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躍遷丨高手「破局」之路

職場:躍遷丨高手“破局”之路

◆◆

文 | 李家小貓

萬物互聯的時代,互聯網改變人類連接方式,我們處於一個信息變多、思考變淺,機會變多、競爭跨界,隨時干擾,永遠在線的時代。

為了趕上這個時代,很多人都在努力學習,不想被落下,想著自己有一天也能成為高手,甚至再上一個階層。

大家都渴望成長,就像成千上萬只鴨子,一起嘎嘎叫喚,我要知識,我要成長,那麼需求量積累到一定程度,知識付費爆發了,然後囤課現象出現。

大家每天都在學習,可是為什麼進步緩慢,依然焦慮,說好了學習也靠積累,也會產生複利的啊?

萬物互聯的時代,如果不懂得利用網絡、人際關係、社會系統的引力,只憑借自己的個人努力和天賦,撬動不了社會體系。

都說閱讀是最低成本的學習方式,相信大家也一定看了很多個人成長類的書籍。

古典老師說:“長久以來,個人成長類書籍有幾個通病:

1.只講個人成長,忽略社會資源的利用。

2.只談個人經驗,不談底層邏輯。

3.只談自己的觀點,不談知識源頭。”

如果我們還一直相信被灌輸的“只要足夠努力不......”的思路,那必然是要被落下的。

古典老師一直就像一個學長一樣,從他身上才知道,原來親和力也是一個優勢,會講故事也是一種能力,講著講著故事就讓我們啟發良多,慶幸在成長領域有古典老師的陪伴。

古典老師打破以往成長類書籍的弊端,剛剛出了本新書《躍遷》,帶著對這些成長問題的思考,帶著對高手戰略方法的嚮往,開啟瞭解開高手破局的路。

讓我來做一次知識的搬運工。這本書主要的講的是如何利用規律和趨勢,放大個人努力,獲得百倍收益的關鍵,並不是百倍努力。

職場:躍遷丨高手“破局”之路

01

一個故事拉開了序幕:高手的暗箱

從文藝復興到18世紀,天才畫家湧現,個個技藝驚人得讓人絕望。霍克尼本身也是內大師,有一次參加一個美術館的作品展,對於畫家安格爾如何在一天之內於如此之小的畫幅上畫出那麼多素不相識的模特,備感困惑。喃喃自語:“簡直像是拍出來的照片“。

在一次朋友聚會上,偶然得知16世紀的畫家已經知道有暗箱,很有可能這些大師是用暗箱投在紙上,勾畫出素描稿,然後上色。這樣一來,畫畫變得簡單多了。

經過他整理了500年以來幾乎所有的畫作,查閱大量資料,出版了自己的研究成果《隱秘的知識》,這本書裡有清晰的證據顯示,16世紀以來,幾乎所有的畫家都知道暗箱的存在,有相當一部分的畫家,在使用暗箱。

那麼如果大畫家們都在用投影儀,今天各領域的高手是否也有自己的”暗箱”?

不能否認高手的努力,但他們的成就高度,沒法僅靠努力達成。真正拉開他們和普通人距離的,在於他們有意識無意識地做出的正確的選擇,以及選擇背後隱藏的規律的偉力。這些社會和科技的底層邏輯像槓桿一樣,放大了他們的努力,讓他們實現了跨越式成長。

在今天的這個時代,基於個體的精進太慢,只有借勢躍遷,才能趕上時代的速度,我們要抓住時代的趨勢,在全新的連接方式下,找到高手的暗箱,從而激發個體的跨越式成長。

那麼趨勢是什麼?三大趨勢:

認知方式的改變:調用知識而非記憶知識。

思考方式的改變:從大獨自思考到聯機的獨立思考者。

核心競爭力的改變:人機合一。

高手都是利用暗箱實現躍遷式成長的,那麼高手的暗箱是什麼?

取勢:把握趨勢、底層規律

明道:理解系統運行之道

優術:個人方法論

那麼如何實現自我躍遷?躍遷又分為幾個階段?

個人通過刻意學習、自我迭代而帶來的漸進式的進步叫作自我迭代,利用科技、社會系統的能量,快速跳躍式升級,則是自我躍遷。

我們個人的成長也是一個“漸進-躍遷”的過程。

躍遷式成長有三個階段:

認知躍遷:

持續學習、閱讀,突然有一天一個概念擊中你,打開一個全新視野、頓悟(靠學習、解決範式問題)

能力躍遷:

按照新領悟的方法持續地積累、練習、見人、蓄勢,卻長久也沒有什麼變化,就在你快要放棄的時候,突然有一天發現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上升了一個臺階。

(靠積累、練習、見人、蓄勢,重要的是吸取能量,即借取趨勢和規律)

能級躍遷:

在一個長時間的積累和爬坡之後,正確地做出了幾個選擇、換了幾個平臺,身價、能力和水平突然上一個層次,看問題、做事情有完全不同的力道。(價值輸出後的勢能提升)

自我躍遷,不僅僅是能力的改變,更是認知和發展“範式”的改變。心智模式或者說範式的轉變,對內提升潛能,對外發現可能,這是一個人認知躍遷的關鍵。

躍遷並不是不勞而獲,它是個人努力和收益的非線性,這種非線性通過巧妙地利用科技與社會規律放大而來。所以躍遷和努力精進並不衝突,只是更強調在正確的範式下“聰明地勤奮”。

同時,想要掌握時代魔法,還要跳出下面三個坑:

1.無法掌握自己的注意力

2.無法過濾信息,找不到重點

3.不理解系統,無法與陌生人聯機協作

學會外包大腦,把不重要的技能外包,聚焦核心技能的躍遷。

一個能夠用機器學習和處理信息,用大腦整合和創新,用系統思考問題,會是未來最有競爭力的。

以上是書中交代大背景,取勢的部分,最讓我收益良多的是下面兩大塊明道的部分。

職場:躍遷丨高手“破局”之路

02

在高價值區,做正確的事

處處有機會,就等於處處沒機會 ; 競爭越是開放,個人越需要打磨深思熟慮後做選擇的戰略能力-找到那些“更少但是更好”的事。

當資源豐富的時候,選擇的能力比執行更重要。讀書、識人、修煉不是重點,關鍵是讀哪些書?認識什麼人?修煉什麼能力?抓住哪個機會?

這些問題,僅憑努力已經不可窮盡,需要有一種深思熟慮後做選擇的戰略能力—要找到那些“更少但是更好”的事。

經常會看到各個領域的高手說,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在於認知的差距。那麼認知到底是什麼,我們都知道,認知改變,才能帶來行為的改變。想要有超越普通人的收益,那就需要有超越平庸的策略。

可是我們很多時候,都只陷入了低水平的勤奮,用一大堆事情填滿自己,沒有思考清楚就去幹了,別人學習什麼,自己就學習什麼,比如早起背單詞,要讀多少本書,為了完成而完成,為了打卡而打卡。

到處買書囤課和大咖學習,卻從來沒有利用所學解決實際生活中一個緊迫的問題。把自己弄得很忙,一直喊累,卻從未認真想過這樣做對自己的大目標有什麼幫助。

寧願這麼被一個又一個的動作填鴨,也不願意認真思考一下,到底要做什麼以及為什麼要這麼做。只要是不停地有事做,就可以感動自己。

真是應了那句話“多數人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願意做任何事情。”

特別對於每人來講,重要的那麼幾件人生大事,更需要想清楚後再去行動。

北大國發院陳春花教授也說,戰略思維就是選擇不做什麼。戰略從本質上講,就是一種選擇,尤其是選擇不做什麼。不要著急解決問題,而應該先回答自己到底要做什麼。

古典老師說:

高手就是在高價值區域,持續做正確動作的人。

高手戰略是找到高價值區,戰略性專注,用最有把握的方式取勝。

更少但更好的事就是高價值區域,那麼如何發現你的高價值區呢?

冪律分佈:發現身邊的高價值區

冪律分佈的特徵是高度不平均且分形,這意味著每件事都要找到槓桿點。

一份努力在不同的位置會有完全不同的收益,世界是不均衡的,我們就要主動移動到高概率的地方去。

頭部效應:在一個系統裡站位比努力更重要

一旦成為某個系統的頭部,系統就開始正反饋——微小的優勢會帶來更多名聲,名聲給你更多機會,更高收益。這又讓你可以投入更多資源,繼續擴大優勢,最後的結果就是頭部的人獲得最高的增長率。

頭部有巨大的借勢優勢,找到高價值區,找到頭部,就是儘快挑選頭部賽道,搶佔頭部,享受紅利。

越是普通人,越是沒有先發優勢,越是需要懂得借力打力,利用頭部效應放大自身優勢。

那麼如何找到自己可以進入的頭部區域呢?

頭部就是你所在賽道里的高價值並且有優勢的領域。

高價值定義為:投入產出比最高的 20% 的賽場;

高優勢定義為:實力排在賽場序列的前 20%。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你的頭部都在你身邊,在你可以觸及、能夠參與的賽道—你根本不可能進入一個沒有見過的領域。

很多人在一個公司時間長了,總是不在升職名額之列,漲薪幅度也遠不如其他人,這個時候肯定要分析一下原因,自己是不是在核心業務部門,如果只在邊緣輔助性的崗位,那麼在這樣一個賽道里,無論怎麼掙扎,都不會有最大收益。

如果自己不甘心,想拓展自己能力邊界,就要通過觀察和判斷,爭取調崗到高價值有優勢的頭部賽道,然後逐漸地從小頭部走向大頭部。

現在教寫作課的訓練營特別多,新媒體寫作訓練營,微信公眾號寫作訓練營等,說是教寫作,不如叫寫商業文案,教你植入懸念、痛點、利益點、矛盾點等,都有套路。

一直特立獨行的貓,江湖人稱星姐,最近新開了一個《下班後寫作》,這算是一個很細分的寫作領域,文案名字很佔優勢,給下班後的職場人一個新的啟發。星姐就是利用頭部效應,採取了差異化策略,發揮了自己的高優勢。佔據和影響了一大批下班後有寫作需求的上班族。

古典老師給出好的戰略:

達成“投入和產出的非線性”,用80%的時間學習20%的精華,快速佔領頭部,吸引最好的資源,互聯最好的人才,共同成為第一名。

職場:躍遷丨高手“破局”之路

03

破局思維,升維思考,解決複雜問題

為什麼很多問題無解?因為答案根本就不在系統內。“單維思考者永遠看不懂整體的“系統思維”,看懂系統,才能破局。

面對困境,只能破局。人生就是一次次破局的過程。其實所謂的局,就是系統。一個終極的高手能力,就是“破局”的能力,也就是系統思考的能力。

升維:解決那些無解的問題。

系統內的循環分為正循環和負循環。古典老師給出4種正循環(增長引擎)與4種負循環(死亡螺旋)。

四種增長引擎

1.好習慣

2.從興趣培養到能力養成。

3.快速學習的知識IPO。

4.企業管理中的“信—任”循環

四種亡螺旋

1.窮著越窮(忙-亂-忙)

2.投入不足

3.工作狂循環

4.做自己(求認同-找不到自己-求認同)

系統的循環寫出來很清晰簡單,為什麼很多人還是往裡跳?

反饋迴路都有一個都有一個玩死不償命的特點:短期感受和長期收益總是相悖。

正循環的學習、健康、投入、習慣剛開始都很累,並不舒服,而負循環的開頭—忙帶來的充實感、不投入的安全感、工作狂的成就感,短期感受都很好。

所以人們往往為了不改變而改變。

生活中會有很多類似以下負面的“輪迴”現象,如何打破這種負面循環?

不陪-分手-陪-和好-不陪

減肥-少吃-瘦-忍不住吃-胖-減肥

沒產品-沒客戶-沒產品

拖延-忙-亂-忙-拖延

搭建正循環系統,破壞負循環系統,切斷自毀線路。一旦發現這些情況是首尾相連的,儘快打斷這種惡性的負面循環。可以通過直接打斷、引入更多資源,或者搭建新的迴路來實現。

有時候就得需要這種釜底抽薪的勇氣和決斷。不斷培養自己成為一名系統思考者,利用系統思維,開始慢慢搭建各種細小的正循環迴路,讓那些侵蝕你精力的負循環慢慢停止。

層級:看問題很透徹的技術。

多層系統:每一層都調用其下一層,又被上一層的系統所調用。

第一序列改變的只是狀態,只有改變第二序,才能真正改變系統。

所有多層系統都有兩個特點:

上層決定下層 ;

下層無解,向上一層。

不管什麼系統,之所以會湧現出更高層級,是為了更高效地協調原來層次的資源。困於底部,說白了就是意識還未完成進化的躍遷,也就失去了在更高層次調用資源、解決問題的能力。

努力收益不高,就要找方法;方法論太多學不過來,就要重新設定目標。在多層系統裡,每一層都是其下一層的第二序改變。

在多層系統裡,我們最容易進入的誤區就是“低水平勤奮”,其實就是“低層級努力”。因為低層次的部分好把握,也容易看到,殊不知答案根本就不在這一層。

如果總是困在底層,動彈不得,我們需要向上躍遷一層,重新定義問題,更高的上一層視野俯視下來往往有解。

職場:躍遷丨高手“破局”之路

古典老師說,理解複雜系統,運用系統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章認知難道最大,但也是絕對值得,之前幾章的思考也是來源於這一章。

的確整本書關於理解運用系統思維解決複雜問題,讓自己認知又提高了更深入的一層,感嘆古典老師知識整合的能力,大概這就是本文關於知識方法論章節提到的“知識晶體”。

古典老師從取勢、明道、優術的層面破解了高手之路,就像老師說的二八定律,對於學習這本書也一樣,我們要用20%的精力掌握最重要的80%的內容。

就是老師說的,看到趨勢、理解規律、升級心智,然後自我躍遷。道和術部分老師闡述的很清楚,剩下關於具體執行方法論,書中也給出了很清晰和詳細的闡述,剩下真正要做的就是一邊實踐一邊演練,有一天,哪怕受到書中僅某一點很大的啟發,然後在這一點上練到極致,我們就可能超越大多數人。

很喜歡俞敏洪老師推薦序裡的一句話:

有條不紊地奮鬥前行,舒展從容的恬靜人生。

願我們都這可以這樣溫柔美麗地前行,然後一起躍遷。


我是職場寫作達人“李家小貓”,歡迎關注,一起探討職場那些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