多名亲戚朋友加入吕梁山护工队伍,被誉为吕梁山护工第一批学员中就业脱贫的领路人、先行者。

这是“吕梁山护工”值得骄傲、收获幸福的案例之一。

今年春节刚过,“我在他乡挺好的”——2018吕梁山护工脱贫致富事迹首场报告会就拉开了序幕,9名返乡过节的代表走上舞台,现身说法,晒出了幸福账单:

——临县许艳平,培训第一个月赚3000元,一年后涨到8800元,今年还幸运地当选了省人大代表;

——汾阳市刘文全、刘文伟兄弟,在青岛一家三甲医院做护工,年收入均突破五万元,让街坊邻居刮目相看;

——岚县高级护工吕东梅,被招聘到北京爱侬公司。目前,每月能拿到5000元的工资,极大地改善了家庭经济状况。

……

2017年以来,“吕梁山护工”的成功,为贫困户改变观念、激发内生动力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央视《朝闻天下》栏目连续8期、120分钟对“吕梁山护工”作了专题报道,推动“吕梁山护工”这张革命老区“新名片”走向全国。

塑造品牌,添翼脱贫攻坚

“吕梁山护工”晒幸福

图为欢送吕梁山护工现场 薛志雄 摄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吕梁山护工”用行动将一句口号变成了事实。

中阳贫困户许连红,在北京一位教授家里做护工,每月收入5200元,闲暇之余爬长城、看故宫,她说:眼界开阔了,整个人也自信了。看到许连红的变化,她的婶婶也当了护工。

在品牌塑造中脱贫攻坚,“5年时间,实现6万名护工培训就业,到‘十三五’末,全市年护工护理劳务收入达到20亿元以上”。吕梁勾勒的“吕梁山护工”脱贫目标,向外界传达出清晰的信号——脱贫攻坚,“吕梁山护工”大有可为。

吕梁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90.1亿元,增速连续六个季度运行在8%以上,而“吕梁山护工”平均年收入超4.8万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6倍,为一路飘红的经济指标一直筑基添力。

放眼未来,“吕梁山护工”将成为改变吕梁老百姓生活质量和生活观念、促进吕梁发展的一手好牌,意义深远。

扫一扫

代办检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