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古玉鑑賞之應國墓出土的西周玉器

河南平頂山一帶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繁衍生息。郟縣一帶發現有距今八千年的裴李崗文化遺存,蒲城店遺址則是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存,據傳夏朝時豢龍氏劉累最終逃到魯山縣定居。西周時期因武王之子——應叔封地在此而成為古應國,直至春秋早中期為楚國所滅並統屬,戰國中期後又先後屬於魏國、韓國與秦國。應國墓地有公墓的性質,自西周早期起用,直至東漢初期以後才逐漸廢棄,之後唐代、清代還有個別墓葬。從考古發掘的墓葬看,應國墓地大體包括三個階段:一是西周早期至春秋早期的應國貴族墓;二是春秋中期至戰國中期的楚國貴族墓;三是西漢至東漢初期的平民墓葬。本文分享部分應國墓出土的西周玉器,請欣賞。

應國墓出土的西周玉器中,各種組佩比較多,符合西周時期特點,也成為應國墓西周玉器的一大看點。

西周古玉鑑賞之應國墓出土的西周玉器

1

西周古玉鑑賞之應國墓出土的西周玉器

2

西周古玉鑑賞之應國墓出土的西周玉器

3

西周古玉鑑賞之應國墓出土的西周玉器

4

上圖為應國墓出土的西周玉組佩。共26件,由1件玉璧、1枚捲雲紋玉管、2枚方解石管、12枚紅瑪瑙管、10顆綠松石珠組成。玉璧直徑2.7釐米、孔徑0.8釐米、厚0.25釐米,材質為半透明冰青色和田青玉。捲雲紋方玉管亦為半透明冰青色和田青玉,長2.9釐米,斷面呈矩形,兩端粗細不一,對鑽穿孔,四面各飾二組S形勾連雲紋,垂於組佩前方。

西周古玉鑑賞之應國墓出土的西周玉器

1

西周古玉鑑賞之應國墓出土的西周玉器

2

西周古玉鑑賞之應國墓出土的西周玉器

3

西周古玉鑑賞之應國墓出土的西周玉器

4

上圖為應國墓出土的西周玉組佩。共63件,為二璜聯珠形制,由1件玉璧、1件戈形玉璜、1件魚形玉璜、8枚青玉管、14顆綠松石珠、10顆紅瑪瑙鼓形珠、26枚紅瑪瑙管、2顆白色方解石珠相間穿聯而成。戈形玉璜為半透明深豆青色青玉雕琢而成,位於組玉佩外圈下端中央。玉璧為半透明淺冰青色青玉製作,直徑2.8釐米,孔徑0.8釐米,厚0.25釐米,位於組合玉佩最上端,外側邊緣磨得比較圓滑。魚形玉璜由半透明淺冰青色青玉製作,長6.4釐米,位於組玉佩內圈下端中央。

西周古玉鑑賞之應國墓出土的西周玉器

1

西周古玉鑑賞之應國墓出土的西周玉器

2

上圖為應國墓出土的西周玉組佩。共42件,由1件獸首形玉佩、4枚玉管、7枚紅瑪瑙管、18顆紅瑪瑙珠、8枚細料管、4顆圓球形小料珠組成。獸首形玉佩高2.2釐米,用微透明深豆青色青玉雕琢而成。

西周古玉鑑賞之應國墓出土的西周玉器

1

西周古玉鑑賞之應國墓出土的西周玉器

2

上圖為應國墓出土的西周玉組佩。共74件,由1件橢方形鳳鳥紋玉佩、15顆紅瑪瑙珠、58枚細料管穿聯組合而成。鳳鳥紋玉佩半透明深豆青色碧玉材質,長徑2.2釐米,橢圓形。

西周古玉鑑賞之應國墓出土的西周玉器

1

西周古玉鑑賞之應國墓出土的西周玉器

2

上圖為應國墓出土的西周玉組佩。共126件,由l件拱橋形玉佩、53顆紅瑪瑙珠、72枚組成。拱橋形玉佩長2.5釐米,半透明冰青色青玉,外廓呈方形,正面略微上拱,背面相應成為一凹面,整體如一拱橋形。

西周古玉鑑賞之應國墓出土的西周玉器

上圖為應國墓出土的西周鳳鳥形玉佩,長5.9釐米,半透明深冰青色青玉材質,鳥首上揚,圓睛較大,垂冠於背,巨形喙前端平齊,屈腿平貼於地,爪端伸於胸前,雙翅上翹,尾部下垂於地,如魚尾。正背面紋樣相同。胸部有一穿孔,可繫繩佩戴。

西周古玉鑑賞之應國墓出土的西周玉器

上圖為應國墓出土的西周魚形玉佩, 長7.3釐米,材質為半透明碧玉,細長條形,嘴端較寬而平齊,圓睛,背鰭與腹鰭皆用成組的平行細陰線表示,斜尖尾上挑。魚身上下邊緣及頭部被磨得較薄。魚身較厚,背部被磨出銳刃。

西周古玉鑑賞之應國墓出土的西周玉器

上圖為應國墓出土的西周魚形玉佩,長8.5釐米,半透明冰青色青玉。

總的看,應國墓出土的西周玉器數量、種類、等級比較多,基本上商周時期有的玉器器形在應國墓都能找到。以下隨意欣賞幾件應國墓出土的西周古玉。

西周古玉鑑賞之應國墓出土的西周玉器

1

西周古玉鑑賞之應國墓出土的西周玉器

2

西周古玉鑑賞之應國墓出土的西周玉器

3

西周古玉鑑賞之應國墓出土的西周玉器

4

西周古玉鑑賞之應國墓出土的西周玉器

5

西周古玉鑑賞之應國墓出土的西周玉器

6

西周古玉鑑賞之應國墓出土的西周玉器

7

西周古玉鑑賞之應國墓出土的西周玉器

8

西周古玉鑑賞之應國墓出土的西周玉器

9

西周古玉鑑賞之應國墓出土的西周玉器

10

西周古玉鑑賞之應國墓出土的西周玉器

11

西周古玉鑑賞之應國墓出土的西周玉器

12

西周古玉鑑賞之應國墓出土的西周玉器

1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