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碧」、「辛巴克」……爲什麼要鬧「山寨」自己的笑話?

見過很多“康帥傅”、“娃恰恰”、“詠動”、“奧利傲”、“六億核桃”.......山寨產品的腦洞開的極大,也讓很多企業有了危機感,

為了防止惡意搶注,各大企業都開始“山寨”自己。

“雷碧”、“辛巴克”……為什麼要鬧“山寨”自己的笑話?

企業保護商標的現狀

隨著拼多多事件的不斷髮酵,品牌商標與“山寨品牌”之爭也成為熱門話題,企業註冊商標要未雨綢繆,企業“山寨”自己也並非是個案,可口可樂公司的“雷壁”、星巴克公司的“星巴客”“辛巴克”、老乾媽公司的“老幹爹”“老幹爸”“陶老幹爸”,再比如五糧液集團的“六糧液”“七糧液”,阿里巴巴也是直接註冊了一家人的稱呼,“防禦性”商標註冊是大企業保護商標常見的做法。

“雷碧”、“辛巴克”……為什麼要鬧“山寨”自己的笑話?

企業的“山寨”策略

事實上,一些大企業大品牌往往會註冊一些看似“山寨”、其實是具有一定關聯性特別是近似性的商標,業內稱之為“防禦性”註冊。例如小米公司為防止“傍品牌”,主動把藍米、紫米、桔米,甚至連爆米花、蝦米等都註冊了。

“雷碧”、“辛巴克”……為什麼要鬧“山寨”自己的笑話?

防禦性商標註冊出於對自己品牌的保護”相關專業人士指出,阿里巴巴作為全球500強企業,影響力很大。從阿里巴巴延伸的諧音阿里爸爸,到阿里叔叔、爺爺奶奶等等“阿里家族”,之前一篇《阿里巴巴的商標保護矩陣,你根本就學不來!》中,有講過阿里巴巴的商標保護矩陣,如果阿里巴巴自己不去註冊,則不排除有可能被傍品牌的投機分子所註冊。

“雷碧”、“辛巴克”……為什麼要鬧“山寨”自己的笑話?

我國去年查出商標違法案件3.01萬件

當前,中國企業對於“品牌保護、註冊先行”的意識日益增強。我國市場主體商標註冊申請量持續快速增長。2017年,我國商標註冊申請量為574.8萬件,比上年增長55.72%;網上申請489.7萬件,佔申請總量的85%。2017年,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系統共查處各類商標違法案件3.01萬件,涉案金額3.65億元,罰沒金額4.7億元。

品牌商標屢爆被侵權現象,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維護已有知名品牌,企業不約而同的採取了防禦戰術,註冊了與自身品牌名極為相似的商標,採取了先入為主的策略。

商標是企業的無形資產,對於企業的意義重大,為了保護自己的品牌形象,避免日後的商標糾紛,採取“防禦性”註冊是企業保護商標的一種手段,這也說明了我國需要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對“山寨”品牌商要加大懲罰力度,提高侵權成本,相關部門也應該加大監管力度,杜絕“山寨”產品在市場上的流通。

“雷碧”、“辛巴克”……為什麼要鬧“山寨”自己的笑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