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赌博者家人:原谅其实也是一种错

很多赌博者家人都有这种体会:孩子或者老公(老婆)坦白,并且保证以后再也不赌博,然后等到家人把欠款还了之后,没过多久就又赌博了,这样重复一次两次三次直到倾家荡产......

我若原谅你,相安无事一次,你日后必定会更无节制的欺骗与背叛。在心理学中Variable Ratio,也就是不定律程序是最难以戒绝的行为。因为赌博实施者不知道何时才会付代价,他会心存侥幸,偷窃、撒谎、彩票都是一样的原理。这是B.F.Skinner (斯金纳)早在近百年前便以小白鼠和食物证实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在赌博者眼里原谅就相当于在变相宣告“他的行为没有代价”!

致赌博者家人:原谅其实也是一种错

学习即强化——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实验

斯金纳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曾担任美国印第安大学、哈佛大学的教授,属于新行为主义论者。斯金纳1937年提出了著名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操作性条件反射有两个原则:

其一,任一反应若有强化刺激物尾随其后,则有重复出现的倾向;

其二,强化刺激可以是增强条件反应速率的任务事件。斯金纳还认为,在操作行为中,消退是强化的停止而导致的。

实验过程

为进行动物实验,斯金纳设计了一个大约0.3米见方的箱子,箱内设有一个杠杆装置和一个食物盘,如果里面的动物按压杠杆,就会有食物落入盘中。

把一只饥饿的白鼠放入箱中,白鼠在饥饿的刺激下不停地活动,产生一系列的行为反应,其中偶然出现的按压杠杆的行为会为它带来少量食物,白鼠吃完食物后继续活动。偶尔按压杠杆得到食物的反应—刺激会继续发生,这种在行为之后出现的刺激对行为本身是一种强化。

白鼠在一次次获得食物刺激的奖励下,逐渐学会主动地反复按压杠杆来获取食物。这就是一个操作条件反射的过程。

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白鼠在偶然的行为反应后得到了食物刺激,通过反复刺激之后,它学会了通过按压杠杆来取得食物的反应,即形成了按压杠杆与食物刺激之间的联结;按压杠杆则变成了获取食物的手段。

致赌博者家人:原谅其实也是一种错

斯金纳通过实验进一步提出:个体的偶然性行为能否再次出现,取决于行为发生以后对个体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如果个体的行为得到了奖励,那么该行为出现的几率将可能增加,但如果个体的行为受到了惩罚,那么出现该行为的几率就会大大减少。实验中的强化对行为反应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为个体都会趋向于得到奖励,避免惩罚。

在赌博者和家人之中,坦白以及保证就是行为,而原谅和代替还款就是奖励,惩罚就是不还款,在坦白之后家人还款和原谅就是一种强化,时间越久这种观念就越强就会导致赌博者反复不断的赌,然后坦白,然后家人代替还款,这是下意识的行为,因为这样已经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这也是赌博者反反复复沉迷于赌博之中的原因之一!

对于赌博者家人来说盲目的帮助赌博者还清欠款不是在帮他,反而是在害他!是一步步的把他推向深渊,甚至随着越还越多,赌博者会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只要家人一停止还款,他反而不会感谢你,甚至会恨你,因为你没有帮他还款!

不要让赌博者觉得他的行为没有代价,如果继续这样子下去,那么代价将是不可承受的,债务问题必须让他自己学会正确的处理方法,而不是一味的替他还款,只要这样才能让赌博者明白,也就是相当于惩罚,这样子才能让一个赌博者戒赌,并且重新回到正确的道路上。

家人的原谅可能就是下一次的深渊,佀国旗戒赌中心再次提醒大家合理并正确的处理债务,戒赌才是首要任务,绝不是先还钱再戒赌!

赌海无边,回头是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