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恭達:書家要活得是自己並且純淨

“洛陽紙貴,章丘無鍋。”隨著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3》熱播,片中手工打製的“章丘鐵鍋”一時間訂單如雪,不願為訂單降低品質的制鍋人給出這般答覆。83歲老鐵匠雖然滿面煙火色,一身勞作滄桑,卻以最樸實話語道出打造一口好鍋的經驗:“三萬六千錘,少了不行,沒有這個功夫就出不了這個產品。你糊弄它,它也糊弄你!”這句話雖樸素卻力道十足,其中蘊含的“敬”“勤”“謹”等勞作和經營態度,足以為今天的文藝創作者所深思篤行。(3月16日《人民日報》)

言恭達:書家要活得是自己並且純淨

在這個以錢論英雄、人人都是藝術家的年代,書法藝術創作的門檻似乎越來越低。一些人剛拎得起毛筆就敢妄稱“書法家”,“楷書沒寫好,直接奔行草,還敢裱了送人”。如此以來,作品良莠不齊、泥沙俱下,以形成了社會的詬病:把寫錯字當個性、把惡搞當創新,江湖書法進校園、惡俗書法出國展,等等。如此急功近利的做法,無疑是飲鴆止渴,顯露出對優秀的傳統文化缺乏敬畏之心、對社會缺少責任擔當,是自我的不思進取、放任自流。真正的書者應該怎麼做?言恭達先生在《抱雲堂藝思錄》中說到:

“大凡從事書法的人要求他的文化心理境界即書法心態須努力做到 ‘四淨’,即淨心、淨目、淨耳、淨手。唐代大畫家王維提出‘審象於淨心’。淨心,既與禪宗思想相通,又吸收老子的‘滌除玄鑑’和莊子的‘虛靜’思想,強調審美觀照中的虛靜心態,拋棄一切雜念,達到精神的寧靜與純粹。‘淨’正是紮在‘靜’的根基裡。”

“書法人在研修覺悟中,逐漸淨化自身內部精神境界,清除外部世界世俗物役功利干擾的影響。擁有一個純淨天然的藝術新天地。揚雄提出‘書,心畫也’的觀念,所謂‘心畫’,即內心世界的表達。有什麼樣的藝術心理素質,就會對應有與之相適應的作品風格品味。”

“如果一個書家,一個文學藝術工作者活得是自己並且純淨,崇尚‘高古’,又得‘虛靜’,那麼,他的審美情懷必然嚮往‘清逸氣象’‘恬淡風神’。立足於從虛靜中求淡雅,於靈秀裡出意境。這種氣息境界的追求是大凡學藝者去俗求雅、步入高端的必然軌跡。”

“從‘經世致用’到‘文以載道’,作為一個熱愛中國書法的求索者欲求‘得道’,必須活得是自己並且純淨,崇尚‘高古’,而非‘媚世’;崇尚‘虛靜’,而非浮躁。那麼,他們的審美情懷必然嚮往‘清逸氣象’‘恬淡風神’。”

錢鍾書先生曾說:“專恃技巧不成大家,非大家不須技巧也,更非若須技巧即不成大家也。”對於那些既不知技巧法則,又沒有文化學養的書者來說,無論戴著什麼樣的帽子、披著什麼樣的大衣,也都是“皇帝的新裝”。在書法的道路上不去孜孜以求,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只想“搶跑”“抄近路”“犯規”“作弊”,又怎麼能響噹噹地說出“章丘無鍋”呢?又怎麼能創作出“洛陽紙貴”的書法作品呢?

言恭達:書家要活得是自己並且純淨

(抱雲堂 彭慶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