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從6到42,明星要哭了,而且從本月1號執行

自8月1日起,影視圈執行新稅制,稅率從原本最低6.7%直接飆升到42%,按照新稅制一次性需補繳6個月的稅款。以一億元片酬為例,按新稅制要多繳納3100多萬元的稅。

稅收從6到42,明星要哭了,而且從本月1號執行

來看看美國稅率:

在美國,個人所得稅是財政收入的絕對主力,而且美國的個稅,還都是由公民自己申報的,可以說是非常神奇了,稅率佔整個稅收的65%。

我注意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在稅務總局徹查之前,年入上億的大明星稅率是6%左右,真的那麼低嗎?他們個人收入這麼高,按照我們正常人的理解,怎麼也不可能只有6%吧。我們都在很多電影后面都看到鋪天蓋地的霍爾果斯XX影視公司,全是那些明星特地開的避稅公司。以霍爾果斯最為出名,其次是江蘇無錫,

稅收從6到42,明星要哭了,而且從本月1號執行

徐州的稅率其實和無錫差不多,因為企業所得是可以做賬給做虧損的,但是很麻煩,所以名氣不如前二個。明星的最高個人所得稅就是徐州,最高檔也僅僅3.5%,有的才0.5%。

這顯示的個人所得稅率是不是有問題啊,按照2011年頒佈的稅法,個人所得收入先扣除3500元每月的免稅額後,按照累進稅率進行徵收。

明星的做賬,還真不能怪稅務局,他們沒有辦法核實明星的收入,公司賬目在專業機構的輔助下做的滴水不漏,依法納稅的話,這錢的確是收不上來,因為這些明星的賬本,是“依法”做出來的。

稅收從6到42,明星要哭了,而且從本月1號執行

不管你把稅負定為多少,你永遠只能收到6%,而且還是陽合同的6%。這個錢稅務局不要,第三方財務公司要,最後地方稅務只能捏著鼻子把稅率定的如此之低。但是與此同時,美國的個人所得稅卻徵收的熱火朝天,把富人的羊毛一剪再剪。

月入8萬以上的部分,全部按照45%的稅率進行扣繳,新稅法將起徵點提升到了5000元,但是這對於明星的收入來說可以忽略不計,大明星不是年入上億,是一部戲上億啊,妥妥的適用於45%的稅率啊。

我們很多職場精英的工資收入,都是以45%進行繳稅的,自己掙的錢一半都拿出去了,所以就不那麼仇富了。但是今天一經報道才知道,富人都是按照3%繳稅的,有的是按照0%繳稅的,只有普通人才是按照45%繳稅的,曾有明星聲稱自己從未繳納過個人所得稅。

明星不納稅,但是那些老老實實拿工資的人,卻要嚴格照章納稅,能達到35~45%這一檔的,全是中產精英,確切的說都是高科技人才,年入百萬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一定是高科技行業的頂尖人物才能做到,但是很可惜的是,這些人都是拿明面工資的,沒有灰色收入,無法做賬避稅。

所以我們看到了,高科技領軍人物按照35-45%納稅的同時,明星們按照6%進行納稅,中國出現了巨大的稅負不公平。

稅收從6到42,明星要哭了,而且從本月1號執行

為什麼這些地方政府會制定這麼低的稅收優惠,他們傻了麼,放著稅法不用,自己把稅率改的那麼低。他們之所以把稅率放的這麼低,是因為嚴格按照稅法,他們徵收不到稅。如果嚴格按照稅法,年入上億的明星一年繳納差不多4500萬的稅收,這簡直是要了他們的老命,所以這些明星都會想法設法避稅。怎麼個避稅法呢,明星會成立工作室或者公司,把明星的片酬打入公司,按照《公司法》而不是《個人所得稅法》進行納稅。

這也可以啊,企業所得稅也不是個小數呢,但是明星依然不想交,他們會聘請理財顧問或者是專業的第三方財稅機構進行操作,把這筆錢以各種名義轉入B公司,然後以各種名義轉入C公司,每一層都塞進大量的成本,經過層層轉移後,賬目顯示這幾家公司全部處於虧損狀態,無需納稅,這個時候再通過種種手段轉移到明星指定的相關賬戶,綜合成本非常的低。

所以,地方政府說,你們就別到處操作了,與其把這個錢交給財稅公司,層層消耗掉,還不如交給我呢,我就按照你們的成本,6.7%包乾了,你給我這個比例的稅款,我就給你完稅證明,你省事我也省事。所以我們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完全是無奈的選擇,他很難核查公司的真實賬目,他最終選擇的,是一個自己稅款最大化的選擇,執行這麼低的稅率,也是沒有辦法。所以,明星的真實稅負就是6.7%左右,這個稅率可以說是非常低了,比一般的工薪層還要低,那麼既然是這麼低的稅率,明星應該是依法納稅了吧,這簡直是白送啊。

稅收從6到42,明星要哭了,而且從本月1號執行

但是“陰陽合同”告訴我們,即便是這麼低的稅率,明星依然不想繳納。按照曝光的陰陽合同顯示,明星拿出1000萬走賬納稅,稱之為陽合同。還有5000萬直接地下現金,稱之為陰合同為什麼這麼做呢,因為6%那也是錢啊,明星連這6%都不想繳納。

個人所得稅這麼多年一直就是45%,根本不用稅務總局上調為35%,為什麼這麼多年都沒有按照45%徵稅呢?因為收不上來啊,明星利用各種殼公司反覆倒騰資金,把賬面利潤給全面做沒了,導致他們根本不需要納稅,影視圈很多東西,如道具什麼的,事後都是一把火燒掉的,你說耗資1個億那就是1個億,你說10個億那就是10個億,根本無法查實,做賬簡直不要太容易。

所以,不管個人所得稅是6%還是35%還是45%,最後就只能徵收到6%,因為這個成本和明星的賬務運作成本差不多,把個人所得稅提升到35%會導致什麼結果呢。半年後,你會發現,明星沒有個人所得,錢全部在他自己名下的公司賬上,而公司賬面是虧損的,無法徵稅。

稅收從6到42,明星要哭了,而且從本月1號執行

所以,這次稅務總局,一口氣要求補繳過去6個月的稅,也就是過去6個月的賬目拿過來,統一按照35%計算個稅,然後繳納。這麼大的陣仗,只是補繳了半年的稅收,還鬧的影視圈怨聲載道覺得自己吃了大虧,那些工薪階層,卻年復一年的老老實實繳納個稅,你說這公平嗎?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他們享受了多年的低稅負,突然拔高到這麼高,他們當然受不了,因成本大增目前全國叫停了70多部影視作品,還有幾個影視公司因為補繳稅款而宣佈破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