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永恆的精神—讀盧葆桐先生《故園》作品有感

讀盧葆桐先生《故園》作品有感

丁酉年中秋,北京豐臺區同興園27號樓一層的小居室裡吃月餅,喝紅茶,談家鄉,賞畫作的一種親情,情義、情誼的文化氣氛,溢滿房間;歡聲笑語飛出了房間,飛到了天空,飛回了故鄉…… 居室牆上掛著一幅國畫,畫幅內容我倍感親切,不知夢中游過,還是何時見過,因親切而引起我的注意,近觀畫題《故園》,恍然大悟,再現的家鄉失去的記憶。居室主人盧葆桐先生告訴我說:

這幅畫他整整畫了半個多世紀才完成。看著畫作,我們沉迷了,或者說是沉思,思考著中國人一個情字,情是根,是凝聚的粘合劑;情是文化藝術創作的靈魂,《故園》這幅作品裡,無處不閃爍著親情文化的靈光。《故園》作品是盧葆桐先生經過幾十年的文化沉澱,思考、歷練,藝術思想不斷提升創作出來的。該作品已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盧氏水墨》一書公開發表。 從作品的題款上《故園》是個廣義詞,大家都可以用。

精神,永恆的精神—讀盧葆桐先生《故園》作品有感

此前我也看過一些以《故園》命名的文學作品,攝影作品,繪畫作品,他們的大部分都是以留住鄉愁為主題的。而牆上的這幅《故園》作品是有深刻的思想內含和中華文化的傳承。作者通過高超的藝術水準再現歷史的記憶和現實意義。

《故園》作品描繪的清式建築四合院裡,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的晚上。作者構圖嚴謹,佈局豐滿,用筆大膽,著墨不多,酣暢淋漓,虛實濃淡、乾溼兼併,畫面清醒,庭院寧靜,古拙祥和。觀其畫,中秋晚上的月亮大又圓,院落裡像白晝一樣,園中的小桌上擺放著月餅,白兔饃、蘋果、葡萄、石榴獻食祭品,夜靜的小院裡沒見一個人影。兩縷炊煙裊裊,無聲勝有聲,彷彿聽見屋內歡聲笑語話中秋;說不定爺爺奶奶給孩子們講述玉兔嫦娥的神話故事呢。月亮作者用暈染技法處理,似乎月亮中藏玉兔嫦娥的一種感覺。大門冷暖色調,磚刻耕讀傳家四字筆力遒勁,棕色鐵門環作者一殘一圓的神筆處理富有人生哲理……。門前梧桐樹遒勁挺拔,月光樹下的兩隻白兔嬉戲引得菊花出牆(籬笆)來,這兩隻小白兔與兩縷青煙產生的畫面動感溫暖芳香,情意濃濃。

精神,永恆的精神—讀盧葆桐先生《故園》作品有感

賞《故園》浮想聯翩,意味無窮。《故園》整幅作品落筆老成大方,筆到神會暢達意的藝術境界。 《故園》作品的精魂是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對歷史反省的認可。作者盧葆桐先生出生於戰火紛飛的1942年。那時,他的家鄉趙城在日本鬼子的鐵蹄蹂躪之下,侵略者到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在他三四歲時,有一天父親急匆匆回家囑咐家人,日本鬼子挨家挨戶大搜查,開槍,刺刀捅傷無數人,讓他們多加小心,說完父親又去告訴街坊鄰居。母親聽見街上、鄰居家的狗狂吠聲,鬼子的腳步聲越來越近,母親把他和姐姐藏在大缸裡,囑咐比他大幾歲的姐姐緊緊抱住他,不讓出聲,母親將大缸偽裝蓋好,坐在院裡做針線活,應付鬼子到來。鬼子到他家翻箱倒櫃,用刺刀亂捅一起,也沒找到什麼東西,氣急敗壞的鬼子放火燒他家的房子,由於及時撲滅,沒造成多大損失,他也躲過這一劫難。幼年他對戰爭印象模糊,但對這一次的劫難終生難忘……

精神,永恆的精神—讀盧葆桐先生《故園》作品有感

趙城解放後,解放軍在牆上畫的宣傳畫對他兒時的心靈裡產生了畫畫的夢想。兒時家裡貧窮,買不起小人書(連環畫),借讀同學的,晚上他做夢時都在描摹畫畫。在他十幾歲時常常跟著大哥挑著龍窩到30裡開外的霍縣辛置煤窯去拾炭,往返在大山的小路上,累了坐在大樹下休息時,看著樹上的枝枝片葉,眯起眼睛透過枝葉間的縫隙,白雲靜靜漂浮在藍天上;站在山坡上望見波濤洶湧的汾河水奔騰流去,不時有小鳥撲向水面嬉戲,童話般的夢幻世界浮現在腦海中,立志做一名畫家的夢想再次萌發。 盧葆桐先生從兒時上小學到中學考入師範,後從軍,轉業到地方他對繪畫美術情有獨鍾,孜孜追求,不恥下問,終於實現了畫家夢。他出版過畫集,連環畫、年畫,作品多次入選中國美展,並獲獎。他臨摹的壁畫作品在東南亞國家展出。是國內有一定影響的民俗畫家。回眸過去,緬懷歷史。

他創作出《故園》作品,不忘歷史,記住家和根。有位青山依然讀者觀後寫詩一首“家有梧桐植為娘,少時祭月中秋涼。碧家小院傳耕讀,此刻思家信念多”。 觀賞《故園》童音貫耳:那個木門吱呀吱呀,門前梧桐呼哈呼哈,桌上月餅甜啊甜啊,園裡兔子撲啦撲啦。炊煙裊裊午前晚上,媽媽叮嚀燈前線下,烏瓦疊疊童年童話,中秋月想那個老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