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名师张雪峰30岁结婚KPI:新娘随便换,婚期不能改

我们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最重要的判断应该来源于自己内心。而不是谁告诉你,这样做你才会过上想要的人生。

这几天,网红考研名师张雪峰在网络上引起了一阵波澜。

张雪峰因为幽默风趣的考研讲解视频吸粉无数,这次受关注,却是因为他在《奇葩大会》里讲述的自己的婚姻观。

考研名师张雪峰30岁结婚KPI:新娘随便换,婚期不能改

1

我要在30岁结婚,跟谁结无所谓

在婚前40天,张雪峰和女朋友分手了。

按照一般人的逻辑,女朋友没了,那就再慢慢找。

但张雪峰为了完成自己“在三十岁之前必须结婚”的目标,如期成婚了,只不过新娘换了一个人。

女朋友没了,婚还是要结的,毕竟日子都定好了。

考研名师张雪峰30岁结婚KPI:新娘随便换,婚期不能改

与现在的妻子从见面到领证,张雪峰花了40天,在原定日期顺利结婚,完美实现目标。

这一期的奇葩大会分享却大大拉低了国民老师张雪峰在国民心中的形象。不仅如此,我们也并没有觉得张老师和他的妻儿是多么幸福和幸运,为什么?

他把幸福理解成了一套模板,就像职场中的KPI一样。

或者更确切地说,他的幸福似乎是按照一套所谓幸福的模板照搬下来的。在这套模板里,每个时间段,每个位置该出现的东西他都会努力实现,只是填进去的是什么,他并不在意。

我不知道是一个怎样的女生,在张雪峰老师这样焦急无助的时刻燃烧自己,成全他人。

雪中送炭,送的还是自己。

考研名师张雪峰30岁结婚KPI:新娘随便换,婚期不能改

哪怕张老师说一句是因为准新娘跑了,在自己最无助的时刻现在的妻子出现了,如此相濡以沫,无私支持,产生了感情……或许我也不会这样反感,但是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没有说到爱情,也没有提到心动,只是因为张老师30岁之前必须结婚。

也许,我反不反感并不重要,只是作为一个自称“永远是老师的人”,这种KPI式的结婚理念实在没必要在公众面前大肆宣扬。

而张雪峰妻子,在这样一个开放、自由,人人都渴望嫁给爱情的时代,她嫁给了张雪峰的KPI。

节目一出,有人抨击,有人赞同。

考研名师张雪峰30岁结婚KPI:新娘随便换,婚期不能改

许多人在张雪峰的这番话里看到了自己,他所讲的所经历的,就像是我们身边一个普通人的生活。

考研名师张雪峰30岁结婚KPI:新娘随便换,婚期不能改

每个人有不同的想法,有的人想要早早完成人生大事,旁人没有资格去指责。

只是尊重,不代表认同。

2

“扭曲”的孝道不是善

他的KPI婚姻观,来源于身边朋友的一段经历:

在28岁的时候,一个好友被迫结婚。这位朋友跟他的女友其实已经要分手了。

但男方的爸爸肺癌晚期,只剩下三个月的时间,老人家唯一的愿望就是看到儿子结婚。

看到婚礼上四口人哭得撕心裂肺,张雪峰下决心,一定不能等到为时已晚才去实现父母的愿望,能早让他们抱上孙子就早抱上。

毕竟,“百善孝为先。”

当张雪峰老师说出“百善孝为先”的时候,我相信很多家长一定拍手称赞,再听到张老师说出“他们的愿望最重要,要早点让他们抱上孙子”的时候,相信广大催婚家长更是对张老师感激涕零,恨不得马上转身甩身边正一脸懵逼玩手机的单身儿女一耳光: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考研名师张雪峰30岁结婚KPI:新娘随便换,婚期不能改

“百善孝为先的”观念本没有错,但是如何做到“孝”,张雪峰老师在几亿人面前给我们做了一个错误的示范。

我一直觉得在孝顺这件事上,有一种是我们通过努力可以做到的,那就是努力赚钱,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一点张老师做的并没有错。

而另一种,满足父母所有的愿望,不好意思,这个真的做不到。毕竟我妈从小就希望我真的去当个科学家,还希望我在26之前结婚,而我现在马上30了还未婚。

我应该和我妈说声对不起,因为我不是张雪峰。

我不是张雪峰,我不能给自己定个目标在30岁之前结婚,更不能为了完成这个目标随便拉个人结婚。

我不是张雪峰,我不能把爸妈的愿望当成我的人生理想,不能早点让他们抱上大外孙。

考研名师张雪峰30岁结婚KPI:新娘随便换,婚期不能改

在英国心理学家温尼克特的一次研究中,他提出“孩子以自己的感觉为中心而建立起来的自我,是真自我,是生动而流动的,放松、专注,并天然地富有创造力。相反,孩子以妈妈的感觉为中心而构建起来的自我,是假自我。

为了完成父母之愿,将自己框入“孝顺”这个格子里,去完成一些“责任”之外的事,却忘了“人要活得像是一个人,而不是规则下看似正确的东西。”

有一个女博士,被家里催回国后,一个月里相了12次亲。最后随便嫁了一个。

结婚不到半年,实在忍不了离了婚,却因为怕被责骂不敢告诉父母。

当她旁敲侧击跟母亲提及一位阿姨不幸的婚姻时,母亲却说那也只能忍着,已经没有后悔的机会了。

父母与子女之间不是从属关系。如今的孝道是一种平等的亲属权,建立在爱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

如果两个人越亲近,却越伤害,一方用委屈甚至牺牲自己的方式,这样的爱不畸形么?

父慈子孝,各有各的义务。相互独立,活出自己的幸福,才是众望所归。

考研名师张雪峰30岁结婚KPI:新娘随便换,婚期不能改

3

变形的婚姻观不值得提倡

在张雪峰的几分钟的演讲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KPI婚姻观。

把日期定的死死的,晚一天都不成,仿佛过了日期结婚,婚姻就会变质一样。

但结婚什么最重要?是结婚的时间?结婚的地点?还是要跟你结婚的那个人?

他说自己有句名言:“在你25岁的时候,让你父母认识到他们有个好儿子;35岁的时候,让你老婆认识到有个好老公;在你45岁的时候,让你的孩子认识到,他有个好爹。”

考研名师张雪峰30岁结婚KPI:新娘随便换,婚期不能改

在谈及“让妻子在私立医院生孩子,没有受一点点痛苦”,“别人有的我也让她们有”的时候,他也很自豪。

一方面,他觉得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别人,孩子、老婆、父母,好像没有个人私欲,另一方面他又非常强势,只认同他认为的对的时间、对的标准。

但“好儿子”“好老公”“好爹”的定义,没人能真正给出,这个概念实在模糊。

考研名师张雪峰30岁结婚KPI:新娘随便换,婚期不能改

肖骁评价张雪峰

张爱玲在《倾城之恋》中说,结婚若是为了维持生计,那婚姻就是长期卖淫。

仅有爱情的婚姻可能不现实,但没有爱情的婚姻更是不道德。

闪婚,过得幸福的也有。但关键在于,闪婚不该是为了完成KPI,而是真真切切地相信,这个人就是我的爱人。

说到底,他把这个与他成婚的女孩,当成了人生流水线上的一道工序。即使真的有感情,婚姻KPI也让感情变成了冰冷的指标。

有人说,现在的人已经越来越现实,面包和爱情,10个人里有9个会选前者。

很多时候,真正令一些人焦虑的,不是自己的爱情怎么还没到,而是自己的年龄“到了”,却还没能成功结婚。

“剩男”“剩女”这种以年龄为标准的贬义词,就这样被发明出来。

25-28岁还没有伴侣的女性叫剩斗士;28岁-32岁叫必剩客;32-35岁之间叫剩者为王;如果到35岁以上还没有嫁出去,则要被称为齐天大剩。

伴随着的标签,一般是大龄、孤独、无奈、不幸……

首位获得费加罗夫人女性摄影师奖的郭盈光就是一位“剩女”,她曾花了几个星期,到相亲角做一个测试。

她给自己做了一份相亲广告,上边写了学历、性格、家庭环境等。

但几乎所有人来看,第一个问的都是她的年龄,当听到她是34岁时,那些人的脸瞬间僵掉了。有位阿姨在得知她年龄后,说了一句“哦,勇气可嘉”后,抽身离开。

考研名师张雪峰30岁结婚KPI:新娘随便换,婚期不能改

郭盈光说,去相亲角之前自己做了心理准备,可她还是被狠狠地打击了。

那些人当着她的面讨论,“年龄不行啊”、“女孩读那么多书是没有用的啊”,仿佛她不存在一样。

在相亲角,人们把男生称为银行卡,而女生就是房子,有钱就可以买房子。年纪轻就是地段好,漂亮就是房型好,她就是房型不错可地段不行。

她在心里问“凭什么呀?”“难道我贬值成这样了吗?”

考研名师张雪峰30岁结婚KPI:新娘随便换,婚期不能改

那些拒绝被贴上剩男(女)标签的人,那些拒绝要在某个日期前必须结婚的人,他们反抗的到底是什么?

也许不是婚姻,而是一种衡量幸福的标准,是“如果你没法在沦为剩女前把自己嫁出去,不管对父母还是对自己都没法交待”的强盗逻辑。

看到张雪峰的新闻,有位网友写下这样的评论“尊重张雪峰老师的选择,但觉得无比可笑。”

幸福的婚姻是非常珍贵的,有些人穷尽自己的一生都没有寻到,它不是通过定时、定量、定位就能轻易获得的。

如果以为写下了一个完美的日期,就预定了幸福,那只能说轻视了幸福。

每个人的人生都只有一次,不会重来,希望你活不只是为了父母,不只是为了孩子,也为了你自己。

考研名师张雪峰30岁结婚KPI:新娘随便换,婚期不能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