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金香狂熱-人類歷史記載的最早的投機活動

如果想找出一件極端詭異的金融歷史事件,恐怕沒有比17世紀席捲荷蘭的鬱金香狂熱更為人們所耳熟能詳的了。如今,每當有金融泡沫泛起,“鬱金香狂熱” 這個詞就會被提起。然而,多數把這個詞掛在嘴邊的人,其實並不真正瞭解當時發生了什麼。這實在是一個非常引人人勝的故事,作為人類歷史上有記載的最早的投機活動,也許它是杜撰出來的,但絕對具有娛樂價值。

鬱金香狂熱-人類歷史記載的最早的投機活動

如果你種過鬱金香,相信你就會知道,這種植物“脾氣”古怪、體質虛弱。它的花期很短,而且就算開了花,下一年會不會再開花也很難講。16世紀,絕大多數歐洲人對鬱金香還很陌生。直到1554 年,一位被教皇派往土耳其訪問蘇丹的使者在當地對鬱金香一見鍾情,所以他帶回了不少種子和球莖並分給了身邊的朋友(有人說鬱金香的英文單詞“tulip”就是由土耳其語的“頭巾”(turban) 而來,因為鬱金香花朵的形狀看起來很像頭巾。)隨著鬱金香球莖被帶到維也納、安特衛普和阿姆斯特丹,它逐漸在今天的荷蘭所在地域被廣泛種植。它似乎更能忍受低緯度地區的嚴酷氣候,因此深受種植者的喜愛。

鬱金香的球莖有三種: 單色、多色和“怪色”,最後這一種因為稀有,所以備受歡迎。之所以出現“怪色”是因為一種病毒,它會影響植物生成不同顏色花瓣的能力。現在,我們把這種病毒稱為碎色病毒。雖然它無法殺死植物,卻可以破壞植物生成單色花瓣的能力。每一片花瓣都會有各種顏色,十分美麗。

鬱金香狂熱-人類歷史記載的最早的投機活動

哪怕是一般的、單色的鬱金香,要從種子種起也相當不易,從種子培養出球莖通常需要7~ 12年。當球莖最終穩定成型,每年最多也就生出一兩個旁枝,而球莖的壽命也僅能維持幾年而已。正常的鬱金香已經很難種了,那些奇特品種的培養難度可想而知。因為病毒削弱了植物的生命力,它們通常長不出旁枝,並且還無法嫁接。也就是說,每一個奇特品種都只能從種子開始培養,成長需要如此長的時間,決定了那些最引人注目的變異鬱金香也是最稀有的。

隨著鬱金香知識的普及,有些球莖收藏者開始給個別奇怪的品種取各種新奇的名字,比如“愛慕”“將軍”等,用這些名字來顯示花朵的與眾不同。後來有人為增加噱頭又想出了“愛慕中的愛慕”“將軍裡的將軍”等一類的名字。

鬱金香狂熱-人類歷史記載的最早的投機活動

有相當長的一段時期,鬱金香球莖的種植和買賣都僅是一些園藝工匠和有錢人的小眾愛好。

時間進人17世紀,荷蘭的國力逐漸強大,這片曾被稱為“西屬尼德蘭”的土地獲得了獨立,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逐漸成為商貿之都。新發現的財富和繁榮熱情地擁抱了這裡的人們,一趟貿易航行就能給支持他們的投資人帶來四倍的利潤。

於是一個新的商人階級出現了,他們急需一種方式來炫耀自己的財富。阿姆斯特丹周邊興建起一片片的豪宅。豪宅需要裝飾,最好的裝飾自然是那些環繞在四周的美麗的花園。而談到花園裡種植的花卉,再沒有鬱金香更高貴、更惹眼、更適合用來炫富的了。

鬱金香狂熱-人類歷史記載的最早的投機活動

鬱金香的名聲日漸顯赫。到了1634年,一個有錢卻沒有鬱金香的人會被視為沒有品位。鬱金香球莖原本是論磅賣的,可日益高漲的人氣和價格讓它們變得愈發金貴起來。於是人們開始用更小的計量單位進行交易、而後一群投機者的加人把價格拾得更高了

球落交易愛花朵種林季節限制。都金香只在春季開放兒周,6- 9月效進人休眼期,它們只有在休眠期內才能被安全地從土裡挖出並移走, 所以真正的實物交易只可以在這幾個月裡進行。

鬱金香狂熱-人類歷史記載的最早的投機活動

那些投機者當然不希望交易只被限制在這幾個月中,於是他們建立起一個“期貨市場”。交易雙方在公證人的見證下籤訂合約,承諾在季節末以一定的價格購買一定數量、一定品種和一定品質的球莖。很快,這些合約建立起了自己的二級市場。從此,人們開始買賣一紙合約而不是真實的球莖。

1636年,鬱金香球莖在荷蘭的出口產品中名列第四(前三名分別是金酒、鯡魚和奶酪)。鬱金香期貨交易的保證金要求很低,因此期貨合約迅速就被炒到很高的價格。有歷史學家指出,當時在歐洲出現的黑死病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有些人因此厭世絕望,其中一些投機者拿出一副不計後果的架勢參與到炒賣交易中。

鬱金香狂熱-人類歷史記載的最早的投機活動

眼睜睜看著投機狂潮蔓延全國,阿姆斯特丹的加爾文主義者非常痛心。彷彿一夜之間,那些謙虛、謹慎、勤奮的美德被人們通通拋在腦後,取而代之的是一夜暴富的貪婪。到了1637年,一個鬱金香球莖的價格相當於一名熟練工匠10年的工資,一個“怪色”球莖甚至可以置換12英畝的土地。價格躥升得如此之高,也難怪人們紛紛為之蠢蠢欲動。

有一種名為“永遠的奧古斯都”的“怪色”鬱金香尤其受人追捧。1636年,整個荷蘭只有兩朵該種類的球莖。雖然交易在全國全面展開,但是不可能人人都到阿姆斯特丹來。於是,在一些小鎮的小酒館裡出現了小型的交易所,它們]採用的交易規則都與阿姆斯特丹的類似。為了營造繁榮和紙醉金迷的氛圍,這些小酒館常常用一些裝滿盛開的鬱金香的大花瓶作為裝飾, 並提供佳餚美饌供交易者享用。 用注,它是價值不菲的都金香品種之一。

鬱金香狂熱-人類歷史記載的最早的投機活動

1637年2月,荷蘭園藝自律行會發布了一條新規定,為狂熱的鬱金香交易添了一把火。該行會決定,自1636年1月30日起,所有鬱金香期貨合同都被視為期權合約。當然,這種金融工具當時並不存在,不過效用與期貨合同是一樣的。

期貨合同和期權合約的區別可謂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訂立了期貨合同表示買家同意在一定期限以一定價格購買一定數量的產品,買方義務是確定的。而訂立期權合約後,買方有權利(而不是義務)基於相同條款做出購買行為。

鬱金香狂熱-人類歷史記載的最早的投機活動

舉個例子。如果一個人購買了一份期權合約,標的資產當時價值為500,當合約到期時,這些資產的價值上升至800。這時,買家通常會欣然履約,以500買下產品(因為市場價格已經升值了60% )。可是反過來,如果到期時價格跌至250,買方則可以任由合約過期而僅損失很少一部分賠償金(大約為合約價格的3.5% )。

荷蘭議會批准了這個決定。在新規下,買方在交易中所承受的風險大幅降低了(足足比以前低了96.5%)。因為毀約的代價極小,所以當合約到期時,如果對價格不滿意,他們可以輕易放棄: 如果價格上漲了很多,他們就可以大賺一筆。這簡直就是一本萬利的買賣。鬱金香交易的數量和價格也在此時達到了頂峰,有些球莖合同甚至一天之內就可以被易手10次。

鬱金香狂熱-人類歷史記載的最早的投機活動

在荷蘭哈勒姆舉行的一場很普通的球莖拍賣會期間,市場發生了崩潰。當天賣家們蜂擁而人,卻發現一個買家也沒有。有人說,買家是因為黑死病的緣故不來了(可賣家卻好像沒受到什麼影響)。不管怎樣,事實就是正常的交易突然變成了一邊倒。有賣無買自然成不了市場。幾天之內,恐懼席捲全國。人們很快就意識到,他們所謂的鉅額交易利潤的合同成了一張廢紙。

鬱金香價格的暴跌比之前的急漲還要迅速。1637 年1日,一個已經翻了26倍的球莖,在一週之內就下跌了95%。全國上下的投機者們損失慘重,有些人甚至傾家蕩產。

老百姓要求政府出手救助,於是事件被交由海牙省議會處理。經過三個月的討論,議會發出通知稱他們需要更多信息,尚無法作出任何決議。可以想象,這對痛苦不堪的眾人而言,無疑是當頭澆下的一盆冷水。

鬱金香狂熱-人類歷史記載的最早的投機活動

議會隨後作出的建議義也如同隔靴搔癢。他們建議賣方在有見證人的情況下與買方會面,並要求買方按照之之前約定的價格成交。如果買家拒絕完成交易,這些鬱金香就會被拿去公開拍賣,而且差價由買方承擔。對於一個在高位幾乎完全崩潰的市場來說,這一建議無疑對買賣雙方都不是什麼好消息(對於賣方尤其不利,因為這些人手中的球落已經一文不值)。

另外,該建議並不具有法律效應。在荷蘭法官們的眼裡, 所有跟鬱金香狂熱有關的金融合同都與賭博相差無幾,賭債可不屬於法律的管轄範圍。就算大家公認買方應該按照事先約定的價格支付,可沒有法律強制其執行,因此欠錢的人也有恃無恐。

作為收拾殘局的最後一招,政府提出只要願意作廢合同, 就給予合同價格的10%作為補償。可事實是市價已經下跌超過90%了,所以這種幫助也只是杯水車薪。最後,鬱金香狂熱的絕大多數參與者都損失慘重,而該事件對荷蘭這一國家造成的創傷則需要幾十年才可以痊癒。

鬱金香狂熱-人類歷史記載的最早的投機活動

荷蘭鬱金香狂熱的一系列事件如今已經成了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但是有些當代歷史學家猜測事件的影響也許並沒有傳說中那麼大。儘管在1636年左右的確出現過火熱的鬱金香貿易,可參與者僅限於個別商人和工匠,這些人也只不過是想模仿貴族階層的生活方式而已。

另外,跟這一時期有關的某些故事好像也沒那麼可信。最常被提起的是一位水手的故事。據說,此人去朋友家做客,因為飢腸轆轆,他順手拿走了桌上的一個鬱金香球莖(誤當作洋蔥),回家後煮著吃了。後來事情敗露,可憐的水手被抓進了監獄,因為那個被他誤認為是洋蔥的球莖價值不非,足以買下他所在船隻上所有船員一年的食物。且不說鬱金香球莖跟洋蔥長得一點兒都不像,就算把它吃到嘴裡也是很難下明的。況且如果他真的嚥下去了,其結果也很可能是中毒身亡。所以,類似的故事只是一種宣傳手段罷了。

當年荷蘭人的狂熱也蔓延到了其他國家,在倫敦和法國也引發了小規模的鬱金香風潮。中間商試圖把價格推高到與阿姆斯特丹持平,可惜市場反應平淡。即使幾百年前發生在荷蘭的鬱金香投機故事多是杜撰出來的但這些故事也完美地解釋了新產品(例如一朵花) 的新奇性是如何抓住公眾服務的,哪怕只有短短几個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