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姚晨談中年危機:我的婚姻和事業也曾一地雞毛

40歲姚晨談中年危機:我的婚姻和事業也曾一地雞毛

來源:潘幸知(ID:sharpshow)

40歲姚晨談中年危機:我的婚姻和事業也曾一地雞毛

最近姚晨接受騰訊視頻的邀請,在星空演講的舞臺上講訴了她不惑之年的尷尬和困惑。

20分鐘的演講,她數度嘆氣,眼睛裡的淚水似乎隨時要掉下來。我從她有些鬆弛的臉上看到了這些年的掙扎和思索。

《武林外傳》2006年上映,《潛伏》2009年上映,不知不覺間10年已經過去。

40歲姚晨談中年危機:我的婚姻和事業也曾一地雞毛

40歲姚晨談中年危機:我的婚姻和事業也曾一地雞毛

這10年裡,湧現了多少新生代演員?一個主要靠顏值吃飯的女演員又在以什麼樣的速度老去?

在這期間,她多次重整旗鼓,準備大幹一場卻兩次因懷孕而偃旗息鼓。在職場,尤其是演藝圈,日新月異,錯過的機會再也不會有,人生沒有暫停鍵。

年近四十,她細細回顧二十年的演藝生涯,有過輝煌,也有過漫長的低迷,也曾躊躇滿志,也曾焦慮失落,有太多遺憾,但是依然滿懷期待。

我曾經堅定地認為所有的中年危機,都是經濟的危機。

然而當我看著她聲情並茂地訴說自己的尷尬和困惑時,我對於這場危機有了更深的體會。

她的分享在這個悶熱的下午,往我一團亂麻的心中投下了如星空一片大的陰影。

電視關掉後許久,我依然無法忘記她穿著一襲墨綠色的不對稱連衣裙,幽幽地站在那裡的身影。

40歲姚晨談中年危機:我的婚姻和事業也曾一地雞毛

她的演講很幽默,但總在不經意間戳中我的淚點。雖然我們有著不一樣的生活經歷,但是她這幾年的經歷,每一箇中年女人都深有體會。

40歲姚晨談中年危機:我的婚姻和事業也曾一地雞毛

中年女人的危機從來不是個案

中年女人的危機從來不是個案,更是一場鋪天蓋地席捲而來的社會性危機。

有人說,三十歲到四十歲,是女人一生中最關鍵的十年,是面臨抉擇最多的十年。在這段時間,女人面臨著一個又一個考驗。

第一個考驗是愛情保鮮。

三十多歲,該結婚早就結了,正面臨著“短則三年,長則七年之癢”。

第二個考驗是養兒育女。

與男人相比,女人除了要掙票子,還要照顧孩子。左手工作右手孩子,哪個都不能丟。

什麼是最佳餵養方式?什麼是最好的成長環境?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些咄咄逼人的口號讓30多歲的女人近乎抓狂。

女人過了30歲,開啟的是自己人生最關鍵時期,也是孩子成長的最關鍵時期,一旦錯過都將難以挽回。

第三個考驗是當家做主。

30多歲的女人,無論主動還是被動,都走上家庭CEO的崗位。

一個家庭的正常運作,需要一個舒適的環境,需要一桌可口的飯菜,需要一個合理的規劃,而這些擔子都壓在女人的肩上。

第四個考驗是衝刺事業。

30多歲的女人最容易遭遇傳說中的“玻璃天花板”,不向上,就摔慘。一個閃失,女人就很可能遺失了自信,自尊和自我,全盤崩潰。

第五個考驗是駐顏有術。

皮膚會衰老,容顏會逝去,思想會落伍,知識會過期,30多歲的女人,最可怕的敵人是自己。外在滑坡的美麗,內在上升的氣質,這些都要求女人對自己狠一點。

身為頂樑柱的“男人們”從始至終都只需要解決第四個問題。

而我們身披著現代職業女性的外衣,在傳統和現代的夾縫裡艱難求生,承受著生理和心理的雙重挑戰。既要在工作面前迎難而上,又要在家庭生活中面面俱到。

而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身旁的男人卻可以悠然自得地享受家庭溫暖和一家之主的權利。

姚晨在演講中說道:

最近總有人在問我,如何平衡家庭和生活?讓我感到困惑的是,為什麼沒有人問我先生這樣的問題?

浩浩蕩蕩的女權運動為女性爭取到了工作的權利,卻並沒有賦予女性從家庭中解脫出來的自由。這是問題的關鍵。

40歲姚晨談中年危機:我的婚姻和事業也曾一地雞毛

從危機中走出來的第一步

是修正對女性的刻板印象

最近張雨綺、岳雲鵬、陳赫等,在綜藝節目中演了一個小品叫《重返母系社會的男人們》。

40歲姚晨談中年危機:我的婚姻和事業也曾一地雞毛

《重返母系社會的男人們》劇照

在小品中,男人們與女人們調換角色,男人既要帶孩子,還要出去工作,而女人們只負責掙錢,其他時間愛幹嘛幹嘛,情節匪夷所思也讓人啼笑皆非。

但是這種反諷能夠讓我們更清楚地看到,中年女人們如今所經歷的以上種種考驗在很大程度上源於刻板印象對女人的禁錮。

常見的刻板印象有:

  • 男主外,女主內,所以男人們才可以心安理得地對家務和孩子不管不問。
  • 女人三十豆腐渣,男人三十一枝花,所以女人們特別害怕容顏老去。
  • 新時代女性應該上得了廳堂,進得了廚房,所以女人工作家庭兩手抓也是理所當然。
  • 一個家庭的品質取決於女性,所以新時代的女性最好是生活家,實業家,家政專家,教育專家,護理專家……
  • 女性是柔弱,情緒化,需要被保護的弱勢群體,所以ayawawa等會設計那樣的課程教會女人如何通過示弱得到自己想要的。

每隔一段時間還會出現一些新的準則,不一而足。

這樣的價值觀不僅掌控著我們的生活,還影響著我們的銀幕。你會發現30歲以上,成熟單身且成功的女性形象長時間缺席國產電視劇。

就算打著現代勵志女性大戲的《北京女子圖鑑》、《上海女子圖鑑》,還是免不了依靠不同男人上位,最後找一個好男人結婚生子的套路。

潛臺詞就是,女人可以出去打拼事業,但是最終還是要回歸家庭。

反觀十年前美國拍的《慾望都市》,四個各具特色的中年都市女性,雖然年過不惑,從不因為自己的年齡放棄對於生活和愛情的熱情。

40歲姚晨談中年危機:我的婚姻和事業也曾一地雞毛

《慾望都市》劇照

這就是社會觀念的差異所導致的生活狀態的差異。很多人,從一開始也會屈服於這種觀念,然後才在不斷與生活抗爭的過程中掙脫了它的束縛,重獲自由。

剛剛過去的七月非同尋常,很多女人站出來支持MeToo運動,這是一個起點,但願我們以後能夠毫無顧慮地說出內心所有真實想法。

因此,在改變別人的看法之前,我們要學會給自己解綁。在這一場危機徹底化解之前,要先自救:

第一,要擺脫各種刻板印象的束縛,識別正常期望和不合理要求。

第二,要積極調整心態,專注於解決問題,而不沉溺於問題本身。

姚晨在這十年煎熬中,做了以下這些改變,才讓我們看到現在如此從容,淡定,大氣,優雅的她:

首先,接受失敗乃生活的常態。焦慮往往是因為預期和現實之間存在很大差距。無論是育兒,家庭還是事業學著放手。成功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做好自己,厚積薄發。

其次,做一個真實的人。真實對應著層層偽裝。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執著追求那些真正想要的東西,不過於在乎虛名。

娛樂圈是一個大染缸,要保持這樣的清醒,就必須對自己有清晰而堅定的認知。

然後,調整生活節奏。工作和生活是人生的一體兩面。

最後,不斷提升自己。

然而她的經歷讓我感受最深的不是以上感悟,而是她在這一場對抗中年危機的戰鬥當中展現出來的生命力和力量感。

一個無力的人,懂得再多道理,就像一個深諳拳擊技巧但是手腳無力的拳擊手,揮出去的拳總歸是軟綿綿的。

也因此,有很多人會說,這些道理我都懂,但是臣妾做不到呀!甚至乾脆用阿Q精神勝利法安慰自己:人生不過就是如此。

最為強大的理由恐怕是,這個社會就是這樣,我能有什麼辦法呢?

毋庸置疑,當你這麼想的時候,失敗已經註定。

40歲姚晨談中年危機:我的婚姻和事業也曾一地雞毛

如何活出女人的力量感?

這個社會更多在強化女性的弱勢和義務,有意無意間壓制女性力量,以至於我們一方面覺得自己必須盡力達到這些標準,一方面深深地懷疑自己的能力。

40歲姚晨談中年危機:我的婚姻和事業也曾一地雞毛

《媽媽咪呀》節目

《媽媽咪呀》是一個神奇的舞臺,這些勇敢活出自己的女人讓我們看到了女人的無限可能性。但是如果活得像這些人一樣,變成了一種壓力,不如安心地做自己。

女性的力量在於對自己能力的深刻信任,而不是強迫自己活成聖人。

從小到大,我們見過太多這樣的女性。

前有張海迪,林徽因,海倫·凱勒;後有郭晶晶,董明珠,梅耶·馬斯克。

她們都是充滿力量感的女人,然而卻並不咄咄逼人,缺乏魅力。

40歲姚晨談中年危機:我的婚姻和事業也曾一地雞毛

被稱為現實版“鋼鐵俠”的埃隆·馬斯克,在回顧自己前半生時,總會說他的成功絕大部分歸功於他的母親。她這一生從未屈服過任何困難,而是不停地與命運做抗爭。

40歲姚晨談中年危機:我的婚姻和事業也曾一地雞毛

馬斯克及其母親

因為不想做一個溫順可人的家庭主婦,31歲那年,梅耶結束10年婚姻,並開始獨自撫養3個孩子。

為了讓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她一次次果斷地放棄,勇敢前行。她雖然過得很辛苦,但是永遠滿臉笑容。

雖然很艱苦,但是願意無條件支持孩子們的各種奇思妙想。

69歲滿頭銀髮的她,依然執著追求自己的夢想,用自己的付出,來贏得別人的肯定。

40歲姚晨談中年危機:我的婚姻和事業也曾一地雞毛

女人,是這個時代的英雄。

女性柔軟,具有同理心,善與觀察和表達,頑強堅韌,有包容心,熱愛和平,具有創造力和耐心,但是正是這種特質讓女性撐起半邊天。

所謂“女子本弱,為母則剛”,便是如此。但如果以一種受害者的姿態來讀這句話,卻只會感到無奈和落寞。

有句話,相信很多人都聽過:我,是一切的根源。在這場打破中年危機的戰鬥中,這種認識尤為重要。

只有我們能夠放下心中的無助感,無望感,無力感,透過危機看到本質的時候,就會發現深藏於內心的力量,才能夠最終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走出這場困境。

作者簡介:非也,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文學譯者,專欄作者,一萬小時定律踐行者,一個心中永遠有夢的平凡人。

微信搜索“潘幸知”或 sharpshow 免費獲取文章,學習女性情感自立,探求婚姻幸福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