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蒸發2100億,富士康淨利潤率僅有3.42%

主打“工業互聯網”的工業富聯,究竟是科技企業還是代工廠巨頭呢?

市值蒸發2100億,富士康淨利潤率僅有3.42%

近期,工業富聯發佈了2018上半年的“成績單”,1589.94億元的總收入看似不錯,淨利潤令人咋舌,只有54.44億元!在之前的三年,公司年收入分別為 2,728.00 億元、2,727.13 億元、3,545.44 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43.50億元、143.66億元、158.68億元,2017 年公司綜合毛利率為10.14%,淨利率 4.57%。

市值蒸發2100億,富士康淨利潤率僅有3.42%

眾人眼裡,工業富聯可能是個陌生的名字;在國內,它還有個家喻戶曉的名字——富士康。工業富聯成立於2015年,全稱是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是由鴻海集團旗下60多家子公司重組而成,主要負責鴻海體系中的通信網絡設備、雲服務設備、精密工具、工業機器人以及資產整合形成的業務,主打“智能製造”和“工業4.0”,並被賦予“工業互聯網”的稱號。

2018年6月,工業富聯上市成為了“工業互聯網”第一股,備受資本的追捧,市值大幅度上升,但是毛利率持續走低的情況讓資本市場有些懷疑。其實工業富聯的構成還是貓膩的,之前鴻海旗下的空殼公司濟源鴻富錦、武漢裕展、鶴壁裕展、德州富鴻等等,a淨資產為0,更不用談淨利潤,當資本市場意識到此類情況,工業富聯的股價便一路下跌。截止到目前,工業富聯的股價已較最高位下跌42.87%,市值蒸發超2100億元。

市值蒸發2100億,富士康淨利潤率僅有3.42%

在大家心中,富士康代工並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在過去的十幾年中,富士康充分利用中國的人口紅利,通過龐大的代工隊伍將自身打造成為全球最大的代工廠商,但隨著勞動力短缺和人工成本上漲等壓力,代工企業的利潤大幅降低。但工業富聯標榜的是“工業4.0”,富士康集團總裁郭臺銘也宣佈了“百萬機器人計劃”,並佈局工業機器人應用市場。

目前,富士康在生產過程中,逐步使用工業機器人代替員工,這減少了員工在作業過程中的為危險係數,也提升了員工的勞動價值;隨著工業機器人的增多,富士康的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逐漸降低,這使得更多的資金投入到了研發中。

市值蒸發2100億,富士康淨利潤率僅有3.42%

雖然人們對“工業互聯網”不以為然,但富士康確實在客戶、技術、數據、自動化等多方面的競爭優勢,在“中國智造”的大背景下具有先發優勢;而考慮到工業4.0,大量的工人被工業機器人替代,這讓工人從流水線解放出來,更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創新和研發中,提升了自己的技術層次。

市值蒸發2100億,富士康淨利潤率僅有3.42%

總體而言,富士康作為僅靠廉價勞動力賺取利益的代工廠,在“工業互聯網”的道路上不斷前進,但組建工業富聯的方法確實令人不齒。現在的富士康,並沒有擺脫代工廠的本色,淨利率增速低迷,讓資本市場失去信心,也許“工業互聯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即使變身“工業富聯”,富士康的本質依舊,沒有多少科技基因的企業,又如何能在“工業互聯網”上翻身把歌唱?看來,“工業富聯”更像是一場炒作,亦或是一場資本的遊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