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記住了「吃藥不喝酒」,那吸菸呢?

經過媒體的長期普及,越來越多人記住了“吃藥不喝酒”。

除了在吃藥期間不飲酒,不喝咖啡、飲食忌辛辣也都很好理解,但菸民們會因為吃藥而不抽菸嗎?

眾所周知,吸菸有害健康,吸菸可誘發多種癌症,但很容易忽略一個重要事實--吸菸也會降低藥物療效,甚至延誤病情。

你記住了“吃藥不喝酒”,那吸菸呢?

吸菸對藥物療效的影響主要有3個方面:

1.影響藥物的吸收:吸菸是會引起外周血管收縮,從而使藥物的吸收減少。研究顯示,正常情況下,約20%的有效藥物成分能到達血液,而吸菸後30分鐘內服藥的患者只有1.2%~1.8%。

2.影響藥物的代謝:菸草中含有大量的多環芳香烴類化合物,這類成分是肝藥酶誘導劑。通俗地說,就是菸草可以促進肝細胞內的藥物代謝酶分泌增加,從而加快藥物的破壞和消除,使血藥濃度降低。

3.影響藥物的排洩:香菸中的尼古丁成分能夠刺激人體釋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致使藥物的代謝產物不能及時有效地排除體外,體內藥物代謝產物積蓄過多嚴重時可能會引起中毒。

吸菸可影響哪些藥物的療效?

你記住了“吃藥不喝酒”,那吸菸呢?

·抗酸藥與胃黏膜保護藥:在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及上消化道出血時,常因吸菸使血管收縮,延遲胃內食物的排出時間,減慢藥物在小腸內的吸收速度,導致胃、十二指腸潰瘍癒合減慢。

·氣霧劑:菸草中的焦油可隨煙霧吸入氣管,長期大量吸菸者,可在氣管內膜形成一層煙焦層,影響止喘氣霧劑、硝酸甘油氣霧劑在氣管內的吸收,降低藥物療效。

·平喘藥:據報道吸菸者服用平喘的茶鹼、氨茶鹼等藥後,在體內破壞和排洩的速度比不吸菸者要快3倍,即使戒菸3個月,這種情況也難改變。

·抗精神病藥:菸草中的尼古丁(菸鹼)會直接刺激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引起人體的興奮,拮抗安定、利眠寧的鎮靜作用。還可降低阿米替林、丙咪嗪、多慮平及氯丙嗪的血藥濃度,使得抗抑鬱及抗精神病藥效降低。

·心血管藥:心絞痛患者若是吸菸,能使普萘洛爾、硝苯地平、阿普洛爾等藥物的排洩增加,血藥濃度明顯下降,以致病情加重。吸菸還可降低心得安的血藥濃度,抑制心得安對心絞痛的療效。若立即戒菸,可明顯減少患者心絞痛發作次數,改善患者心功能,增強藥效。

·降壓藥:菸草中的菸鹼可以減弱利尿劑呋塞米的作用,也可以使抗高血壓藥中的β受體阻斷劑的降壓及心率控制作用減弱。同時,尼古丁還能直接刺激或通過交感神經系統,使心率加快,血管收縮,血壓升高,是高血壓的危險因素。

·降糖藥:吸菸可以促使人體釋放兒茶酚胺,刺激人體周圍血管收縮,從而減少了周圍組織對胰島素的吸收,並且會引起對胰島素有拮抗作用的物質增加,降低胰島素的作用。因此,患有糖尿病的吸菸者口服甲苯磺丁脲(甲糖寧、D860)、苯乙雙胍(降糖靈),或者注射胰島素,均會降低療效。通常胰島素常相應增加15%~30%的用量,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避孕藥:吸菸的孕齡婦女,若口服避孕藥,其心肌梗死的發生率與死亡率比同年齡不吸菸者要高出10倍,特別是大於35歲、每天吸菸超過15支者,患心肌梗死的危險性更大。這是因為避孕藥本身就有引起血栓性疾病的可能,加上吸菸會促使體內釋放兒茶酚胺,增加血小板的黏附性,從而使心肌梗死的發生率增加。故最好戒菸,或改用非藥物避孕措施。

·維生素C:吸菸影響體內維生素C的吸收,吸菸者血中維生素C濃度較不吸菸者下降約30%。

·抗凝血藥肝素:吸菸者肝素血漿半衰期較非吸菸者縮短,在血中消失加速,從而影響藥效。

值得注意的是,吸菸還會對腫瘤患者的治療產生影響。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醫學分院Sapna Kaul等人的一項調查顯示:青少年及青壯年(AYA)腫瘤患者的吸菸情況會影響其患合併症的情況以及總體健康狀況。這些年輕的腫瘤患者應該接受有效的戒菸干預措施。

吸菸對腫瘤患者療效的影響:

1、加重化療藥物的毒性和副作用

菸草中的一些化學物質會改變化療藥物的代謝和作用機制,降低化療作用。

吸菸還會削弱免疫功能、增加感染髮生率、加重副反應,如體重下降、惡液質、疲勞感、肺和心臟毒性。

2、增加放療的副反應

對接受放療的患者,吸菸會降低放療的完全反應率,增加毒性及副反應,與持續吸菸相關的副反應包括口腔炎、味覺喪失、口乾、體重減輕、疲勞感、肺炎、軟組織和骨壞死、生活質量下降。

3、使麻醉藥、鎮痛劑的敏感性降低,療效下降。

泌尿系腫瘤好多都需要進行全麻手術,吸菸會加大手術風險,增加嚴重肺部合併症的風險,包括:術中、術後支氣管痙攣;增加全麻合併症。

你記住了“吃藥不喝酒”,那吸菸呢?

需要提醒的是,不僅是自己吸菸,吸二手菸也會產生影響。希望廣大患者朋友,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趕快戒菸吧!如果實在要吸,應在服藥前、作用後30分鐘內不要吸菸,以免影響所服用藥物的療效,耽誤疾病的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