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債2億,董事長失聯!這家上市無人機企業倒閉了!

2015年還異常火爆的無人機行業,僅過了一年多的時間,2016年下半年,整個無人機市場就遭遇了寒流。


隨後很多無人機企業紛紛宣佈破產,被徹底洗牌出局。

负债2亿,董事长失联!这家上市无人机企业倒闭了!

8月13日,業內一家規模較大的無人機企業——廣東萊盛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萊盛隆”)也正式宣佈放棄經營

據金羊網報道,當前萊盛隆董事長鬍漢明失聯。截至8月14日,該公司拖欠全公司314名工人2018年5-8月份工資,總計327.67萬元。

負債2億多元

萊盛隆“放棄經營”

萊盛隆公司的危機被曝光還得追溯到一個月前。今年7月6日,因為“炸機”問題,來自東北14個農場的農戶代表來到萊盛隆協商退貨。農戶們表示,他們花了140多萬元的植保無人機根本飛不起來,而且還出現過炸機、失控的現象。

负债2亿,董事长失联!这家上市无人机企业倒闭了!

公告截圖

根據萊盛隆貼出的公告顯示,“公司因經營不善,現仍拖欠全廠員工2018年5月部分及6、7、8月份工資”,萊盛隆“已無能力支付以上拖欠員工的工資”,所以決定“正式放棄經營”。

公開資料顯示,萊盛隆成立於2007年1月,總公司地址位於廣東省東莞市,擁有自己的大型工業園,員工500多名,是一家高新技術上市企業,主要從事無人機生產設計、研發、銷售經營與服務培訓。

2015年,萊盛隆成立了植保無人機項目事業部,項目遍佈廣東、河南、黑龍江等地,月生產量高達500多架,年產值3億餘元。曾全國首創推出有效載重80公斤藥水的植保無人機和領先技術的彌霧噴灑無人機。2016年2月24日,成為新三板上市企業。

顯然,在2015年無人機風頭正盛之時,是萊盛隆發展最快時間段。然而僅過了三年左右的時間,萊盛隆就停止了經營,還是沒能熬過無人機市場的“寒冬”。

無人機市場的“寒冬”

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無人機市場快速興起,眾多的創業公司紛紛湧入,各路資本也是紛紛入局。2015年之時,無人機市場更是異常的火爆。然而這股熱潮只持續了兩年左右的時間,便很快遭遇了“寒流”。一個是資本的快速褪去,一個是無人機管理政策的持續收緊。

首先,當時由於無人機市場才剛剛興起,入局的廠商很多,但是實際上,當時的市場容量卻非常的規模有限。

负债2亿,董事长失联!这家上市无人机企业倒闭了!

而且在中高端無人機市場,國內的大疆可謂是一家獨大,無論是技術創新、產品設計、供貨渠道乃至市場口碑,還是產品線種類,包括消費級、準專業級、行業級無人機門類齊全,大疆創新都走在了行業的前列。在這種情況下,留給其他無人機企業的發揮空間也十分有限。

例如在萊盛隆專注的植保無人機市場,雖然根據艾瑞諮詢發佈的《2016年中國無人機行業研究報告》預計,到2025年農林植保無人機市場規模將達200億元。但是,目前國內農業植保仍以人工加手動、電動噴霧機這樣的半機械化裝備為主,佔比超過90%,航空植保比例小於2%。

相比日本達到的40-50%覆蓋率,無人機在中國農業產業中並不普及。而根據中國農用航空植保協會調查數據統計,2016年全國僅有10%的植保隊達到營收平衡。這與200億規模市場蛋糕形成了鮮明對比。

另外,對於剛剛起步的植保無人飛機市場,當時也吸引了至少十家A股上市公司入局,比如隆金通用、新安股份、宗申股份、芭田股份、德奧通航等。植保無人機行業還造就了超過十家新三板上市公司,比如前面介紹的萊盛隆,以及全豐航空、艾森博、易瓦特、眾和植保等。

在當時實際市場需求並不大的植保無人機領域,眾多無人機企業的紛紛入局也加劇了這塊市場的競爭。

無人機行業的龍頭企業,大疆創新2015年就推出了首款植保無人機MG-1殺入了這塊市場。成立於2007年的極飛科技也很早就進入了這塊市場。相比市場其他品牌,兩家公司的植保隊簽約數量增長迅速。

2017年時,極飛農業的植保無人機服務團隊已超過800人,而大疆創新建立的植保隊平臺上註冊了200家公司。大疆創新植保市場銷售總監曹楠稱,據2016年不完全統計,在銷量上,全國新增植保機數量中大疆佔70%,並稱2017年3月初至4月底,大疆新增植保機數量已經達到2016全年的60%。

负债2亿,董事长失联!这家上市无人机企业倒闭了!

隨著大疆創新等龍頭企業在植保無人機領域的寡頭地位形成,留給其他無人機企業的機會也就越來越少。更何況本身這個領域需求量並不大,增長也相對緩慢。

其次,隨著消費類無人機市場的興起,無人機黑飛引發的各種隱患也引起了國家的重視。為了加強無人機的管理,2017年5月16日,中國民用民航局正式下發《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實名制登記管理規定》,要求自2017年6月1日起,民用無人機的擁有者必須進行實名登記。5月18日,無人機實名登記系統開通試運行。

在國內加強無人機管控的同時,國外很多的國家也紛紛出臺了加強了對於無人機的管控的措施。

隨著國內外對於無人機飛行的管控越來越嚴,這樣直接導致了當時整個無人機市場開始出現了萎縮。在加上前面提到的,當時的無人機市場本身的容量就十分有限,隨著大批的企業入局,競爭加劇。這也使得無人機企業普遍遭遇了市場的“寒流”。

有資料顯示,2017年一年,至少有超過20多家無人機企業退出了市場,如果算上很多小型的創業公司,則數量更是驚人。

植保無人機的春天又來了?

從京東、蘇寧、順豐、亞馬遜等國內外電商、物流對無人機送貨的積極佈局來看,未來在物流領域對於無人機的需求將會呈現高速增長的態勢。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近日發佈的《2018—2023年中國無人機行業市場需求預測及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預測,我國民用無人機產品銷售和服務總體市場規模到2020年將達到465億元,2025年將達750億元。另有數據預測,到2023年我國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將達976.9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59%。

另外,在植保無人機市場,在經歷了前幾年的市場培育之後,農戶對於無人機植保的接受度越來越高。與此同時,國家和地方政府也開始將植保無人機納入補貼範疇。

负债2亿,董事长失联!这家上市无人机企业倒闭了!

2017年9月18日,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民航局就曾聯合發文,主要針對6省市開展農機補貼引導植保無人飛機規範應用試點工作,並選擇把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廣東、重慶等6省(市場)納入補貼試點範疇,符合規定的無人機單機補貼額不超過3萬元。

試點省份安排總量不超過1000萬元的補貼資金。這在業界被解讀為從國家層面正式啟動植保無人機進入國家補貼目錄的程序。而據業內預計,未來一兩年內植保無人機補貼範圍預計會擴大到全國80%以上的省市。這無疑將推動植保無人機行業的發展。

顯然,從目前的一些行業動向以及研究機構的數據來看,未來無人機市場仍大有可為。也許寒冬與春天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能夠堅持下來的,都是春天。

- End -

负债2亿,董事长失联!这家上市无人机企业倒闭了!

來源丨轉自農財網農化寶典

新時代 新種業

南方農村報丨農財寶典

可能你還想了解

KNOW MORE

负债2亿,董事长失联!这家上市无人机企业倒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