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退伍老兵夏政華:永葆軍人本色 帶領羣衆脫貧致富

玉屏退伍老兵夏政华:永葆军人本色 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挺拔的身軀,黝黑的皮膚,劍眉下是炯炯有神的雙眼,鏗鏘有力的談吐,已經退伍11年的夏政華,軍人特有的氣息依舊很濃。

今年34歲的夏政華,是玉屏玉鋒香豬養殖農民合作社的負責人,也是皂角坪街道甕陽村會計。“政治合格、軍事過硬、作風優良、紀律嚴明、保障有力”是夏政華在部隊時的口號,短短几句話卻包含著沉甸甸的責任。退伍回來後,他依然用這口號來約束自己,將責任扛在肩上。

玉屏退伍老兵夏政华:永葆军人本色 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在部隊時的夏政華

2007年從雲南部隊退伍後,夏政華回到了家鄉玉屏,做過高速協警也做過公司職工。2015年,正是玉屏脫貧攻堅的攻堅時期,夏政華便與朋友商量著開一家合作社,在自身發展的同時,也可以號召貧困群眾加入進來,一起奔小康。“作為復退軍人,也是想盡一份力。”夏政華說。

玉屏退伍老兵夏政华:永葆军人本色 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夏政華在餵養香豬

萬事開頭難。夏政華與朋友成立了合作社後從從江縣引進了香豬,因養殖技術掌握不足,香豬也接二連三地出現死亡。

“從未想過放棄。”或許是軍人的韌勁,夏政華遇到困難總是主動選擇面對。技術不成熟,就自己不斷鑽研摸索;銷售走不好,就主動四處聯繫客戶;資金週轉不開,便跑銀行貸款。如今,合作社的香豬銷往長沙、銅仁、懷化、黔東南等地。

玉屏退伍老兵夏政华:永葆军人本色 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仔豬正在吃奶

在合作社步入正軌後,夏政華的扶貧藍圖也逐漸描繪。先是主動到貧困群眾家裡走訪,表達合作意向,再採用“農戶代養”的扶貧模式。“群眾從我們合作社免費領取豬苗去,養大後我們統一回收。”夏政華說,按每斤16元的價格,一戶可養10—20頭,每年可以增加7千至1萬元的收入。

甘龍村村民楊老五便是夏政華的香豬代養戶,他表示今年還想再繼續代養:“平時我就是打點小零工,兒子在讀貴大也需要錢,家裡經濟負擔很大。後來夏老闆主動找我幫他餵豬,說損失也是算他的,去年我賺了1萬多,減輕了許多負擔。”

玉屏退伍老兵夏政华:永葆军人本色 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2017年玉鋒香豬養殖農民合作社獲評銅仁市第二屆軍民融合致富追夢暨復退軍人助力脫貧攻堅先進單位

目前,合作社有社員30多戶,全年飼養香豬11000多頭,香豬存欄達量5000多頭,年出欄香豬6000餘頭,年產值實現300餘萬元。短短兩年內,夏政華帶領了朱家場鎮甘龍村全村120多人脫貧致富。

“當曉得我有養豬意向的時候,夏老闆就主動給我送豬苗來了,還經常來指導我怎麼養。”朱家場鎮興隆村村民萬照明說。記者隨夏政華來到萬照明的豬舍,活蹦亂跳的小香豬在圈裡亂竄,因沒有關好圈舍門,有兩隻小豬跑了出來,記者隨夏政華一行四處找,也只找回一隻。正在眾人一籌莫展的時候,夏政華爽快地說:“放心,找不回來,我再給你送一隻來。”話音如定心丸,大家也都平靜了下來。

玉屏退伍老兵夏政华:永葆军人本色 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生活中的夏政華是一個熱情、隨和、樂於助人的人,但工作中的他,有著軍人特有的行事作風,認真不死板、包容又嚴格。養殖場內的員工幾乎都是夏政華手把手帶出來的。“夏老闆對我們要求嚴格,事情要搞好,不能馬馬虎虎地做事,我們也會努力把事情做好。”王錫坤是在合作社上班的員工,夏政華瞭解到他家的生活不好,便專門跑上門去請他到合作社上班,讓他可以就近就業,也能減輕家裡負擔。

2016年,夏政華競選上了皂角坪街道甕陽村的會計,至此他又多了個村幹部的身份。脫貧攻堅任務繁重,村幹部的工作可以說千頭萬緒,而身兼兩職的夏政華卻樂此不疲地努力著。“當初就是想為村子做點貢獻。”夏政華說。

“夏政華是退伍軍人,他做事各方面以軍人的氣質來做,在村裡面也尊老愛幼、樂於助人,在我們村脫貧攻堅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提起夏政華,皂角坪街道甕陽村村支書姚沅昌也是讚不絕口。

玉屏退伍老兵夏政华:永葆军人本色 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在部隊,為人民服務,退伍了,帶領群眾一起致富。脫掉的是軍裝,不褪色的是軍魂。“能夠幫助到他們我就覺得是件開心的事情。”夏政華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