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隋唐宋以後很少見到將領使用重武器了:鞭鐧錘槊類。是後世人體質差了嗎?

尼古拉斯小咖


題主提問的時候沒有翻資料啊,歷史上關羽手中的武器並不是大刀,因為在三國時期武將一般不使用大刀,而多使用矛或者槍之類的武器。

歷史上關於關羽的武器有一種說法,那就是在《三國志·關羽傳》中提到了這句話‘羽望見其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

所以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來,關羽使用的是一種可以“刺”的武器,那麼這就可以證明當時的關於使用的絕對不會是所謂的“青龍偃月刀”了。

而且所謂的大關刀這種武器,在漢朝時期是沒有的,這種武器主要是出現在唐宋時期,製作的目的也並不是為了拿來打戰,而是將士在平時操練的時候用來練習武藝以及鍛鍊力量時使用的。

為什麼戰場上一般不用重武器?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其主要原因就是在戰場上,重武器由於重量的原因,在揮舞的時候速度一般不如輕一點的武器速度快,就這導致拿重武器的武將反應速度要比拿輕武器要慢,這

在戰場上是極為致命的。

因為也許就那麼一瞬的時間裡,你就會因為不能及時抵擋敵人的攻擊而被敵人刺死。所以一般情況下武將在戰場上都比較喜歡堅固而又輕巧的武器。哪怕是錘一類的武器,一般也就一兩斤重。

此外,重武器在揮動的時候消耗的體力也比一般情況下要大,這對於冷兵器時期的戰場是一個要命的缺點。如果將領在戰場上很快就消耗掉了體力,那麼反應速度和戰鬥持久力都會因此快速下降,這也會嚴重降低武將在戰場上的作用。

所以從古至今,真正能夠上戰場的重武器基本沒有,大多數都是比較輕巧的武器,這是實際環境的選擇,

所以也就不存在什麼後世人的體制變差的情況了。


落下m


其實,像小說裡面的亂七八糟的武器都是屬於胡編亂造的花架子武器,中看不中用。什麼李元霸的大錘子800斤,你考慮過馬的感受嗎?

古代武將的標配,一般是長兵器配短兵器。長兵器打仗衝鋒用,短兵器多為劍用於防身以及近戰用。

首先是戈,這個是秦之前最主要的武器了。

多為青銅製品,結構單一,作戰方式也單一。橫擊回勾,割馬腿抹脖子倒是挺管用的。

其次是矛。這個也算是歷史悠久了。秦風無衣裡面說到:豈曰無衣,修我戈矛。所以戈矛是不分家的。一般來說戈橫擊回勾厲害,矛是直刺厲害,所以這兩兵器是互補吧。既是當時士兵主要武器,也是武將主要武器,只不過武將武器製作比臉精良而已。




接下來就是戟了。戟應該是秦以及之後的主流武器了。是矛和戈的合體吧。可直刺可橫勾。



很多武將用的就是戟。楚霸王項羽,很多人說他用的是霸王槍,其實,他用的就是可能是矛或者戟,矛的可能性更大。戟衝鋒時直刺厲害,被包圍也可以割倒一大片。屬於攻防結合的一種武器。不過武將用的戟多數製作精良,戟鋒用精鐵,士兵的戟杆是木頭制,而武將為了突顯威風戟杆會用鐵製,上雕花紋,或者用好木上漆,接頭處多纏紅瓔珞,比較好看。一般而言武將的戟起碼10斤以上。關二爺曾在白馬之圍中萬軍叢中,躍馬直刺,取顏良首級,用的應該就是戟。什麼青龍偃月刀,扯淡的。曹魏第一猛將典韋,曹操稱他為惡來,以使戟出名。

戟多數用於儀仗隊,尤其是方天畫戟。這是一種實戰使用要求非常高的武器,估計沒幾個人用。

小說裡面,三國的呂布跟大唐神將薛仁貴用的就是方天畫戟。至於是不是,不清楚。呂布曾精轅門射戟,但用的又不一定是他的戟,他也有儀仗隊也許從別處拿來的而已。

接下來就是南北朝以及隋唐的重要武將武器,馬槊。


馬槊分槊鋒槊杆兩部分。槊鋒較長,起碼60公分,槊鋒上也會有各種小設計,槊杆最是費時,用上好木頭製成,多用桑木,硬度韌性都好,要浸泡很長時間,木頭外面先纏麻繩,在纏麻布葛布之類,布外上漆。槊柄的握感十分重要,且無法重複使用。因馬槊製作精良,造價不菲,且使用要求較高。馬槊一般15斤起,重30斤也不意外,這就屬於古代的重武器了,富二代才玩得起,或者重騎兵才有資格使用。唐代護甲比較精良,將領還有鎖子甲。沒有馬槊這種武器,很難刺入。

隋唐時期,李世民手下能將輩出,像程咬金,徐世績,秦瓊,史大奈,尉遲恭等,其實多是官N待,可以說李世民是帶著一群官二代打仗,他的手下也多是使用馬槊。最厲害的莫過於尉遲恭了。尉遲恭此人打鐵出身,相信力氣肯定不小,作戰十分勇猛。他有一手絕活,單手奪槊。常在對敵中手奪敵將武器。最有名的例子莫過於跟李元吉單挑了。李元吉此人,古代富二代該有的壞毛病他都有,偏偏又武力非凡。一向不可一世,曾經向尉遲恭挑戰。結果被尉遲恭三下五除二搞定,尉遲恭為了打擊他的氣焰給李世民長臉,曾空手對戰然後幾下就奪了李元吉的馬槊。嚇得李元吉從此看見他就怕。玄武門之變中,李元吉差點勒死李世民,結果看見尉遲恭敢來救駕後嚇得拔馬就跑,後被尉遲恭射殺。唐末第一猛將李存孝,使用的也是馬槊。

武器發展到後來,唐以後盛行的就是長槍了。

長槍,槍桿配槍尖。其實跟矛為啥區別。非要說區別的話,就是槍的柄更長一點,槍桿更柔一點。也有說三國名將用的多是槍,呂布,關羽,趙雲張飛甘寧等。這個不可考,矛與槍本來就沒啥區別。



槍有很多種,比如帶刺的勾鐮槍。配合上盾陣砍馬腿一絕。

槍是宋朝最有名最主要的武器了。像著名的岳家軍,從主將岳飛到手下猛將如張憲,楊再興,牛皋,無一不是使用的長槍。槍一般長都在2米以上,槍頭很硬,槍桿多偏軟,長槍術是最能反映一個人的武藝的。槍耍的好就是萬能,可刺,可挑,可劈可甩。比如出了名的白蠟杆槍,在能人手裡靈活的像一頭蛇。現在武術耍的花槍,主要用的就是這個。

還有一種很重要的長武器就是長刀,如朴刀,唐朝的陌刀等。刀在明,清之時比較常見。刀頭插上長木柄,劈砍給力,對付沒有護甲的士兵,效果十分明顯。 唐朝的陌刀沒有出土文物,所以樣子如何我也不知道。

古代所有好用的冷兵器,到了近現代之後,全部敗給了刀。主要是因為近代的鋼鐵冶煉技術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刀硬度有了保障。打造方便,攜帶方便,上手也方便。砍起來特別帶感,古代的長兵器在短兵相接時無用武之地,所以刀就成為了最趁手的兵器。我去看過清朝的博物館陳列。冷兵器方面最主要的是箭,其次是刀。槍一般是重騎兵才使用,多為上三旗。


清刀刀鋒彎曲使用很順手。將領方面,用長刀的比較多。

當然將領武器還有其它五花八門的。三國劉備號稱使用雌雄雙股劍,反正沒記載,誰知道呢。比如北宋開國猛將呼延贊,號稱鞭王。雙鞭使得出神入化,不過他衝鋒用的是長槍,近戰才用鞭。明朝抗倭名將俞大獻,棍法一絕,他的武器主要有鐵棍長槍。此人曾經去了少林寺踢館,對方車輪戰被他放到幾十個武僧。後來還帶了一群和尚小弟打倭寇。至於其它的武器如錘子的很少見。倒是像霹靂火秦明那樣子長柄的狼牙棒偶有見之。

發展到近現代,古代的那些重武器多消失了。並不是人的體質變差了,而是鍛造技術變好了,那些重武器失去了優勢。打仗講究效率,不是講究花架子。人只會選擇殺傷力最有效的兵器。


小哇是個讀書人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事實確實也是如此。唐宋後將領所用的武器,確實沒有很重的武器。至少在文獻記載中,沒有這樣的武器。不過,很顯然並不是後人的體制變差了,而是另有原因。是什麼原因呢?

第一,金屬冶煉技術的提高,使武器從重往鋒利方向發展。

上古中古時期,冶煉技術不高,無法造出非常鋒利的武器,因此,只能在武器的重量上面下功夫。雖然也有記載,春秋戰國時期有一些很鋒利的寶劍,比如干將莫邪劍之類。而且現在出土的勾踐劍,也鋒利無比。但這些只是特例。之所以被記載下來,就是因為它們是特例(不是特例,而是普遍現象,就沒有記載的價值了)。絕大多數武器是不鋒利的。既然不鋒利,只能在重量上下功夫了。

(傳說中的干將莫邪寶劍)

後期的金屬冶煉技術提高了,可以很容易就製造出鋒利的武器。畢竟重武器雖然威懾力大,但是使用起來並不靈活。而輕便但鋒利的武器,可以更容易地把敵人殺死。因此在武器的選擇上,就從重型武器,轉移到輕型但更鋒利的武器了。

除此外,中古近古武器的選擇上,會更豐富,不只是刀槍劍戟等冷兵器,還在大量使用火器,而火器的威力顯然比冷兵器更大一些。除了火器外,還有機械的發明和大量使用。

第二,整個戰爭的格局,從勇猛朝謀略方面發展,單兵作戰變少。

上古的作戰,主要是排成方陣進行械鬥,人數也不是很多。因此,在械鬥中,誅殺敵人的士兵是第一要務。

我們看一些典籍上描寫的,在古代作戰的時候,總是兩軍在開闊地方,排好陣型,接著雙方擂鼓,大將先出戰,當對方大將被殺死後,己方軍隊就可以發起衝鋒。雖然可能古代並不是這種先大將打,接著再士兵打的方式,但是選擇開闊地方排好陣型再作戰,拼力械鬥,確實是真的。比如宋楚交戰的時候,宋襄公要等到楚國渡完河,然後等楚國排好陣型再打,就是這個道理。

但是後來,戰國開始,出現了孫武、孫臏、武器等一眾軍事家,他們提出戰爭不一定要排好陣型正面械鬥,可以使用謀略。同時又提出,戰爭不一定要以殺人多寡來決定,而是要“攻城為下,攻心為上”。這樣就極大地改革了戰爭的操作方式。而新的戰爭操作方式中,笨重的、不好攜帶的重型武器,顯然不是首選。

(宋襄公的宋楚之戰)

第三,上古中古的武器重,而且有很多裝飾,更多是一種文學作品的表達。

上古武器之所以重,前面我們已經說了。但是上面有很多裝飾,這卻不一定是真實情況。

比如我們看到的史料記載的十八般兵器中的斧、鉞、鞭、鐧、錘、抓、钂、槊、流星錘等等,上面就有很多裝飾,甚至造得奇形怪狀。其實並不是本來就那樣,只是一種文學表達,這樣寫更好看而已。

比如張飛的丈八蛇矛,矛刃是彎彎曲曲的,前面還有分叉,像蛇舌一樣。但是,這樣的武器,在打仗的時候好使嗎?不好使,因為它完全違背力學原理。還有宇文成都使用的鳳翅鎦金钂,搞得花裡胡哨的。除了好看,在戰場上基本沒什麼用。

(張飛的丈八蛇矛)

由此可見,不管是重,還是上面有很多裝飾,都是一種文學表達。因為感覺越重,其打擊力越強,裝飾越多,大將帶在身邊越好看。不過,其真實性是值得懷疑的。

而很多古代的歷史小說,所描寫的都是唐宋之前的事情,比如春秋戰國、三國時期、隋朝末年、五代十國等等。而寫唐宋以後的歷史小說很少。因此,就感覺上古中古都是重型的好看的武器了。


張生全精彩歷史


很多悟空答友答地非常好,本問題的補充部分大多是沒有真實歷史投射的演義評書內容,不足為據,指出演義與正史的差異和區別就說明了問題。

但是本題的主幹部分還是提出了一個有意思的疑問,即重武器在記載和實際使用中的衰落乃至消亡。

題主舉例的鞭鐧錘槊得分開來看:

1、錘因為不能長時間持續使用,軍事價值較低,從未成為主流的建制武器(唐朝官軍使用的啄錘迄今沒有恰當合適的實物或圖像作為印證,姑且擱置不論)

2、鞭鐧類武器起源相對較晚,現有五代後梁名將王彥章(即《射鵰英雄傳》間接提及的“鐵槍王彥章”)使用的鐵鞭傳世,此外,鞭鐧類同樣沒有成為主流的建制武器。

需要特別指出的,王彥章鐵鞭材質為鐵,長漢尺6尺2寸(143.22釐米),重清秤15斤(8.952千克),實際上,名垂青史的一代名將的重武器大約在現在的18斤左右,在戰場上長時間單手使用這一重量已經對體力要求不低,這一點古今體質無論孰高孰低,至少是在同一個量級的。

3、槊(矟)則與上述兩類不同,實際上就是一種強度較高的鐵矛,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一直是一種廣泛配備的建制武器。

東晉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軍隊的主力都是被稱為“甲騎具裝”的人馬皆披鎧甲的重裝騎兵,原有的鐵戟、鐵矛在這樣的敵人面前都無法奏效,於是,馬槊(馬矟)便因為時代的呼喚應運而生。

馬槊(馬矟)作為兵器的技術指標主要不是鋒利而是強度,它能夠在強大動能的作用下穿透防護裝具,對敵人的有生力量造成殺傷。

馬槊的強度除了對材質有一定的要求,也需要在造型和形制上顯得粗壯和厚實。

隋唐時代的鐵矟,從南北朝發展而來,也具有較強的穿甲能力,所以唐朝法律規定如果民間私有,徒一年半,嚴格在法律意義上將其限制在軍隊內部使用。

盛唐以後,在歷史資料和文獻中,“槍”這個詞彙實際上替代了“槊”或“矟”,成為此類武器的概括總稱,因而不能說槊就此退出歷史舞臺。

《宋史》中載岳飛單騎持丈八鐵槍刺殺敵將的內容,這實際上依舊可以理解和認定為槊。

直到《武備志》記載的明代長槍、曲刃槍,仍然追求堅固強度,以實現穿甲透堅的目的。

因此,本題涉及的鞭鐧錘類重武器從來不是主流建制武器,而槊類重武器自東晉十六國以降在實際使用中一直是主流建制武器,在記載中的衰落和消亡只是一個詞彙使用選擇和頻度的問題。


談古論金


這個問題分為兩個部分回答。一是後世人少用重兵器(鞭鐧錘槊之類)嗎?二是後世人體質變差了嗎?

先說第一個問題。對於重兵器,我想史上最著名的重兵器,莫過於關帝爺重82斤的青龍偃月刀了。但是據考證,三國時期,中國冷兵器庫中,大刀還未出現呢。人們津津樂道的關羽白馬斬顏良,《三國志》是這樣說的:“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剌良於萬眾之中”。注意,關帝爺是“刺”顏良於馬下的。呵呵,這個動作好像沒有關帝爺那種大刀一揮、天崩地裂的威勢哦。是的,因為關帝爺手中的兵器壓根就不是大刀,只是一把戟。戟,才是三國時期軍隊最常規的制式列裝武器!這種戟可刺可劈可鉤,但用得最多的動作還是刺。所以,什麼關羽大刀82斤,秦瓊雙鐧各36斤,岳雲雙錘、薛剛反唐四小將四猛八大錘,各個幾十斤上百斤重量,只是演義小說中的事情,當不得真的。

但漢代以後,中國冷兵器開始出現多樣化了。這個變化是隨著時代的變化、戰爭的變化而變化 的。特別是隋唐宋時期,鞭鐧錘等打擊類重兵器頗有點大行其道的趕腳(其實也是限制在極少範圍內,比如將領圈裡)。原因是社會經濟發展了、士兵的裝備也跟著變化了。大家知道隋唐宋時期,是中國封建王朝的一個高峰,經濟異常發達。因此,戰場上對士兵的保護意識也大提高,經濟、技術的發展也讓製作士兵鎧甲相對容易了許多。特別是一些落後的民族,如中原周邊的少數民族(金、遼、蒙古等)也具備大規模裝備鎧甲的條件。如宋時期的金、遼等國,連戰馬都裝備重鎧甲,組成重裝騎兵,戰力驚人。這些重裝鎧甲可以做得越來越重、越來越厚,一般的箭、矛有時竟刺穿不了。為對付敵人的重裝甲,一些重兵器也就出了。重兵器不是一般人能使用自如的,所以,重兵器也就是幾個天生異凜的人能使用,且一般士兵都規定使用制式武器,只是那些有特權的將領或者銳卒(即今天的特種兵)才會使用鞭鐧錘槊等重兵器、異形兵器。如唐朝軍隊中就有一種特殊部隊--陌刀隊。打仗時,他們以密集隊形衝在隊伍的最前面,手握重約50斤的陌刀,組成“鋒矢陣”,密集衝鋒“如牆而進”,威力驚人,和古歐洲的長槍方陣相似。即便如此,這些重兵器也不會動輒幾十斤上百斤的。下圖是清代的金瓜錘,每個就十幾二十斤而已,但即使是經常鍛鍊的成年人都很難玩得轉的。這些重兵器、異形兵器製造困難、成本高,士兵訓練週期長,是很難成為軍隊的常規武器列裝武器的。



說到後世人是否比古人體質變差了,當然是一個錯誤的說法。人類不斷髮展,隨著經濟條件、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類的健康狀況以及對自然界的適應能力是不斷提高的。今天,無論從後勤保障、士兵的膳食提供、營養保證都是過去古人無法想象和比擬的。所以說,現代士兵不會比古代士兵的體質差的。而且,可以說一個國家的士兵體質如何,是和一個國家的經濟以展、軍隊的訓練水平息息相關的。

如果一個國家的士兵體質不行,那就說明這個國家已經處於一種危險的境地了。就象抗日戰爭時候,中國軍人的體質就普遍比日軍差很多,那是因為當時中國相比日本,實在是太窮太落後了。

所以,中國男兒當自強啊!


50後男人


受生產力發展水平影響,主要是金屬冶練科技水平影響,古代兵器製造水平越來越高了。原始人用石質和木質及弓矢作武器,後來出現青銅武器,主要有刀,劍,戈,戟,矛,斧等青銅武器。青銅易折當時刀劍大部分在50Cm以下,只有秦國青銅技術發達秦劍長90Cm上下。鐵製武器到漢朝時才完全取代青銅武器。漢代用環道刀,唐代用陌刀和塑,到了宋代出現了厚刃刀。象關雲長用的大刀只有宋代科技水平才能造出來。古人的體質也是隋著生產力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的。宋代生活水平遠邁漢唐,宋人體質應是最高的。商人婦好墓出土的戰斧9公斤,鐧錘之類重武器是用來對付重騎兵的,唐時出現宋代留行。北宋丞相李綱是一個文官他用過的鐧單重七斤二兩,岳飛有六百斤力氣兩軍陣上用雙鐧,岳雲攻城使用錘槍,所以宋代人的體質比前代高。小說演義中武將出場手拿幾百斤重的武器根本不可能,再說式器太重不靈活不宜長時間使用打仗肯定吃虧。唐宋以後重騎兵出現,刀槍失去功能這個時候錘鐧狼牙棒才能對重騎兵構成傷害。宋以後熱兵器開始逐漸登上歷史舞臺,對付騎兵最好的武器是火炮,明朝時還有三眼銃逐漸取代了錘鐧塑之一類武器。明代人體質也不差,薩爾滸之役戰死的大刀劉挺刀重一百三十多斤,吳三桂大刀三十二斤。現代人體質按理說比古人好得多,壽命延長了主要是缺泛足夠的段練。








關東俠客


首先說一下槊,題目中可能把槊當成一種重鈍兵器了,這要拜單田方大師所賜,評書《明英烈》中無敵大將常茂使用的兵器是禹王娃娃槊,按描述來看,實打實的重鈍兵器。

而在真實的歷史上,槊這種兵器是真實存在的,而且不是重鈍兵器。

《唐六典》載:柄長八尺稱矟(槊),馬上持用,蓋今之漆槍短。

馬槊,又名“馬矟(同槊)”,其實是一種矛,但矛頭比普通矛寬且長,除尖之外兩面開刃,具有很強的破甲殺傷力,唐八尺,約合現在2.5米,馬上舞槊可謂威風八面力殺四方。因此,槊,更多的應該是一種銳利兵器。馬槊的普及更多的還是要拜自南北朝以來重甲騎兵的盛行,普通的矛很難對付厚重的金屬甲冑,於是馬槊應運而生。

唐朝馬槊復原圖

而馬槊的製作極其的繁瑣,費時且昂貴,再加上馬槊的破甲功能對力量和使用技巧也有很高的要求。於是,本著以最簡單便捷且成本低的方式弄死敵人的原則,重殺傷輕破甲的重鈍兵器便被廣泛應用了起來,這裡面的代表便是題目中提到的鞭鐧錘。

宋朝鐵鞭、鐵鐧以及蒜頭錘

鞭跟鐧差不多,形同帶有握把的鐵棒,鞭有節無刃,鐧有刃無節,錘的制式就比較複雜,不過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帶把的金屬疙瘩,各種形狀都算。

重鈍兵器的殺傷原理很簡單,簡單到粗暴,就是一頓砸一頓砸一頓砸,罐頭盒破不破我不管,反正裡面的餡兒一定是澥了的。

再說下重鈍兵器的沿用,其實也並不是宋之後就沒有了的。至少蒙古對重鈍兵器非常喜愛。

在騎射之外,蒙古軍隊其實非常重視重騎兵的使用,在最高峰時期,重甲騎兵佔到過蒙古軍隊總數的四成。既然裝備重甲騎兵就說明有需要用重甲騎兵來對付的敵人,那隻能是重步跟重騎了。在蒙古西征途中,且是碰到過許多裝備重甲的騎兵同行。出於對重甲目標的殺傷,重鈍兵器是最好的選擇。蒙古人好像並不是很樂於使用鞭和鐧兵器,而更喜歡使用斧頭,鐵棒和錘,尤其是短柄斧頭,很是給西方的同行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到明清兩朝時,由於火器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的發展,以抵禦彈丸射擊的布棉甲開始興起,金屬重鎧已逐漸不再佔主流,相應的以打擊重甲為主要目的的重鈍兵器也開始式微。但式微不意味著消亡,畢竟無論有沒有甲,一錘子掄上效果都差不太多。

鞭鐧錘等重鈍武器在明清兩朝都有使用,明朝的銅首鐵柄,號稱“銅瓜”;清朝在入關前還專設過鐵錘軍,入關後《大清會典圖》記載在清綠營中還有雙鐧作為制式武器裝備;鞭在明清兩代基本就不見於制式裝備了,有個別將領使用,大概覺得酷吧。

明代流星錘

鞭鐧錘這樣的重鈍武器有一個共同點,即大多是短柄,因為其重心靠前,使用時需要很強的力量與高超的技巧。由於是短柄也決定了其在實戰中往往被當作副武器使用(區別於主武器,一般為槍矛槊戟之類)。

最後總結一點,任何武器的出現與使用都是為適應當時的戰鬥需求,並依賴於當時的技術水平的。至於因後世重鈍武器的使用偏少便認為是後世身體不如前世,這確實是無稽之談。


海子蔚藍


誰說的?元末明初的時候,方國瑞用八十斤大鐵錘,呂具用一百五十斤鳳翅鎦金钂。(《大明英烈傳》)從這來看,後世人身體並沒有變差。

————正經答題的分界線————

一句話,題目中舉的這些例子,都是小說虛構出來的。因此問題不成立。在正史中,一般兵器也就幾斤重。

不過有個事倒可以提一句,錘子這類的重武器,其實是後發展起來的。

不算弓箭這種遠射兵器,只說近戰兵器,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以戈戟類和劍類為主,到了漢朝以後,就逐漸穩定成實用性更強的槍和刀,並且在往後兩千年一直沿用下來。

刀槍這種東西,比起錘子,至少有如下優點:1.製作簡單,成本低;2.對使用者要求低。重兵器基本都是鈍兵器,不開刃,靠動能砸人,因此使用者必須很強壯。

但人類的科技樹是不斷攀升的。後來在防護技術逐漸上升,刀槍對重甲的破防效果有限,但重兵器卻很有效果。因為堅固的鎧甲可以擋住穿刺和切割,卻擋不住動能傳遞。

刀槍穿不透鎧甲,錘子也不能。但錘子可以透過重甲,直接把鎧甲裡面的人砸成內傷。

所以說,錘子被軍隊大規模採用,是在人類點出【重甲】這項科技之後,在時間上是相對晚的。

再扯兩句題外話。

其一,雖然基於同樣物理規則,但中西方戰場態勢不同,武器發展的路數也不完全一致。像西方那樣裹成罐頭的重騎兵,在中國相對少見(不是沒有),所以用來破甲的錘類武器也相對少見。(另外一個原因可能是中國把對付重甲騎兵的科技樹點到強弩上去了。)

其二、鞭鐧類從來都不是軍隊制式武器,只是個別將領的個人偏好罷了。

而槊……槊這玩意可以理解為加長的矛,一直都有應用。雖然說鞭鐧錘槊,但槊跟那幾個東西並不是一回事。把槊理解為重武器,那是被說書的誤導了……


北門猿


題主這個問題比較複雜,梳理一下,分3條來回答。

第一,隋唐等古人其實也不怎麼用重武器,重武器一直就不是主流。我們來看看正史上是怎麼記載的

《舊唐書·秦叔寶傳》記載得很明白:“叔寶每從太宗征伐,敵中有驍將銳卒,炫燿人馬,出入來去者,太宗頗怒之,輒命叔寶往取。叔寶應命,躍馬負槍而進,必刺之萬眾之中。”

寫的很白,不懂文言文的也能看懂,秦瓊善用的是槍。同樣,尉遲敬德日常武器是槊,也就是一種杆比較長的長矛,根本不是用的鐧。

古代戰爭都是冷兵器格鬥,貼身肉搏戰,武器的長度和靈活性遠比重量和力度重要,所以類似錘,鐧,板斧這種又短又笨的兵器受眾極少。但是我們可以發現,民間傳說的名將往往都不走尋常路,喜歡用一些很個性,很有辨識度的武器,比如呂布的方天畫戟,關二爺的青龍偃月刀,秦叔寶的鐧,程咬金的斧,李元霸的錘,等等。為什麼呢?其實主要是來自於小說家和說書先生的杜撰。

我們都知道,古時候識字率很低,紙質小說市場很有限,說書先生是大多數老百姓瞭解歷史,認識英雄的主演途徑。劉關張是誰,尉遲敬德是誰,對不識字不讀書老百姓來說,太難了,誰記得住這麼多稀奇古怪的名字。這時候如果再沒有點標誌性的東西,誰知道你說的誰是誰。如果都按歷史原文講,三英戰呂布,呂布一口劍,劉備一口劍,關羽一口劍,張飛一口劍,我擦,泥煤的誰跟誰呀,不聽了,沒勁。你如果改成呂布拿一杆方天畫戟拍馬前來,關二爺挺起青龍偃月刀上去招架,黑臉張飛大喝一聲,抖起丈八蛇矛插入戰團,大家一下子就記住了,聽的津津有味。說書先生日子好過了,這些英雄以及他的武器,也就留在了老百姓的心裡。

所以說,其實古人也不用所謂重武器,都是小說杜撰的。但是由於這些小說太好看了,流傳太廣,而老百姓們又欠缺歷史常識,所以分不清到底哪個是歷史事實,哪個是小說附會。就比如我剛才說的劉關張,三國時期由於馬蹬還沒有發明,騎兵都必須用單手短兵器作戰(因為另一隻手要拽韁繩),所以方天畫戟,青龍偃月刀,丈八蛇矛都是後世文人杜撰的,三國志記載,關二爺用劍。是不是很難接受。

第二,所謂重武器,其實並不重。從出土文物看,所謂重兵之首的戰錘有多大?看圖
可愛不可愛。不過別看它小,威力可是一點都不弱。再看看鐧,一般制式65~80cm,因人而異。至於槍,槊,戟,木杆鐵頭,沒有多重,並且歷史上也是劃分在長兵器類,不屬於重兵器。至於傳說中的純鑌鐵打造,其長丈八,碗口粗細,我只能說,你要適應中國文人,他們喜歡用誇張的修辭手法。就算古人再神勇無敵,這麼一根鐵棒也得有六七百斤,能抱起來就算是超級力士了,拿他騎馬打仗,人受得了馬也受不了你說是不是。

再一個,古今重量單位一直在變化。例如三國時,一斤16兩,一兩16克,也就是一斤約256克,約等於現在半斤。青龍偃月刀重82斤(就假設它真存在),換算成今天約41斤,雙手揮動它其實並不算多困難。而唐朝的一斤大約是680克,秦瓊一對鐧80斤,換算成今天是108.8斤,每隻手揮起50斤,要玩這個就有難度了。

第三,古人身體素質好。對這個問題,我個人持否定觀點。咱們看統計數據,1996年出生的中國男子平均身高171.8cm,而120年前通過考古數據,大約在161cm左右;現在中國人平均壽命76歲,而1950年為41歲。有人說那是戰亂影響,但是咱們看看隋唐,三國,那個英雄輩出的年代不是亂世,所以還是很有對比度的。身高和壽命的雙增長,說明什麼問題?醫療水平和飲食保障的大幅提高。

古代生產力水平底下,糧食畝產有限,租稅又高,不像現在不收農業稅。就算是豐收年景也只能吃個半飢半飽,稍一有天災就餓殍遍野。糧食都不夠吃,肉食更是極度匱乏,就算勞動多,鍛鍊勤,營養跟不上,你覺得他們的身體素質能有多好?

有人說當兵的又不用勞動,錯了。要知道古代生產力極端底下,糧食產能非常有限,根本供不起大量脫產的職業軍隊,大多數軍隊都是耕戰一體,平時務農,戰時為兵,最典型的就是曹操的屯田兵。隨著明代大量引入外來作物,尤其是高產又耐貧瘠的土豆,玉米,紅薯大量種植後,職業軍隊才開始擴大規模。鴉片戰爭前,清軍職業軍隊也只有30萬,那時的全國人口約4億;再看北宋初年,人口只有650萬左右,國家能養的起多少正規的職業軍隊?幾乎沒有。這些古代軍人其實就是農民,飢餓的,骨瘦如柴的農民。雖然現代人可能運動少,體質下降厲害,但是比起飢寒交迫的古人來說,也是強多了。

某些將領可能從小錦衣玉食,不愁吃穿,但是這樣的將領才有幾個?劉備,織蓆販履之徒;關羽,殺人犯,流亡四海,居無定所,還不如農民;張飛,殺豬買肉,可能好一些。隋唐英雄因為多是隋朝舊部,出身條件好很多,肯定比普通農民強一些,但是基於整體大環境,強也有限。

個人見解,如有不同意見,歡迎交流。


LuckyWolf213594903


軍事理論和裝備變了,武器肯定不會一成不變的。隋唐時代,中原漢族為主體的朝廷軍隊在戰爭中基本都擁有重甲或者比較好的甲具,同時也擁有足夠數量的合格戰馬以及騎兵~~騎兵最大的敵人就是騎兵~~對付同樣有精良甲具的騎兵,槍矛刺殺需要很高的技巧,橫刀或許可以砍斷敵人的四肢,但是對付對方有甲具的軀幹卻力不從心,所以,以打擊為主的鈍器出現:鞭鐧錘棒等掄起來啪一下打中敵人身體,不是骨折就是內傷!而到了宋,漢人已經失去了可以養戰馬的疆域,宋人於是把步兵作為主力,甚至發展出了所謂“步人甲”這樣的裝備,大量的使用器械:各種各樣的弓弩,同時,火器的研究也進入了發展期。在兩宋時期,基本上,重型打擊武器都是北方的契丹人,金人在使用~~金庸先生小說《射鵰》裡前面幾章有寫宋人的玩笑話:女真人有狼牙棒,我宋人有天靈蓋!鐵木真在草原崛起,他的輕騎兵戰術,使得蒙古人可以把自己在苦寒的草原生存下來的野蠻力量使用到極致,而不需要藉助更多的物資~~至少在蒙古人崛起的前期是如此~~金國人的甲具騎兵被滅,宋人依靠地利苟延殘喘之後也被滅,蒙古人像是“黃禍”一路蔓延,把羅斯了,歐洲大陸上的鐵罐頭重騎兵都給滅了一遍,從此宣佈,重騎兵已經可以退出歷史舞臺了,而那些重型打擊鈍器,除了少數個人勇力的猛將兄在揮舞,剩下的就是輕騎兵的漫卷西風以及漢人的最後一個王朝大明朝的火器揚威了~~戰爭進入了熱兵器和冷兵器互相掩護,熱兵器逐漸取代冷兵器的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