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城縣后庄村:11貧困戶有望門前就業脫貧

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袁正昌、張建軍)“我每年通過貼息貸款入股可分得紅利1萬元,再到葉軍的養牛場打工,年可獲利12000元,加上家裡養豬和種莊稼的獲利,一年基本能收入3萬元。減去我、老伴和孫女的一年開支,年剩餘15000元,走出貧困線不是問題。”

8月7日早上8時許,在谷城縣茨河鎮後莊村葉軍養牛場,4名分工有序的貧困戶,兩人在田間割草,一人在牛圈除糞,一人在打掃庭院……正忙著除糞的貧困農戶沈昌群向我們算了他的脫貧賬。他說,他家裡6口人,兒子、兒媳帶著孫子長年在外打工,家裡有他、老伴和孫女三人,老伴因身體原因長年在家養豬,伺候正在上學的孫女,自己在葉軍的養牛場打工兼幹家裡的農活,有駐村工作隊、村支兩委的幫扶,今年走出貧困線沒有問題。

據場長葉軍介紹,這4人都是本村的貧困戶。去年秋,為了協助村支兩委打好脫貧攻堅戰,讓貧困戶儘早走出貧困線,他就近取材,將附近的4名貧困戶都招收進來,併為他們安排了合適的職業。

葉軍說,他是當地土生土長的農民,對附近農民致貧的原因知道的很清,主要原因有兩種:一種是有能力,但因家庭原因出不了門,在家又無事可做,自己創業資金、技術、精力和管理經驗都缺,只能坐家乾等。這種人,如果給他們提供了就業機遇,就會很快脫貧。另一種是知識欠缺,智力開發不夠造成的。這種人,幹活實在,任勞任怨,但出門在外很難保全,如果就近打工且有人幫襯,也會很快致富。他還說,將貧困戶納入自己的場子做工不是累贅,自己也不貼錢。對他們知根知底,做事放心,能為他們做點事自己心裡平和,看到他們能從貧困線走出來,自己也有成就感。

該村支部書記李天雲說,類似葉軍這樣門口就業、大戶幫扶的企業全村共有三家,已成了村裡脫貧攻堅的主要渠道。目前三家企業共吸納貧困戶入場務工的11人。發展模式基本都是企業打工+家庭養殖+農產品生產“三合一”。他們每家每年都可收入2至3萬元,除去日常開支,基本都有一、二萬元結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