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追星之路,现在我与爱豆的关系是:愿各自安好

追星六、七年,我已经看淡了娱乐圈不断冒出来的小鲜肉、小花旦,现在只想对我的偶像说一句:愿各自安好。

七年追星之路,现在我与爱豆的关系是:愿各自安好

大概是高中的时候,因为"韩流"知道了"爱豆"这个词,以前都是什么"四大天王""港台巨星"之类的,"爱豆"则专指"韩流明星"。因为那个时候港台明星有逐年衰弱的趋势,而内地的偶像文化还没有真正流行起来,就在这么一个青黄不接的时候,"韩流"趁虚而入,刷新了人们对"明星"的印象。原来明星也有这么小年纪的,原来明星是这么厉害的,唱跳俱佳,十项全能;原来男明星也会化妆的,还画眼线!

更加令人吃惊的是90后很快就接受了"韩流"的审美,爱豆去哪儿,粉丝就跟到哪儿。有钱、有资源、有能力的粉丝可以出国看偶像,而"三无"的小粉丝我只好听着爱豆的歌曲安慰自己不能应援的心。哦,那个时候,可以代替爱豆的还有另外一个词叫"欧巴",女明星则叫"欧尼"。

七年追星之路,现在我与爱豆的关系是:愿各自安好

在我读大学期间,正是韩国的男团女团在国内的影响力如日中天的时期,手机上关于偶像的信息几乎是每几分钟就会更新一次,而粉丝做的就是不停地刷手机,以便掌握偶像的最新资讯。

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当时风靡全国的韩国男团、女团。

韩国通常是以男团、女团的形式推出偶像,比如韩国SM公司的EXO和少女时代,YG公司的BIGBANG。SM公司的所有偶像,无论男团女团走的全是颜值路线,誓要用颜值抓住粉丝的心;YG公司则是以HIPPOP的独特风格取胜。很厉害的是,SM公司的"颜值路线"无往而不利,"世间千变万化,唯有颜值不破"成为了饭圈的潮流。"神颜"之类的新词不断产生。

要说我在追星的生涯里做过最疯狂的一件事,就是用参加工作后攒的第一笔钱去看了爱豆在国外的演唱会。在演唱会现场我还遇到了很多跟我一样,千里迢迢只为见近距离见爱豆一面的粉丝,有些甚至是一路追随了好几场演唱会的团粉,有些则是私生饭。

如今市场上的爱豆越来越多,"粉丝经济"这种专业术语也流传于新闻报刊,随着我的新人生阶段的展开,不得不面对着工作上的大事小情,逐渐发现在追星这件事上越来越分身乏术。对于爱豆的各种动态消息,现在可能只是默默关注一下吧,根本没有更多精力与圈中人交流,只希望爱豆和粉丝都能各自安好。

七年追星之路,现在我与爱豆的关系是:愿各自安好

虽然日常生活中的我不再是拿着手机刷关于爱豆的信息,但是每天陷入工作的我依然需要随时保持手机在线。我那位出了名抠门的老板为了让大家能够保持24小时在线响应,特别为每名员工配备了高科技的汉纸,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还能储存电量,随时都能为手机充满能量。这样一来,我就不能以"手机没电"作为不想搭理他的借口了。哎,算了,不说了,老板又在呼叫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