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说经典」《大明王朝1566》豆瓣9.5分,国内历史题材第一神剧

张黎,作为与著名电影大导演张艺谋的同学,他虽然名气上可能没有张艺谋老人家大,但是在中国电视剧领域内,绝对称得上是一等一的角。尤其在历史剧领域,更是被封神的存在。一部《走向共和》,一部《大明王朝1566》至今为止都是整个大中华区公认的历史神剧,豆瓣评分高达9.5分,称为古装历史剧第一当之无愧。迄今为止许多众多历史剧也有这部剧的影子,诸如《大秦帝国》、《军师联盟》等等,但也仅仅只是模仿而已,但谈到超越几乎是难如登天。尤其这部《大明王朝1566》,更是将其中的官场运作、权力斗争等都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辰说经典」《大明王朝1566》豆瓣9.5分,国内历史题材第一神剧

嘉靖帝二十余年不上朝,却牢牢掌握着最高权力和大明国库,治国看似是他养生修道之余的兼职,其实不然,他于深宫之中始终俯视着百官的动向与权斗。裕王党和严党之间的明争暗斗,是一个长期的旁敲侧击、顺势而为、见招拆招的过程。而海瑞几乎是一个人在和整个官场战斗,他的耿直和鲁莽又牵动着各派势力的此消彼长。从九五之尊的嘉靖帝到权力中枢的内阁再到地方要员、中下层官吏,他们每一个人在权力的漩涡中,都活得很不轻松——官场或权力带给他们掌控感、获得感的同时,也让他们泥足深陷,难以抽身。

「辰说经典」《大明王朝1566》豆瓣9.5分,国内历史题材第一神剧

除了整体的把控,人物的细节处理也是这部神剧的一大成功之处,张黎将剧中的每一个角色都脱离脸谱化,给予他们以人的灵魂。所谓脸谱化其实就是盖棺定论的东西,1就是1,2就是2.但其实我们很多时候看历史人物是万不能如此看待的,必须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将历史人物当做人来看,而不能将其当做一张脸谱来看,脸谱勾画再复杂,也永远只是个外表而已,但没有灵魂。而《大明王朝1566》则恰好抓住了这一点,而这里面体现最直接的便是严嵩。

「辰说经典」《大明王朝1566》豆瓣9.5分,国内历史题材第一神剧

严嵩是货真价实的进士,又写得一手好青词,文化修养方面他是在当时那绝对是顶尖的。他好弄权,不假,但,不弄权如何执掌朝政二十年?二十年不倒,并深得嘉靖帝信任,单靠弄权是不够的,他还得会用人,比如东南总督胡宗宪。我们平时只知有抗倭英雄戚继光,却不知有抗倭统帅胡宗宪。没有胡宗宪的慧眼识人和战略部署,戚继光难以成就其彪炳史册的功绩,而如果没有严嵩用胡宗宪坐镇东南大局,又何谈后来之说?严嵩是奸臣,但他在位的二十年里,深陷危机的大明朝并没有倾覆——他没有功劳,但绝对也有苦劳。也正因此,严党覆灭之后,嘉靖帝只是对其抄家削官,并没有将其处死。

「辰说经典」《大明王朝1566》豆瓣9.5分,国内历史题材第一神剧

除了上述的严嵩之外,海瑞、嘉靖帝、吕芳、胡宗宪、王用汲、徐阶、张居正、高拱、沈一石、芸娘、杨金水等虚构人物,同样塑造得十分成功。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部剧中的每一个出场的人物,都有着非常精彩的表演,整部剧堪称一部完美的群戏,仿佛把几百年前的历史空前绝后的搬到了我们现代中来。在《大明王朝1566》中,张黎并没有颠覆历史或重塑人物,或许我们觉得历史上的严嵩和海瑞不是这样的,应该是那样的。其实那只是因为我们一直以来并未认真地去读史识人,只是简简单单的照本宣科。

「辰说经典」《大明王朝1566》豆瓣9.5分,国内历史题材第一神剧

整部《大明王朝》想说的其实是,权谋斗争不是谁最终斗倒谁,而是其中的平衡 。而达成平衡的手段,就是摸清规矩,利用规矩,尊重规矩。忠臣、奸臣、帝王;清流、浊流、高山。这三者互相牵制,看似谁也容不了谁,其实,谁也离不开谁。这也许是海瑞这样的直男所不能理解的。比如这个海瑞,自以为是清流水,却淹没了山头,那在这套规矩体系中便是泛滥。在这场权力斗争中,没有谁是绝对的清浊,也没有谁有万试万灵的金手指,他们只不过是一帮大权在握的凡胎肉体,想要在这 危如累卵的局势里,挣扎出一条血路。每个人都为自己杀红了眼。这也就是为什么一开头冯保越级报祥瑞的事情如此严重,因为他触及了权力斗争最敏感的两个部分—— 规矩跟利益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