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不信医”是过度自我保护的“副作用”

早在2014年3月,广州就下发通知要求各区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并提出到2016年,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开展覆盖率要达到70%。但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辖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热情不高,多个社区辖区居民人口签约率不到10%。一些刚开始该项签约服务工作的基层医生表示,到今年年底,难以完成与辖区居民签约率达15%的任务。(7月4日信息时报)

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活动,是作为一项社会福利而存在的,在现今医疗语境下,看病难越来越成为一种共识,而“家庭医生”的推行,算是把大众的医疗健康做在了平时,不过这项可行的民生之举,却在推行过程中,受到了来自大众的质疑和不信任,签约率低,出现了信任百度而不信任专业家庭医生的情形,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处在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无论有老伯签约家庭医生享VIP服务,从问诊到拿药到离开,共花了28分钟,其中接近16分钟是在跟医生交流的就医特写;还是签约后可享受9类免费体贴服务,都仿佛很难撬动人们对家庭医生的“认知偏见”,有人宁找百度也不找家庭医生,难道这些专业的家庭医生就真的如此不可信吗?

从新闻中了解到,为何有人宁找百度也不找家庭医生?原因有如同姜女士这种“签约了家庭医生,我可以随时打电话向他咨询吗?我外孙有什么发烧感冒,能不能直接找他开药呢?”的模糊认知,更主要的是对家庭医生的不信任,有的患者甚至表示担忧,他们听说协议签约需要提供自己的个人资料和病情信息,担心万一资料泄露出去,会对自己造成困扰。这就产生出一种过度自我保护意识,而由此带来的副作用就是让一些人“信网而不信医”,致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难以推广。

其实大众可以仔细想想,为何要与家庭医生白纸黑字的签约,不就是在保障双方合法权益的情况下,立字为据吗?即使我们到医院就医,也是要提供个人的基本信息呀,而对于签约家庭医生,除了签约居民需要提供家庭成员人数、成员姓名、家庭电话、手机以及家庭地址等信息之外;作为服务方,签约医生也必须提供团队责任医生、团队成员以及电话和手机等信息,也算是公平合理,值得一提的是家庭医生提供的9类免费服务,是医院难以做到的,这也能体现出家庭医生的独特性和实用性,其实大众真得不妨一试,更何况,还有法律对个人隐私权的保障,大众可以把心先放下来,接受这项社会福利。

在这里面,反映出来的是大众对“安全”的考量,无论是生命健康安全,还是个人隐私安全,都是大众首要考虑的基本因素,而制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往往是个人隐私安全这个层面,大众的安全意识提高,是对自己的保护,并没有错;但是这种自我保护超过一定限度,甚至不相信国家政策福利带来的好举措,难免会把自己囿于过度保护中而不敢接受更多更好的社会福利,也只能让这些福利束之高阁而不能为人们谋福祉,也算是一种社会悲哀吧!

其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还没有被更多人接受,这是当前的社会现实,也是阻碍因素。虽然有些人愿意尝试,并因此而受了益,但是他们并没有为这项好的福利带来更多宣传作用,政策的推行单靠政府这一层面鞭长莫及,甚至会令更多人反弹,而加深一种错误的认知,当受众全体越来越多,不妨让这些人成为宣传的“活教材”或“主力军”,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这项好的政策福利“代言”、“发声”,来让更多人逐渐接受这项好的服务政策。

涉及到医疗问题,攸关大众的生命安全,有病别乱投医,更不要轻信网络的只言片语,别忘了还有“家庭医生”这项好的政策福利,当更多的人放下“成见”,跳出过度自我保护的认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春天才会到来,才能真正转化成人民的福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