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沉銀考古現場:抽乾大江挖掘,一件黃金價值3億元

導讀:在明末清初,有一個政權名“大西”,其領導人便是“張獻忠”。清朝的史書記載此人非常的好殺,入川后幾乎將川人屠殺殆盡,因而有了“湖廣填四川”一大遷徙。不僅如此,民間傳說張獻忠在兵敗後將15噸黃金白銀錢幣沉入大江,以圖東山再起。幾百年過去了,在機緣巧合下考古家真發現了張獻忠的沉銀遺址。

張獻忠沉銀考古現場:抽乾大江挖掘,一件黃金價值3億元

為啥說這是在機緣巧合下發現的呢?因為這在之前一直是民間傳說,直到民間以及盜墓者發現並挖掘非常多金銀後考古家才意識到張獻忠寶藏之謎的真存在。並於2017年1月5日開起了考古挖掘。因為寶藏是在江底,考古家便直接隔絕大江,抽乾江水進行挖掘;如上圖所示。

張獻忠沉銀考古現場:抽乾大江挖掘,一件黃金價值3億元

考古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精細之活,因為這江底每一處都可能埋有文物;考古家不得不對這一帶的每一寸土地進行挖掘,因為考古之地的重要性,這次考古家並沒有聘請村民前來挑土,而是親自上陣。考古家拿的桶,不一會就被裝滿了金銀財寶錢幣等珍貴文物。

張獻忠沉銀考古現場:抽乾大江挖掘,一件黃金價值3億元

圖中的這個金獸不是考古家挖掘出土的,而是被一盜墓賊盜掘販賣後被追回的,當時盜墓賊在這水域發現了這件文物並賣出了3億元的天價。除了這塊黃金之外,考古家還發現了一大批黃金文物,“黃金萬萬五”的傳說成真,考古家推測就算全部考古挖掘也出土不了“15噸”黃金,畢竟那是傳說。

張獻忠沉銀考古現場:抽乾大江挖掘,一件黃金價值3億元

在考古現場,除了挖掘一些比較大型的文物以及金銀之外,考古家還必須一絲不苟的將淤泥中的古錢幣一一撈出,不得遺漏一枚。如圖便是考古家從沉銀遺址中挖掘出土的古錢幣,可以清楚的看到上面四個大字“西王功賞”;這些錢幣的價值雖沒有黃金高,但也決不可以忽略。

張獻忠沉銀考古現場:抽乾大江挖掘,一件黃金價值3億元

負責沉銀遺址的考古挖掘的考古隊主要是四川考古隊,圖中可以看到有大型現代機器以及考古現場保護的車輛。機器的目的就是挖土攔江防止江水湧進,考古車輛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考古中發現的突發情況,比如出土極為珍貴的文物,但不能裸露的空氣中,必須極快的運往博物館座保護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