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無聲黑白中探尋濰縣過往,解密山東最早的電影《濰縣大觀》

一張舊時的濰縣地圖,拉開了一部黑白無聲電影的序幕。緊接著,書有“東萊首邑”的石坊、濰縣縣政府大門、上刻“北海名區”的二門和守衛森嚴的縣大堂依次出現在畫面上,跟隨著畫外旁白,穿越時光隧道,我們來到了83年前年的濰縣城。

這部老電影,便是《濰縣大觀》。《濰縣大觀》是目前發現的山東最早的紀錄片,也是濰坊歷史上的首部影片,它較完整的記錄了當時濰縣的城市面貌、社會風俗、經濟狀況、文化教育,史料價值不容小覷,影片全長1816米,放映時長55分鐘,拍攝於1935年,現存於濰坊檔案館,是當之無愧的“鎮館之寶”。

於無聲黑白中探尋濰縣過往,解密山東最早的電影《濰縣大觀》

作為城市紀錄片,最先出鏡的是城市建設情況。濰縣城區的主要區域除有縣城一座外,還有東關隔白浪河相望,形成兩城格局,另有西關、北關、南關等幾處小區圍繞。對1933年濰縣城的研究中顯示,僅濰縣城及東關便各有70多條大型街道,城市規模可見一斑。《濰縣大觀》拍制過程中自然將濰縣的城市面貌收錄其中。

紀錄片拍攝了許多濰縣傳統的標誌建築,如象徵文教的文昌閣,祀有文昌帝君;濰州園林十笏園,為本地官紳府邸之代表;道教重地玉清宮,為民眾信仰之反映。但是,這種傳統的標誌建築所佔比重並不突出,其一個重要原因是民國時期尤其是國民政府時期,當政者為推行城市建設及新生活運動,對傳統建築進行拆毀。如1929年濰縣縣長張鳳喬發起拆除牌坊運動,擴建道路,兩個月時間將濰縣城區的烈女、節孝、仕宦等三十餘處牌坊集中拆除,數量佔濰縣城區總牌坊數的半數有餘。

拆除的原因雖曰為發展交通,但是這些牌坊是帝國時代的權威、身份及宗法倫理象徵,代表著國家的意志在地方的延伸以及地方大族聲望的樹立,因而,牌坊的拆除無疑是帝國時代國家痕跡的祛除,地方勢力的受挫,是中華民國濰縣縣政府割裂帝國時代的聯繫,破除地方官紳勢力,鞏固統治權威的舉措。經此之後,濰縣城內古建築數量大減,新式建築大量修建。紀錄片中以較大篇幅呈現的是濰縣縣城新生建築,此類建築記錄了這座城市向現代轉型的一個側面。

作為政治表現形態的濰縣縣府被突出呈現。《濰縣大觀》以縣政府為拍攝起點,開場便攝錄下題有“東萊首邑”的石坊、縣政府大門、刻有“北海名區”的二門及縣大堂。作為本地區政治權威的象徵,這些建築與周邊房屋相比顯得威嚴莊重。體現地方政府政績的市政設施建設是記錄片著重攝錄的部分之一,新修道路、橋樑、商業街道的鏡頭在《濰縣大觀》中不時閃現。

交通道路的修繕是地方政府政績的一個亮點,作為蘊含政績宣傳含義的《濰縣大觀》將濰縣縣政府最近幾年在交通道路方面的工作逐一展現。例如,紀錄片中攝錄的重要橋樑、道路多為時任縣長厲文禮主政濰縣時所修繕。片中重點突出的朝陽橋為連接縣城東門與東關西門通道,據較為確信的記載來看,該橋始建於康熙初年,最初為石制橋,後改為木製橋。

隨著濰縣經濟的發展。1933年,縣政府決定拆除木橋,新建鋼筋混凝土大橋。大橋工程由青島德國建築商設計,由濰縣雲亮包工局施工建造,所用材料為比利時、荷蘭進口水泥、鋼材。1934年,朝陽橋建成,大橋全長102米,寬6.6米,高12米,橋身為三孔橋,其規模在當時的山東已屬上乘。該橋至今仍橫跨白浪河,名稱改為亞星橋。《濰縣大觀》中攝錄的橋樑還有通濟橋等。通濟橋原本也是小石橋,1933年改建成鋼筋混凝土橋樑。

自朝陽橋西首南行可至南壩崖街,即今日和平路南段。此街為通往濰縣火車站要道,但年久失修。濰縣縣政府在朝陽橋竣工之後,開始翻修南壩崖街,將原壩崖拆除,向白浪河擴寬六米餘建新壩,新闢土地做房基出售,售款用作擴建街道費用。擴建以後成為一條繁華道路,諸多濰縣老字號紛紛於此開立商鋪,如王萬春堂、華北書社等。此外,街道上休閒娛樂場所比鄰,快活林曲藝場、富貴茶社等曲藝場所,中華戲院等電影院均開設於此,成為濰縣市民消遣之地。在《濰縣大觀》中,對此街道不無稱讚,曰“車水馬龍,往來如織”。

《濰縣大觀》中展示的道路還有中山路等。中山路即今東門大街,上世紀30年代是濰縣一條繁華的道路,街上商店、藥鋪、書店等門鋪鱗次櫛比。官方圖書館性質的民眾教育館坐落其間,內有閱覽室,並辦理圖書借閱事務。惠東大藥房是當時山東首屈一指的醫藥公司,以濰縣為總部,在濟南、青島、鄭州、西安、成都、蘭州等地設立分號,年利潤達20多萬元。

於無聲黑白中探尋濰縣過往,解密山東最早的電影《濰縣大觀》

諸如修建朝陽橋、擴建南壩崖街等公共工程的實施是濰縣縣政府介入公共事務的一個顯例。按《濰縣誌》、《濰縣誌稿》等資料記載,明清時期,濰縣的橋樑、河堤等公共工程的修建有相當比例是由縣城中紳商階層主持。然自民國以來,紳商階層漸漸減少介入此類公共工程的修建,地方政府將公共工程的修建視作彰顯政績,獲取聲望的途徑。朝陽橋竣工之後,濰縣縣政府舉行了隆重的慶祝典禮,由濰縣黨政軍各部及地方紳商組成遊行隊伍,樂隊前導,軍警隨後,大橋兩端有參觀民眾無數,歡呼雀躍,而這一場景則“恰巧”被路過記者拍攝下來,予以報道。在拍攝《濰縣大觀》時,濰縣縣長厲文禮攜一眾黨政軍人士騎自行車經由此橋而過,路人駐足觀望。無論從慶祝典禮還是紀錄片拍攝來看,當時濰縣主政者在主導公共工程建設之後,還是希望借其彰顯政績,贏取民心。

《濰縣大觀》中展現的濰縣城市面貌還包括一些其他的城市建築,例如鐘樓、自來水蓄水池等。1934年修建朝陽橋的時候,拆除了縣城東門的城樓和甕城,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四面鐘樓。鐘樓頂部安置一大型時鐘,時鐘為銅製構件機械鐘,四周各有圓形錶盤。該鐘樓非常壯觀,報時準確,被稱為“標準鍾”。鐘樓修建在舊縣城城樓,採用歐式風格,佇立於周邊舊式民居中,格外顯眼。“標準鍾”的修建使得被稱為“濰縣”十景的“北樓曉鍾”消失了。新式的“標準鍾”使原本無法確知精確時間的市民有了知悉時間的途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時間模式逐漸讓位於精確的時間觀念。

與“標準鍾”一樣惹人注目的還有新建的自來水蓄水池。濰縣城居民用水原本以人工運送白浪河水為主。1934年,縣長厲文禮在朝陽橋西、郭宅街東建自來水罐,抽取白浪河水儲存其中,在周邊馬路安裝若干水龍頭,供市民取水。這是濰縣縣城第一個自來水蓄水池,這種新型的供水模式對當時的濰縣市民來說很是新鮮。在《濰縣大觀》中可以發現,取水的市民多抱有一種新奇態度對待這一新設事物。

紀錄片中突出展示的這些新興建築物顯示出濰縣的城市面貌已然發生變化,以縣衙為中心進行規劃的傳統城市格局已逐步讓渡於政治、經濟、交通等多元綜合規劃體系,一個傳統的封閉城市開始向開放的現代城市轉變。

《濰縣大觀》紀錄片對當時濰縣的經濟狀況也有所反映,尤其是較為詳實的記錄了當時濰縣的工業發展和商貿繁榮情形。紀錄片對當時濰縣工業企業進行了拍攝,出現在紀錄片中的企業有華豐機器廠、同盛鍋爐廠、德信亨織布廠、信豐染印廠、裕魯染料廠、元聚漂染廠、大華染織廠、化德顏料廠、華東製革廠、惠豐火柴廠、上海菸草公司等,基本上涵蓋了當時濰縣主要的工業企業。從拍攝的企業可以看出,當時濰縣的工業主要以機械製造、紡織、印染、菸草等行業為主。紡織、印染為濰縣傳統手工業的延續,菸草業是為利用當地菸草種植業優勢,機械製造業為採用新式技術的結果,其中,輕工業所佔的比重大於重工業。

於無聲黑白中探尋濰縣過往,解密山東最早的電影《濰縣大觀》

濰縣手工業傳統悠久,以紡織、嵌銀揚名,清朝時曾有“二百支紅爐,三千砸銅匠,九千繡花女,十萬張布機”之譽。及至民國,濰縣紡織業仍具有相當規模。《濰縣大觀》拍攝之前,有報道曰:“濰縣民風淳樸,手工藝尤為擅長……最發達者,則為織布業,縣東境有家庭工業織布機十萬架,大架日出布八九丈,最盛時,每日出布錠八十萬丈,遠銷陝甘晉豫各省。大廠有大華、元聚兩漂染工廠,能染各色丹士林布及漂白軋。”文中提及的大華、元聚二廠在《濰縣大觀》中亦有攝錄,可見當時的生產車間及工人勞作場景。濰縣機器製造廠有數十家,其中以華豐機械廠最為出名,該廠能製作織布機、提花機、水車,尤為重要的是,此廠是我國最早生產柴油發動機的企業之一。濰縣的這些機器製造廠大都能夠生產織布機、提花機,這為濰縣織布業的發展提供了便利,而織布業的發展又為機器製造廠的產品提供了市場需求,形成良性互動。因此,濰縣的紡織、機器製造業一直得以持續發展,至今仍是濰坊市的工業支柱。

《濰縣大觀》在拍攝這些工業企業的同時,也介紹了企業負責人以及相關經濟界人士。作為濰縣新式商人的代表,他們大都接受過新式教育,從著裝到思想觀念已與之前的鄉紳階層大為不同。

作為魯中重要的商貿城市,濰縣的集市很是繁榮,“若論五都兼百貨,自然濰縣甲青齊”,早在乾隆年間便享有盛譽。按清光緒朝《濰縣鄉土志》載,二十世紀初,濰縣集市以城內南門集、東關沙灘集為代表,共七十二處,此外,另有山會三十五處,可謂日日有集市,旬旬有山會。這一情形在民國年間仍在持續。濰縣東關沙灘集在農曆每月逢“二、七”的日子開集,集市設在白浪河岸開闊的沙灘上。白浪河南北流向,東關大街東西走向,設集於此,便於趕集者水陸交通。集市內各種貨物琳琅滿目,集市分牲畜市、木貨市、海貨市、皮革市等幾十個區域。本縣居民及周邊縣市百姓為集市的參與者,每次集市都有超過萬人趕場。《濰縣大觀》拍攝了濰縣東關沙灘集的開集盛況。紀錄片分別從朝陽橋自西向東拍攝,將北沙灘集市完整呈現,河兩側沙灘上人流攢動;從東關通濟門上俯拍河西沙灘,攤點密集;從北沙灘大石橋拍攝附近牲畜市,記錄有牲畜交易場景;從通濟門上俯拍通濟橋南集市一角,棚棚相連。

除集市外,《濰縣大觀》還攝錄了濰縣數條商業街道,如南壩崖街、中山路等,街道上商鋪林立,人馬流動。當時濰縣經濟之繁榮通過鄰縣一首歌謠亦可觀之:“五九快過年,韭菜又漲錢,有小車和扁擔,起早上濰縣,走走朝陽橋,逛逛坍崖灘,聽聽大鼓書,瞧瞧影戲院,快快樂樂,成群結隊,一路把家還。”

《濰縣大觀》還記錄濰縣農村狀況,紀錄片中有地主收租、農戶生產等鏡頭,反應了當時濰縣農村生活的一個側面。濰縣地主數目較多,以丁、陳、郭、張四家最為出名,皆有良田無數。與傳統地主不同,他們除坐收地租之外,還投資經商。僅丁家便在濰縣、天津、上海有數家商鋪。此外,這些地主與政界關係密切,魯省主席韓復榘每到濰縣便以丁家花園為行

營,當地駐軍司令部也借用丁家莊園,丁家儼然濰縣政治的中心。濰縣的佃農集中在西鄉和北鄉,以耕種地主土地為生,大部分佃戶有自己的駐防,生產工具歸自己所有,每莊有莊頭一人,替地主收租,有時也參與村莊事務管理。地主收租,以收取實物地租為主,以收取租金為次。除去地租等開支,佃戶剩餘作物所得僅佔四成左右。

在傳統種植業之外,菸草種植的比重逐漸增加。濰縣菸草種植業始自清末,民國時期日臻興盛,其發展與膠濟鐵路的修建關係密切,濰縣的交通條件利於菸草的運輸,故而備受菸草公司青睞,紛紛前來設廠。到1933年,全縣菸草種植面積為八萬五千餘畝,每畝可產菸葉八百斤,烘乾後得二百斤,全縣每年所產幹菸葉不下於十七萬餘擔。縣內有英美菸草公司、日本米星菸草公司、南洋菸草公司、上海菸草公司等企業開設的烤煙廠收購菸草,年產值達六百萬元。

正如紀錄片所展示的,作為傳統手工業城鎮,民國時期濰縣的紡織、嵌銀等行業仍有相當規模,然而,這座緊鄰青、煙的城市不可避免的受到新興經濟模式的影響,菸草種植、機器製造等行業逐漸成為重要經濟支柱,傳統行業也開始採取新的生產、銷售模式,以農業、手工業為主的經濟模式逐漸向工業、手工業經濟模式過渡。

濰縣自古學風興盛,明清兩朝進士數量在山東屬前茅。民國之後,興學之風不減,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濰縣城已有中級學校兩所,小學百餘所,此外另有教會學校、職業學校若干。《濰縣大觀》便攝錄了當時具有代表性的幾處公立學校,如縣立初級中學、文廟小學和一處幼稚園,私立丁氏繼志小學、丁氏益群小學、丁氏群化小學。

濰縣縣立中學始建於1913年,由時任濰縣勸學所主管張樹棻創辦,學制4年,畢業後可直接報考大學預科,1923年學制改為3年,1930年開設師範班。1937年,縣立中學有初中班4個,師範班1個,在校生230餘人。在當時,該校規模在山東省縣立中學中位屬前列,僅次於黃縣、長山等幾處縣立中學。濰縣縣立中學與教會學校廣文中學是民國時期濰縣城內教育水平最高的兩所中學,為當地教育發展貢獻良多,其校址至今仍在使用。濰縣私立學校數較多,幾成超過公立學校之態。自清末廢科舉興學堂以來,濰縣興辦私立學校之風便蔚然盛行,紳商各界投身於此者幾達百餘人。其中,僅丁氏家族便先後成立了繼志高等小學堂、益群小學、群化小學等學校,另有郭氏、劉氏、譚氏、陳氏、武氏等氏族學校,學生數量從幾十人到幾百人不等,與傳統私塾不同,皆為分班授課,教以各學科知識。私立學校的發展一方面與濰縣文風興盛有關,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濰縣的經濟發展情形及地方家族發展狀況。紀錄片對學校課堂授課的場景攝錄不多,但很多年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鏡頭。籃球運動、武術操練、西洋體操等體育活動,內容很是豐富,這或許與國民政府促進學校體育發展有關。出現在鏡頭中的學生不唯男生亦有女生。其中,中學男生穿制服,小學男生多帶鴨舌帽,女生留短髮,穿夾袍,裝束與紀錄片中出現的穿袍褂帶氈帽的普通民眾已有不同。

紀錄片還對濰縣的宗教情況有所展現,出現在片中的玉清宮是濰縣著名的道教場地,相傳為丘處機弟子所建,歷史悠久。玉清宮內中有清末濰縣進士曹鴻勳所寫重修玉清宮碑銘,宮內另有全真道遇仙派創立者馬丹陽“昆嵛山馬真人琴曲歸山操碑”、金代龜蛇碑等碑刻。玉清宮遺蹟反映出濰縣道教曾經有過的輝煌,而樂道院等基督教建築則體現出當時濰縣基督教發展狀況。基督教在濰縣傳播歷史可追溯到19世紀七十年代,1884年,美國長老會傳教士狄樂播在濰縣建立樂道院,集教會、學校、醫院於一體。1905年,基督教會在濰縣成立廣文大學,開山東高等教育之端。1917年,廣文大學搬遷至濟南合併到齊魯大學。1932年,基督教會將所辦的幾所學校合併,建立廣文中學,該校的後身即是今日濰坊廣文學校。可見,基督教在濰縣的傳播對當地教育的發展起到一定促進作用。

於無聲黑白中探尋濰縣過往,解密山東最早的電影《濰縣大觀》

《濰縣大觀》拍攝時已是國民政府時期,此時主政山東者為韓復榘,濰縣直屬山東省府管轄,時任縣長為厲文禮,同時兼民團縣大隊長和聯莊會總會長。民團軍和聯莊會是韓復榘主政山東時期擴充軍力的一項重要措施。民團軍是正規軍的後備隊,經費由地方自籌。山東民團分五路,各路民團在轄區各縣設縣大隊,隊長由縣長兼任,濰縣民團屬第一路魯東民團。聯莊會原是各地地主自發組織的武裝,一切費用自理,後為加強對山東政局的掌控,韓復榘遂將各處聯莊會收入麾下,聯莊會從省到縣再到鄉鎮分級設會,經費由省總會負責。《濰縣大觀》記錄了濰縣聯莊會訓練的場景。訓練場位於玉清宮前的空地,聯莊會隊員由駐濰軍負責日常訓練。對民團與聯莊會的控制意味著當時濰縣縣政府至少已將權利的觸角伸展到鄉鎮一級。

濰縣地處魯中,是連接膠東與鄒魯的咽喉,歷來為屯兵重鎮。《濰縣大觀》拍攝時駐濰縣的軍隊是國民黨軍第八十一師,該師亦是《濰縣大觀》的拍攝對象。紀錄片拍攝了八十一師春季練兵場景:首先是師長展書堂訓話,之後練兵檢閱開始,護旗隊護送青天白日旗率先通過,繼之以步兵隊、炮兵隊、騎兵隊等分隊而過,隨後是士兵武器操練、軍操演練、武術表演等節目。由紀錄片可見,當時八十一師裝備有馬克沁重機槍、金陵兵工廠所產迫擊炮等裝備,可以直觀的瞭解當時國民黨軍隊的裝備、操練等內容。

總之,《濰縣大觀》較為全面的記錄了當時濰縣的社會狀況,將一個傳統城鎮逐漸趨新的片段呈現在世人面前,以一個縮影的形式為近代中國的社會變化腳註。

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