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學習,將來考清華北大」

“好好學習,將來考清華北大”

《精進》書中談到:

“一個年輕人,進入一所不那麼優秀的高校,對自己的標準會不由自主地降低以適應這個環境,減少自身與環境的衝突,而這種做法對他們的人生也許是致命的。”

名校情結,俗話說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未來考上一個名校,這樣在吃,穿,住上面就不必擔憂,從過去到現在,家長總是對孩子說“好好學習,將來考上北大清華”,作為國內最出名的兩所名校,作中國“常青藤”學校,家長都無比希望自己孩子能在在這兩所學校上學。

然而,讀名校一定能讓人成功嗎?讀名校,到底是為了讀什麼呢?當然,我們得先界定成功的涵義。成功並非世俗意義上的功成名就,而是自我價值的拓展與實現。用我過往的經歷來看,讀名校並不等於一定能自我實現,優秀環境只是一方面,還需要靠艱苦的自我奮鬥。但不可否認,名校的確有助於讓夢想成真。

“好好學習,將來考清華北大”

“你只有站在巨人肩膀上看世界,你才能看懂這個世界,不為別人,為自己。”

在我們嚮往的名校裡,它帶來的不是直接的財富,而是給你創造財富的能力。

名校不只是教你知識,更教你怎麼獲取知識,學霸不是一日煉成的,每一個學霸的背後都是無數個苦逼的夜晚。在名校讀書更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名校和普通學校教材並沒有什麼不同,所有學生都是要從最基礎的開始學起。不同的是,名校能教會學生的是“怎麼學”。

記得《演說家》裡,考驗導師張雪峰和企業家馬丁互懟,“我的公司員工沒有一個是重點大學的”“所以你不是世界五百強”,這兩句對於我尤其深刻。

舉個例子說,對於以後的工作,往實際點說,名校是你進入優秀企業的敲門磚。

更功利性一點,如果你想賺更多的錢,學歷絕對是決定因素之一,在薪資這件事上,國內外都保持了一致。一張高校文憑,不能確保讓人站上頂峰,卻會讓大多數人免於跌落谷底

世界頂級名校能帶給你接觸更廣泛圈子的機會,人脈的擴張,也是一個人能力與資源的擴張。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名校的學習氛圍是完全不同,名校生在學習時散發出的光芒都是不一樣的。學習的深度往往決定了學習的高度。

大學四年,和一幫與你差不多優秀的、比你更優秀的或是不如你優秀的人在一起,使你加深了對自己的真正瞭解。你的同學及朋友,將是你人生當中的寶貴財富。可以說,你的同學對你的重要性,僅次於你的親人。

你認識了很多優秀的同學和一些優秀的老師,你從他們身上會學到很多。這使你的眼界開闊了,視野開闊了,心胸開闊了,未來之路也開闊了。

無論何時何地,你都有可能獲得來自同學的友情、幫助與安慰。很多大公司的崛起,都是一幫同學共同努力的結果。很多人一生的成功,都是因為一個志趣相同的優秀同學。

你瞭解到,你其實並不是那麼牛,因為有人比你更牛。

你會了解自己究竟喜歡什麼、討厭什麼,瞭解了自己擅長做什麼、不擅長做什麼,瞭解了自己的優點、缺點。

你對自己的瞭解逐漸接近真實。你不再狂妄自大,也不再妄自菲薄。

“好好學習,將來考清華北大”

現實中,名校畢業生基本都能找到不錯的工作,學校(校友)能提供的資源和人脈支持相當可觀。比如,人大、復旦等學校新聞專業的學生,自然比其他學校的學生多很多機會。因為有很多業界的中堅人物、優秀前輩都是自己的校友,進了這樣的 “圈子”,實習、求職就變得相對容易。

而在每年求職季,非“211”“985”學校的學生,比名校生面臨更大的壓力;所謂“就業難”也主要發生在二本、三本群體身上。儘管學生的發展根本在於自我奮鬥,但不能忽視環境對人的影響。讀名校的好處還在於能擁有優質的同學圈子。比如,名校多有“一流學生、二流老師、三流管理、四流硬件”之說,暫且不管後面幾條是否正確,一流的生源的確集中於名校。

在名校,追求優秀早已成為習慣,同學之間會逐漸形成相互學習、砥礪思想、各取所長的良性循環。水漲船高,在這樣的氛圍裡讀書,自己也不可能沉淪。而在不好的環境裡,追求上進可能反成異類,甚至被“圈子”邊緣化。“學霸,又去上自習?”“一起來打遊戲吧!”“你怎麼不逃課啊?”這些很容易讓人隨波逐流,使本來有稟賦的學生“泯然眾人矣”。

一座名校匯聚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優渥的教育資源,我們就是寄希望於名校,以及它們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夠和其他的學校有些不一樣的地方。

這種不一樣不是名利和權力的體現 ,而是在你所學的知識去改變這個世界,能給這個世界帶來什麼改變。

所以名校情結,也是對曾經拼搏過的日子最起碼的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