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农村公路 助力乡村振兴 金堂县今年已完成 45公里村组道路提档升级

畅通农村公路 助力乡村振兴 金堂县今年已完成 45公里村组道路提档升级

赵家镇莲墩村环线

乡村要振兴,基础在交通。

农村公路,连接的是农村与城市,打通的是贫瘠与富足。

2018年,农村公路畅通工程再次纳入全县民生实事目标,计划完成村组道路提档升级工程50公里,实施资水河流域新建(改建)桥梁建设工程(35座中、小桥)。

近日,记者从县交通局获悉,截至目前,金堂县已完成村组道路提档升级45公里,转隆大道西延线、转龙镇红豆村旅游环线、赵家镇莲墩村环线等项目已完工;资水河流域新建(改建)桥梁建设工程目前已完成31座桥梁的主体工程施工,正在进行桥面附属工程施工。

村组道路越来越便捷

群众日子越过越巴适

转龙镇红豆村地处转龙镇与隆盛镇交界的深丘处,经济发展缓慢,群众出行不便。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从2016年开始,在市交委的大力支持下,县交通局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对红豆村道路进行提质改造。与此同时,转龙镇结合红豆村自然禀赋,规划了红豆村旅游环线。该环线起于转龙镇大桥村,途径红豆村村委会、稻虾养殖基地、银杏海、红豆林等,终点连接淮金竹路,全长11.8公里、宽6.5米。目前,该环线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附属工程施工。

眼看路修通了,红豆村村民建设家园的积极性也高了,建新房、砌院墙、铺砖道、种树栽花……一家赛过一家。近日,记者在红豆村看到,村民夏时通和工人们正忙着修整门前的院坝。“村里的路修好了,红豆村也打造得越来越好了,来我们村旅游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我不仅要扩建房子,还要开个小卖部,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好。”夏时通高兴地说。在红豆村,和夏时通有同样想法的村民还不少,村民肖慈济也瞅准村道便捷这个机遇,买了一辆小车开始跑起了运输。

产业跟着公路走,公路促进产业活,产业推动农民富。红豆村旅游环线建成后,不仅能彻底解决群众出行难题,还能够成为缩小城乡差距、群众脱贫致富的“快捷通道”。如今,红豆村创建了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村集体经济也得到了发展壮大。“今后,我们要靠路发展、靠路致富、靠路建设好新农村。”红豆村支部书记夏逢金感慨道。

来到赵家镇莲墩村,驾车行驶在莲墩村环线上,看着两旁的小洋房,望着成片的庄稼,城市的喧嚣一扫而空,乡村的安适扑面而来。据悉,莲墩村环线全长10.3公里、宽6.5米,已于今年6月底完工。莲墩村支部书记张家林高兴地告诉记者:“村道修好了,不仅方便了群众的出行、生产和生活,还极大地促进了村上的产业发展。下一步,我们准备依靠便利的交通条件,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资水河流经金堂县多个乡镇,河上大大小小几十座桥一直维系着两岸群众的联系。县交通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资水河流域新建(改建)桥梁建设工程已完成了31座桥梁的主体工程,桥面附属工程施工正在同步进行,剩余的几座桥梁将于年内全部建成。

畅通农村公路 助力乡村振兴 金堂县今年已完成 45公里村组道路提档升级

转龙镇红豆村环线

2018—2020年,

新(改)建农村公路200余公里

近年来,县交通局助力乡村振兴,大力实施农村公路畅通工程,先后新(改)建村组道路2280公里,建设里程连续5年居全市第一。截至2017年底,全县农村公路里程达3989公里,农村公路路网得到极大优化,为服务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县交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县交通局将以建设“四好农村路”为契机,围绕成都“东进”战略总体要求,结合淮州新城建设,高标准、高品质、高效率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按照规划,金堂县将在2018—2020年,分期实施项目40余个、新(改)建农村公路200余公里,着力解决部分特色小镇、产业园区、A级乡村旅游景点及受保护林盘外联道路等级偏低、布局不合理以及与对接道路连接不畅等问题,努力实现6个特色小镇、3个产业园区二级及以上公路覆盖率100%,与高速、快速路的通行时间缩短至10分钟以内;实现60个保护林盘、6个A级旅游景点等级公路覆盖率100%,与主干路的通行时间缩短至15分钟以内,进一步推进全县农村公路建管养运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助力实现全县农村交通路网发达、管理规范、客货流畅、安全便捷的发展目标,构建“内畅外联、互联互通、功能完善”的农村交通网络。

成都新金堂记者 张林 通讯员 王瑛 叶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