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系李曉鵬接棒光大 金控模式恆者愈強

2017年,雙十二這一時髦的節日,對於中國光大集團而言賦予了特殊的含義。


12月12日,在中國光大集團任職十年半、已經超期服役的63歲的唐雙寧將不再擔任黨委書記、董事長職務,接棒者是招商局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李曉鵬。據悉,今日上午光大集團召開了幹部大會,中組部在會上宣佈了該任命。

工行系李曉鵬接棒光大 金控模式恆者愈強

公開資料顯示,現年58歲的李曉鵬歷任中國工商銀行河南省分行副行長、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副總裁、中國工商銀行行長助理兼北京市分行行長、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2013年4月出任中國投資公司監事長一職。2014年7月至今,任招商局集團總經理、董事。

易趣微財經瞭解到,中國光大集團是一家坐擁多張金融牌照及實業公司的國有控股的集團,截至2016年,光大集團資產高達4萬億餘元,淨資產3000多億元,實現年利潤500多億,並擁有8家上市公司10只股票。

很顯然,作為曾在中國工商銀行系統工作30年的李曉鵬此刻接掌中國光大集團帥印意味深長。權威人士透露,共青團中央下轄兩家上市公司中青旅和嘉事堂不日將無償劃撥給光大,“他年富力強,在整個銀行系統享有極高的聲譽,他的到任中央是有通盤考慮的,旨在做大金控集團”,李曉鵬在在華融資產、工商銀行、中投、招商局集團的經歷無疑也給業界帶來了更多猜想。

工行系李曉鵬接棒光大 金控模式恆者愈強

曾與楊凱生共事

成長於工行

從履歷可見,這位光大集團的接任者主要成長於宇宙行。

2004年9月10日,也就是在股份制改革前夕,李曉鵬的副行長任命正式在中國工商銀行總行宣佈,同時被任命為常務副行長兼黨委副書記的還有楊凱生。對於二人的到來,時任工行行長的姜建清表示,兩位新高層的到任,必將促使工商銀行在不良資產處置和公司治理方面帶來新的變化。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當時兼任北京分行行長一職的李曉鵬,用實際行動體現了他在不良資產處置和公司治理方面的卓越能力。

1999年,華融資產管理公司成立,李曉鵬受命擔任華融資產管理公司副總裁,進行了不良資產處置的諸多嘗試。2001年,他與楊凱生一道成功組織了富有開創意義不良資產處置計劃,通過國際招標向摩根士丹利和高盛聯合投標團出售128億元不良資產。

中國工商銀行方面曾評價道,楊凱生和李曉鵬自加入董事會以來,恪盡職守,勤勉盡職,在工行公司治理、董事會運作、戰略發展、經營管理、風險控制以及國際化、綜合化發展戰略的制訂與執行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

另外,在任工行北京分行行長期間,李曉鵬著手推進信貸管理體制改革,改組信貸審批委員會,建立專職審貸體系,完善信貸流程;同時進行組織結構調整,建立相互制約的管理機制。他不僅將北京分行打造成了工行的旗艦分行,並實現了利潤的快速增長,2003年北京分行經營利潤達到了工行全系統的六分之一。

據內部人士透露,李曉鵬在工商銀行任副行長時主管零售業務。眾所周知,工商銀行目前是中國最大的零售銀行,僅個人類貸款餘額,就超過數萬億元。

銀行利率市場化

要“靈活應對”

儒雅帥氣,能力極強,行事果敢,有大局意識且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一直是李曉鵬在工行的“標籤”。

工行一位接近李曉鵬的中層回憶,“當時,對於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國有商業銀行支持力度一直很有限,主要原因在於認識上存在一定偏差,但李行長卻提出,他本人並不贊成‘大銀行做大企業,小銀行做小企業’這種觀點。”這在當時是極其難得的。

他認為,從中外商業銀行的實踐看,美國有6000多家中小商業銀行,但真正扶持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仍然是大銀行。

2011年11月,工商銀行上市五週年之時,時任的李曉鵬曾公開談到工商銀行上市五年的高速發展史。他表示,工行之所以能夠由一家原來的國有公司銀行,變成全球存款最多、盈利最高、市值最大的商業銀行,主要是工行秉著為投資者服務的經營和管理信心不斷開拓業務,以及在“大、優、變、穩”四個方面所擁有的優勢。

對於銀行利率市場化,李曉鵬也有自己的獨到見解。他認為,銀行無需談利率市場化就“變色”,而是要“靈活應對”。他以全球最著名的三家銀行花旗、匯豐、美國銀行為例,對標工行、建行、中行,美國等國家很早就推行利率市場化,但2011年三家中資銀行的利差是2.59,而三家外資銀行利差是2.80。

接棒光大集團

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如今,李曉鵬再次回到聚光燈下,接棒光大集團,既有豐富的公司治理經驗,又有不良資產處置手段的他,必然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

中國光大集團是一家坐擁多張金融牌照及實業公司的國有控股的集團,是中央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創辦於1983年5月,現已發展成以經營銀行、證券、保險、投資管理等業務為主的特大型企業集團。

目前,光大集團在境內的主要企業有中國光大銀行、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光大永明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光大金控資產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及中國光大實業(集團)公司、中國光大投資管理公司、上海光大會展中心、光大置業公司等實業企業;在香港經營的企業有中國光大控股有限公司和中國光大國際有限公司等20家公司。

中國光大銀行之所以能夠有今日之輝煌,離不開唐雙寧的付出。2007年6月唐雙寧從銀監會副主席調任中國光大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擔綱重組重任。7年的時間完成光大集團天書式重組, 8年的時間進入世界500強,10年的時間資產達4.5萬億,相當於再造了7個光大。

唐雙寧曾在公開場合回憶道,十年前光大的現狀就是資不抵債,技術上破產,而且人心渙散,處在一種“坐等被併購”的狀態。

如今,在唐雙寧的領導下,光大集團很顯然已經“脫胎換骨”,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光大集團資產高達4萬億餘元,淨資產3000多億元,實現年利潤500多億,並擁有8家上市公司10只股票,分別在A股、H股和新加坡上市。光大集團再也不是那個孱弱的小公司,歷經十年重組後實力大增。截至 2016年,光大集團在世界500強企業中排名313位。

只是,在全球主要經濟體加息,中國經濟L型背景下,貨幣政策顯然不會過於寬鬆,銀行不良仍在暴露,對有良好的不良資產管理經驗的李曉鵬來說,既是機遇,更是挑戰。

與此同時,團中央下屬兩家上市公司中青旅和嘉事堂近日稱將無償劃撥光大集團。有了這兩家上市公司的併入,光大銀行更將如虎添翼。兩家上市公司劃撥,不僅將使2017年該集團在世界500強企業排位再次大幅提升。同時,未來兩家公司與光大集團內部企業的聯動,也將更進一步實現多贏的格局。

此外,對於李曉鵬接任光大集團,權威人士透露,“他年富力強,在整個銀行系統享有極高的聲譽,他的到任中央是有通盤考慮的,旨在做大金控集團”。

李曉鵬在華融資產、工商銀行、中投、招商局集團的經歷無疑也給業界帶來了更多猜想。

李曉鵬簡介:

李曉鵬出生於1959年,現年58歲,畢業於武漢大學,經濟學博士。歷任中國工商銀行河南省分行副行長、總行營業部總經理、四川省分行行長、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副總裁、中國工商銀行行長助理兼北京市分行行長、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長、執行董事。2013年5月,任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監事長。2014年7月至今,任招商局集團總經理、董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