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收藏高古珠,你要先了解這些事

前幾天碰到一個客戶,在聊天的過程中得知其竟然是一個古珠的收藏愛好者,這才知道這幾年各種珠串成為年輕人手上的配飾,一些人喜歡沉香、紫檀等,而佩戴古珠也成為了新得潮流。在前幾年不值錢的古珠,如今是動輒就價值上千,品相再好點的就是價值上萬。一顆品相頂級的九眼天珠也有可能價值過億,而一顆頂級的紅縞瑪瑙珠子更是賣到了數十萬。

要想收藏高古珠,你要先了解這些事

清 天地眼天珠

或許是古珠身上所凝聚的歷史信息和蘊含的文化及藝術內涵讓各個藏家所喜愛,感覺佩戴這些古珠讓自己觸摸到了古老的歷史。

與其他收藏門類的時間界定相似,古珠分為高古(漢代以前)、中古、明清這三個時期。

早在先秦時期,已能從文獻中窺見珠子的身影。《禮記·正義》有珠玉串聯組佩制度的記載,《詩經·國風》有男女互贈玉佩珠璣的故事……戰國時,以琉璃製成的蜻蜓眼風行。齊國的水晶工藝,尤其是拋光、切面、打孔工藝已經相當成熟,後人難望其項背。這些技藝在齊國製作的水晶珠上得到了充分體現。

要想收藏高古珠,你要先了解這些事

齊國水晶珠孔道細節

齊國水晶珠最明顯的特徵是孔徑較大,孔道透明。一般是兩端對鑽孔,在珠子中間部分相互貫通,而整體上從不破壞水晶晶瑩剔透的特徵。

秦漢時期,珠子的普及程度已是相當高了。隨著絲綢之路的發展,外來珠子越來越多地流入中國市場。東漢時,佛教傳入中國,珠子又被賦予了宗教寓意。

唐宋時期,中國處於封建時期的鼎盛期,經濟富足,社會繁榮,珠子作為裝飾品盛行於世。在唐詩中,不乏對珠子的描寫。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寫道“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其中的“步搖”,據東漢時期講解物名的工具書《釋名》解釋,“步搖,上有垂珠,步則動搖也。”由珠玉的耀眼奪目足以瞥見盛唐時期的華貴氣象。

要想收藏高古珠,你要先了解這些事

配珠步搖

到了宋代,珠子更是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南宋周密的《武林舊事》記載了臨安的城市風貌,其中便提及了“穿珠”這種小手藝,在“珠子鋪”中,交易動輒“萬數”。當時民間對珠子的需求可見一斑。

明清是珠子發展的頂峰時期。一方面在民間,珠子成了尋常百姓打扮和消遣的物品。另一方面,自古以來,珠子就有按材質區分身份和等級的功能。

清代,這一功能隨著皇權的高度集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強化,其產物便是朝珠。

要想收藏高古珠,你要先了解這些事

清代朝珠製作方法

滿族先民有以“令珠計歲”的風俗。朝珠的形式來源於佛教念珠,這與清代皇帝對佛教的尊崇有關。朝珠108顆穿成的主體部分為“身子”,每隔27顆珠子加入一粒材質不同的大珠稱為“分珠”,將108顆朝珠四等分,分珠共4顆,色澤大小一致,寓意四季。“佛頭”位於朝珠頂部,連綴有一塔形“佛頭塔”。朝珠的兩端通過佛頭塔的孔中穿出,合二為一,由此延伸出絛帶,絛帶中段系綴有一塊寶石,稱為“背雲”,背雲以下的絛帶末端綴有寶石“大墜”。佩掛朝珠時背雲緊貼後背。佛頭塔兩側又有3串小珠,每串10粒,稱為“紀念”,末端綴有“墜角”,佩掛時一側綴兩串,另一側綴一串。

按照清代禮制規定,王公以下,文職五品、武職四品以上及翰詹、科道、侍衛、公主、福晉以下,五品官命婦以上都佩掛朝珠,除了不能使用皇帝、皇后所用的東珠(黑龍江出產的淡水珍珠,為清宮廷最珍愛的上品),其它雜寶及諸香等各類材質均可用。

要想收藏高古珠,你要先了解這些事

清道光 核雕歷史人物圖朝珠

此外,朝珠的佩掛也極其講究,不同場合有相應規定。以皇帝朝珠為例。據《清史稿·輿服志》載,“(皇帝)用東珠一百有八,佛頭、紀念、背雲、大小墜雜飾,各惟其宜,大典禮御之。惟祀天以青金石為飾,祀地珠用蜜珀,朝日用珊瑚,夕月用綠松石,雜飾惟宜。絛皆明黃色。”

“同一等級的官員使用的材質大致相同,不過每串朝珠,珠子的造型都不一樣。官員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造辦處的工匠商量,算是私人定製了。”在官造之外,民間藝人打製而成的珠串也獨具特色。

不過古珠行情看漲,市場上的假冒品隨之也層出不窮,以假充真,以中古玉珠或是新玉珠冒充高古玉珠的現象越來越多。由於珠子的歷史久遠,其材質跨類眾多,從玉石類到金屬、陶瓷和琉璃都有,想要識別古珠,不但要考驗收藏者的眼力,還要收藏者瞭解大量的歷史知識以及考古資料。

要想收藏高古珠,你要先了解這些事

戰國 錯銀瑞獸紋藍色琉璃珠

而對於高古玉珠的真偽鑑賞,蘇富比專家用“料、工、形、飾”四個字來概括:料即質料,在我國的歷史上,對玉的界定,還是比較寬泛的,古代瑪瑙、松石、水晶甚至琥珀、琉璃等都被稱為玉。我們今天要從材料上鑑識古珠,除了要求對材料有所瞭解外,還必須瞭解到這些材料使用的“歷史”。工即工藝,古代工藝皆以手工製作,高古時期更原始,屬於以石攻玉的階段,高古玉珠的工藝痕跡特徵和現當代的肯定不一樣。形即器物的形制,飾即紋飾,仿古、造假的“古董”很多是仿照古代圖錄,但每個歷史時期玉器的造型、紋飾和使用方式都不一樣。

要想收藏高古珠,你要先了解這些事

戰國 蜻蜓眼白玻璃珠

此外,觀察高古玉珠的鈣化和蝕化情況也是一個鑑定途徑。高古玉珠經過千年的埋藏,通過氧化,都會鈣化、蝕化。特別是高古玉珠上出現的不同程度的蝕化小孔洞,在放大鏡下可觀察到孔內因化學變化而形成的結晶體,這是目前任何方法都不能偽造的。最後看沁色,真古玉的沁色都是成器後沁入的,與人為的染色有著本質的區別。

反正,古珠收藏需謹慎,斟酌之後再下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