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案例|乡村振兴,日本三岛町是这么做的

在国内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日本的特色小镇常被视为重要的参考对象。在参考的过程中,观其形是重要的,而在观其形之后,更重要的,是弄清楚它的发展脉络。今天,中农富通城乡规划院就以日本三岛町为案例,为您解读其文化振兴之路,希望对我们的乡村振兴有所启发。

经典案例|乡村振兴,日本三岛町是这么做的

位于福岛县的三岛町,人口由1950年的7721人下降至1975年的3766人,短短25年间人口减少50%。人口的减少带来了三岛町经济发展的困难,进而导致经济发展停滞、地方税收大幅下降等一系列问题(1971年仅为1965年的一半)。

在这样的情况下,三岛町开始寻求适合本地的发展之路。从1981年开始,三岛町每十年制定一次振兴计划,至今已制定4次。挖掘文化资源,以文化促进发展,成为了三岛町振兴的重要手段。

经典案例|乡村振兴,日本三岛町是这么做的

在三岛町1981年的第一部振兴计划中,将发展教育文化列为重点解决课题,并提出了"打造文化气息浓厚的乡村"这一目标。结合当地悠久的历史以及手工艺品的文化传统,三岛町明确了"继承并发扬山村文化,发展手工艺"的目标。

在第二部振兴计划中,正式提出了"生活工艺运动",将手工艺融入地方的发展,结合当地文化传统开发特色手工艺品。

经典案例|乡村振兴,日本三岛町是这么做的

在第三部振兴计划中,进一步提出了将三岛町变为"自然博物馆(ECO·MUSEUM)"的设想,将整个地区的自然环境作为"展厅",向人们展示当地的传统文化、日常生活以及自然风光。

第四部三岛町振兴计划将挖掘本地历史文化,并讲好历史文化故事作为重点(如町史、村落史的编纂等),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

为了配合本地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三岛町先后建设了生活工艺馆、奥会津文化中心(集工艺品展示、美术馆、剧场、乡土资料馆以及村民活动中心等功能的设施)、物产馆(两座)、民俗馆、生活馆、观光物产情报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有力地支撑了三岛町保护传承历史文化的举措。

经典案例|乡村振兴,日本三岛町是这么做的

三岛町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注重从文化角度强化居民对"三岛人"的认同感。1985年,三岛町制定了"町民宪章",随后又确定了具有代表性的町花、町木与町鸟,通过文化来凝聚居民的共识。

此外,三岛町还创立了月刊"广报三岛",对外进行宣传;因三岛町多泡桐木,因此起名"桐之乡",并逐渐树立起这一文化品牌。

经过多年的建设,三岛町就业人口由过去一、二次产业占主导地位,成功转型为以第三次产业为主(见图1),町内总产值2005年相较1986年增长62.7%(见表1),而同期三岛町的人口则大幅减少,人均产值有较大增长。

经典案例|乡村振兴,日本三岛町是这么做的

图1 三岛町就业人口变动

经典案例|乡村振兴,日本三岛町是这么做的

表1 三岛町町内总产值变动

数据来源:《三岛町町势要览2008》,三岛町町政府总务课


对 三岛町的振兴之路,你有什么见解呢?欢迎留言、关注、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