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眼观察丨大豆进口巨头企业申请破产重整

文章导读

7月16日,曾经的最大大豆进口商、山东著名私营炼油厂——晨曦集团申请破产。这个企业的老总正是此前炮轰银行只顾赚钱,从实体经济抽血的邵仲毅。“前最大大豆进口商”的身份和贸易战的特殊时点,让这家炼油企业的破产成为新闻热点。但综合来看,晨曦集团的破产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雷眼观察丨大豆进口巨头企业申请破产重整

资不抵债,申请破产重整

20日,最高人民法院主办的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公布了多份《山东省莒县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裁定书显示:现查明“山东晨曦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2月1日,现已资不抵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法院对申请人山东晨曦集团有限公司以及所属企业的破产重整申请予以受理,晨曦集团破产重整正式启动。

23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又公布了多份山东晨曦集团下属企业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的民事裁定书。

晨曦集团及所属企业申请破产重整的法院裁定书截图

雷眼观察丨大豆进口巨头企业申请破产重整

雷眼观察丨大豆进口巨头企业申请破产重整

对于负债,媒体此前报道,民生金融租赁、交银金融租赁、农银金融租赁等公司采取诉讼等形式向晨曦集团追讨相关债务:民生金融租赁要求冻结山东晨曦及旗下海右石化、董事长邵仲毅等7700多万元银行存款;交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要求支付2.97亿元损失及利息;农银金融租赁称,截至2016年9月20日,海右石化应付租金与罚息超过1.15亿元。

资不抵债还体现在拖欠员工工资方面。2015年下半年,山东晨曦曾拖欠员工工资四成,补发工资要分三批发放。

行业背景解读

山东晨曦集团,除了当地人外,大部分行业外人士并不了解,但在国内大豆进口市场,山东晨曦属于明星企业,或者说,具有浓厚山东特色企业,依靠进口贸易获得长足发展!而山东晨曦集团作为地方明星企业,第一次被媒体广泛关注是在2014年。当时包括日照昌华集团、汇福粮油集团、山东光大日月集团和得利斯等一并卷入大豆违约风波中。

此前为促进国内进出口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我国采用信用证制度,这导致部分有大豆进口资质的企业在签订进口合同后,凭借以往企业的经营状况,在向银行申请缴纳20%-30%左右的保证金后,即可以获得90天甚至180天不等的延期支付货款的远期信用证,不必对大豆进口货物直接现金支付。

而企业在大豆到港之后,采取低价销售的策略,将进口大豆迅速销往其他工厂,实现资金变现,在延期支付货款期间内利用这部分货款进行民间融资借贷,实现资本的翻倍,到期之后再偿还银行贷款。

事实上,实际操作中,进口商们往往是多票货先后运作,如果每月都有进口量,1月的信用证款就可以用4月的贴现款来还,2月的用5月的还,以此类推,相当于一直有一笔流动现金在手里可以运作——只要资金链不断,可以一直拿着银行的钱去赚钱!

而由于进口用于融资大豆在国内销售价格偏低,又打乱了国内供需之间的正常关系:这些企业不是为了需求而进口,是为了进口而进口。在进口大豆疯狂扩张的那些年里,山东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所谓明星企业。与此类似的还有棕榈油进口市场。

大豆价格剧烈变动银行收紧了信贷

这一状况直到2014年由于国内外大豆价格的剧烈变动,导致大豆进口变现困难,资金链出现断裂才被市场官方关注。据悉,在当年由于国内外大豆市场价格的剧烈变动,大豆进口市场出现违约风波——当年的违约风波虽然影响没有2003-2004年的“大豆产业危机”那么大,但考虑到我国大豆进口数量在这些年的快速增长,其涉及金额规模已远远超过之前的“大豆产业危机”。 在这次的违约潮后,银行随即开始更加严查贸易公司信用证融资,并收紧了信贷,这也就使得企业资金获得的成本和难度增加。而海关方面,也在爆出问题之后,对进口大豆采用远期信用证支付方式涉及的利息费用估价问题对市场进行了明确。而这,直接触动了山东晨曦贸易模式的“命根子”

大豆的“投机玩法” 成败萧何

成也萧何

大豆贸易与大豆贸易融资,两字的不同却相差十万八千里。

通常情况下,大豆进口企业在签订进口合同后,向海外银行申请信用证,缴纳20%到30%的保证金,这样企业就可以获得90天至180天不等的延期支付货款的远期信用证。一般来说,信用证是大宗商品国际贸易常用付款工具,如果银行不对进口商开具信用证,就意味着将无法完成付款交易。过去,在信用证项下的银行贷款利率最低只有2%,并允许延后几个月还款。

企业拿到这一远期信用证后,可以向国内银行进行贷款,从而赚取汇率差和双边银行(国外银行和国内银行)利息差。随后,大豆进口商们迅速将拿到的钱投入小额贷款和房地产等更有利可图的地方。

显然,相比利润薄弱的农产品贸易,对于大豆进口贸易商们而言,“空手套白狼”的贸易融资似乎更有吸引力。

在2013年至2014年人民币升值期间,国内以大豆为载体的贸易融资行为在行业很普遍,当时甚至有些企业彻底放弃主业,转而把大豆进口作为融资工具,通过资本运作大举低价抛售套现,而后再将这些现金投向高利借贷或房地产市场,利用信用证90天甚至180天免息期赚取高额利息收入和人民币升值汇兑收益。

败也萧何

投机玩法带来巨额利润的同时,背后的风险不言而喻,而山东晨曦的破产正是该盈利模式“成败萧何”的完整体现。

一些大豆进口商利用信用证的杠杆作用套利投资失利,使得资金链断裂,因而无法开具新的信用证,导致货船不能按合同卸货,而另一些利用大豆作为载体套利的交易也被牵连崩塌。而一头扎进融资贸易中的山东晨曦,其贷款数额之高、风险之大已引起业内的警觉。

山东晨曦一直以来都是以人民币汇率投机为主,做贸易则为辅。2012年山东晨曦开始进口大豆,也是其人民币汇率行为投机的开始。2014年人民币贬值对其造成了第一波的冲击,而近期的中美贸易战提升了从美国进口大豆的关税和人民币再次贬值成为其被压垮的“最后一根稻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