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退伍老兵夏政华:永葆军人本色 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玉屏退伍老兵夏政华:永葆军人本色 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挺拔的身躯,黝黑的皮肤,剑眉下是炯炯有神的双眼,铿锵有力的谈吐,已经退伍11年的夏政华,军人特有的气息依旧很浓。

今年34岁的夏政华,是玉屏玉锋香猪养殖农民合作社的负责人,也是皂角坪街道瓮阳村会计。“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是夏政华在部队时的口号,短短几句话却包含着沉甸甸的责任。退伍回来后,他依然用这口号来约束自己,将责任扛在肩上。

玉屏退伍老兵夏政华:永葆军人本色 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在部队时的夏政华

2007年从云南部队退伍后,夏政华回到了家乡玉屏,做过高速协警也做过公司职工。2015年,正是玉屏脱贫攻坚的攻坚时期,夏政华便与朋友商量着开一家合作社,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可以号召贫困群众加入进来,一起奔小康。“作为复退军人,也是想尽一份力。”夏政华说。

玉屏退伍老兵夏政华:永葆军人本色 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夏政华在喂养香猪

万事开头难。夏政华与朋友成立了合作社后从从江县引进了香猪,因养殖技术掌握不足,香猪也接二连三地出现死亡。

“从未想过放弃。”或许是军人的韧劲,夏政华遇到困难总是主动选择面对。技术不成熟,就自己不断钻研摸索;销售走不好,就主动四处联系客户;资金周转不开,便跑银行贷款。如今,合作社的香猪销往长沙、铜仁、怀化、黔东南等地。

玉屏退伍老兵夏政华:永葆军人本色 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仔猪正在吃奶

在合作社步入正轨后,夏政华的扶贫蓝图也逐渐描绘。先是主动到贫困群众家里走访,表达合作意向,再采用“农户代养”的扶贫模式。“群众从我们合作社免费领取猪苗去,养大后我们统一回收。”夏政华说,按每斤16元的价格,一户可养10—20头,每年可以增加7千至1万元的收入。

甘龙村村民杨老五便是夏政华的香猪代养户,他表示今年还想再继续代养:“平时我就是打点小零工,儿子在读贵大也需要钱,家里经济负担很大。后来夏老板主动找我帮他喂猪,说损失也是算他的,去年我赚了1万多,减轻了许多负担。”

玉屏退伍老兵夏政华:永葆军人本色 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2017年玉锋香猪养殖农民合作社获评铜仁市第二届军民融合致富追梦暨复退军人助力脱贫攻坚先进单位

目前,合作社有社员30多户,全年饲养香猪11000多头,香猪存栏达量5000多头,年出栏香猪6000余头,年产值实现300余万元。短短两年内,夏政华带领了朱家场镇甘龙村全村120多人脱贫致富。

“当晓得我有养猪意向的时候,夏老板就主动给我送猪苗来了,还经常来指导我怎么养。”朱家场镇兴隆村村民万照明说。记者随夏政华来到万照明的猪舍,活蹦乱跳的小香猪在圈里乱窜,因没有关好圈舍门,有两只小猪跑了出来,记者随夏政华一行四处找,也只找回一只。正在众人一筹莫展的时候,夏政华爽快地说:“放心,找不回来,我再给你送一只来。”话音如定心丸,大家也都平静了下来。

玉屏退伍老兵夏政华:永葆军人本色 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生活中的夏政华是一个热情、随和、乐于助人的人,但工作中的他,有着军人特有的行事作风,认真不死板、包容又严格。养殖场内的员工几乎都是夏政华手把手带出来的。“夏老板对我们要求严格,事情要搞好,不能马马虎虎地做事,我们也会努力把事情做好。”王锡坤是在合作社上班的员工,夏政华了解到他家的生活不好,便专门跑上门去请他到合作社上班,让他可以就近就业,也能减轻家里负担。

2016年,夏政华竞选上了皂角坪街道瓮阳村的会计,至此他又多了个村干部的身份。脱贫攻坚任务繁重,村干部的工作可以说千头万绪,而身兼两职的夏政华却乐此不疲地努力着。“当初就是想为村子做点贡献。”夏政华说。

“夏政华是退伍军人,他做事各方面以军人的气质来做,在村里面也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在我们村脱贫攻坚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提起夏政华,皂角坪街道瓮阳村村支书姚沅昌也是赞不绝口。

玉屏退伍老兵夏政华:永葆军人本色 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在部队,为人民服务,退伍了,带领群众一起致富。脱掉的是军装,不褪色的是军魂。“能够帮助到他们我就觉得是件开心的事情。”夏政华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