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保研的学长学姐告诉你:保研要怎么准备

现在大一,看到学校成绩好的人有保送到名校的,很佩服他们,同时自己也想保研,不知道可以从哪些地方做起?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下一些保研的经验~ 给一些忠告也是可以的~

By sue

首先想说一下我保研之路的背景,答主其实是被顺延到的保研名额,在九月中旬还没有出最终保研名单之前从来没有想过保研这条路。

一直致力于实习找工作,直到有人放弃保研资格被学委通知说有了保研资格。说白了纯粹是运气比较好。

拿到了顺延的保研资格+外保学校扩招,所以碰巧保到了一个还比较不错的学校,去了一个知名度较高的985院校。

我的经历比较特殊,与其他同学的保研经历有所不同。

首先我想说一下我的保研之路几个重要的时间点

2017年9月12日 学院公布大学三年综合成绩+排名(百分制+五分制)

2017年9月13日 确定自己有保研资格,签接受资格承诺书(因为身在北京所以签好拍照顺丰寄出)。

2017年9月13日起 进入目标学校的研究生院网站找到相关的推免招生简章、专业录取名额等等的一系列文件、通知。

这项工作我进行的非常晚了,如果说想要走保研这条路一定要从大三下学期就开始关注。

我记得我同学基本都是在大三下暑假前开始找老师写推荐信、报名参加夏令营,而我在知道自己有保研资格之后再去查看相关的推免招生报名,很多学校的预报名已经结束了。

所以,如果想要保研不管是否确定自己有推免资格也一定要提前进入目标学校的推免预报名系统中进行报名。

2017年9月22日前后 有预报名的学校基本会在这个时间段公布初审名单。

2017年9月22日-28日 一般来说学校会组织在这个时间段进行笔试面试(包括报到,有一些还有政审和体检,28日之前出通知。

2017年9月28日 推免系统开放,开始填报志愿(其实这个时候大家都已经知道哪些学校会要自己了)。

2017年9月28日后 学校发出复试通知,确认复试,学校再次发出预录取通知,确认预录取通知,推免也就结束了。除了比较特殊的学校,一般会在30日之前结束推免工作(因为10.01要放假…)

几点说不上经验的经验吧,也或者说是教训

1、学习成绩+发展分尽自己所能争取更高

这两者一定要重视,前面讲了答主是从来没想过保研的,之前想要gap一两年工作然后再申请香港研究生,所以比较重视百分制成绩和实习经历。

进入大二大三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最想走哪一条路,如果考虑保研,一定要重视绩点,尤其是五分制成绩。

综合排名和学习成绩排名占比非常高,我所投递的几所学校没有过初审,我觉得原因主要就是学习成绩一般般和英语不好。

2、英语非常非常非常重要

英语成绩相当重要,六级是条线,一般来说牛逼的学校都会卡六级480的分数线,如果只是过了六级却没有过480也有可能会被卡掉。

而且在面试的时候基本会有英文面试题目,我当时真的傻掉了,去上外面试的时候英语讲完之后老师和我都尴尬地笑了…

总之,英语真的太重要了,不管是考研保研就业,英语真的真的到用时方恨少,愣在那里怀疑人生。

3、提前做准备

如果是想要走保研这条路,一定要从大三下开始准备,各种推荐信啊,和老师搞好关系给个高分这种事儿,你懂的。

如果你对某个学校某个老师某个专业领域格外钟情,可以提前去套套磁,如果是理科(比如我的原专业生科)可以提前联系导师,去实验室帮帮忙让他考察考察,真的非常管用!

我生科的同学们都是去北大清华复旦上交中科院病毒所啊遗传所的这种,真的要仰望了。

不要像我一样,知道自己有保研资格的时候还是一脸懵逼什么都不懂,去看很多学校的预报名都已经结束了也是有点崩(虽然报了也过不了)。

4、发表论文很重要

一直以来我都在找实习准备工作,保研之后发现自己之前的准备工作真的很虚,我没有任何论文发表,也基本没有学术性的比赛。

所以很学术的学校连初审都没有通过- - 论文其实还是蛮重要的,考研保研都很重要。

舍友的姐姐说,研究生面试老师更喜欢做学术的人,而不是重实操的人,所以我其实面试的时候觉得自己说的头头是道,老师一听就知道是没有文化的人哈哈哈哈。这个B装坏了。

基本是这样,如果有想到的答主再来补充,顺祝题主保研成功~

By 怦然。

看到这个帖子,之前其实在保研结束后有在自己的个人公众号上写过,那就把部分粘过来叭~

9月29号,在国家推免系统点了确认待录取通知的一刻,我知道,历时半年多的保研沉浮,要落定了。

搁浅三年,终于可以到高中时梦寐以求的燕园求学。一路走来颇为惊险刺激,最终落定到北京大学攻读金融硕士。

要讲的很多很长,有干货也有感想,感谢阅读。

先说下我的个人情况:

普通工科211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大数据时代,本科专业让我的跨专业之路比较顺利,反而本专业因学艺不精处处碰壁)

奖项方面,有国奖及校奖之类的,比赛科研方面有数学建模大赛获奖经历,论文水刊(无用,现在看来千万别浪费文章去投普刊),大创北京市级两项,英语四六级非常普通。

基本情况如上,然后说下我入的营及九推。

当时也是想着多感受不同学校,而且对本校背景及自己不太信任。

于是采取了小海投战略,最终入营的有:北大光华统计硕博,北大统计科学中心统计直博,北大工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中科院数学与系统所,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厦大wise统计,上财应用统计,人大信息学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八个营

(我投的基本都是TOP级别的,因为当时心气儿比较高,现在看来也并不可取,夏令营时可以投几个稳的,先保住,像央财,外经贸,以数学背景去申,在没有太大短板的情况下,还是比较容易过的)

时间关系参加了六个营(北大统计那两个是在五月份)

九推只申了两个:北大汇丰商学院金融硕士,北大软件与微电子学校金融信息服务,都拿到了拟录取offer。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没报清华,说一下,北大清华都是TOP级的学校,不分伯仲,但本人一直有北大情结。

所以在投递的时候都投了北大,清华无论是夏令营还有九推都没有报,其实不建议这样做,多投清华也可以增大去top2的概率哒。

具体经历不说了,就是笔试要专业知识过硬,面试落落大方,将自己几年积累尽可能表现出来就好。

既然你现在大一,那么我就给些建议

其实在保研过程中来看,学校背景+专业排名+专业知识+科研竞赛+奖项,大概是这样一个情况的汇总。

那么就要有意识去完善自己各个方面,保研来说还是看综合素质,最好在各个方面都没有太大短板。

建议大一先打基础,将专业课储备完善,然后大二大三做科研项目,如果想走专硕的路子,要去多找实习等等。然后大三下就要准备保研文书及各种东西啦。

By DIMIO

我主要分两个部分来回答吧,一是获得保研资格的一些经验,二是想要外保的一些经验:

1.获得保研资格:学习成绩+发展分

学习成绩

如果题主学校是百分制,那只能努力拿高分

如果题主学校是五分制,在选课的时候尽量选一些选课人数多的课,跟老师混熟一点,因为五分制的算法是看排名。

比如前5%才是A+,那30人的班只有第一名才能是A+,所以课容量大能够获得A+的人数就多;其次跟老师熟一点呢,老师在给分的时候,按照排名来也会比较靠前的考虑你~~

发展分

发展分在我们学校主要分为四类:学术与创新(论文专利、科技学术竞赛、科研学术立项);实践与服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先进)。

社会工作(优干、优秀团员、优秀学生);文体特长(文艺赛事、体育赛事、文化知识竞赛)

首先是多发论文,搞清楚你们学院关于论文加分的限制,如果发展分实在很少,可以考虑发个专利。

其次,社会实践争取能够评优,最好可以报上校级立项团队的大腿

再者,关于优干,这个分数真的很多。如果题主是班委的话,就好好干,拿个优干真是爽的飞起

最后,要搞清楚你们学院算发展分承认哪些比赛和奖项,学院在算分的时候主要是看证书的奖状上的章。

比如省教育厅这种,弄清楚这些,再有针对性的去参加一些活动比赛,最好是全国性的比赛,其次是省级比赛。

2.外保忠告

在申请其他大学的时候,基本上是卡硬性条件的,硬性条件就是你的排名要靠前,其次要过六级,六级分越高越好。

其他的附加条件就是上述发展分中提到的,论文啊奖项啊比赛证书啊,都是能够给你加分的!

当然,如果题主有心仪的学校和心仪的老师,在大三学期可以尝试着和老师进行沟通,建立一个良好的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