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旗县公安局践行“一次办妥” 钢铁警花的“小岗大爱”

繁忙的三尺服务台后面和焦急的办事群众面前,总会有一张带着酒窝的笑脸,慢声细语的给群众办理业务,这个笑脸不仅留给自己,也照亮了前来办事的群众,她就是社旗县公安局户政科副科长徐蓓蓓。

社旗县公安局践行“一次办妥” 钢铁警花的“小岗大爱”

户政工作是所有公安工作中最琐碎、最基础的工作,同时也是给群众打交道最多的岗位。由于特殊的工作性质,就要求户籍民警必须要有极强的责任心和耐心。徐蓓蓓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是一个遇见群众问问题会脸红,碰见不讲理的群众会急哭的小警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业务的熟练,这一晃,从警时间已15年。

自“一次办妥”政务改革工作以来,徐蓓蓓就积极落实“一证办”,深化“简化办”,用实干精神努力打造户籍窗口服务新形象,得到群众的认可和点赞,徐蓓蓓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辛勤付出,获得了省公安厅“优秀户籍内勤”荣誉称号。

社旗县公安局践行“一次办妥” 钢铁警花的“小岗大爱”

在户政服务中,徐蓓蓓一直从群众最关注、最关心、最需要的问题着手,积极推行为民服务新方法、新思路,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审批环节,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其中,临时身份证一直以来是群众关注度较高的项目,凡是前来办理临时身份证的群众,基本上都是着急使用。但由于办理程序、环节等因素的制约,临时身份证办理时间是三个工作日。

徐蓓蓓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在办理临时身份证时,所需纸张较大,耗时较长,如果换成同等质量较小的纸张,在办理时间上会不会加快?经过她反复试验,终于试验成功,办理临时身份证由原来的3个工作日,变成当天办结。后经过多次检测,各方面都比较顺利,以后凡是前来办理临时身份证的,全部为即办件,此举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2017年1月19日下午,正在户政大厅值班的徐蓓蓓接待了一位行色匆匆的男子,该男子表示,其姑姑在医院住院,二代身份遗失,由于患病严重,不方便前来办理身份证,看看有什么别的办理办法。徐蓓蓓在了解情况之后,带上简易的器材,跟着该男子前往医院拍照,在取得照片之后,徐蓓蓓抓紧时间制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制证完毕,考虑到有病人住院,她又自己跑到医院将证件送给家属,在接到证件时,家属激动的说不出话,他们没想到只是简单的咨询,户籍民警就送证到家。

寒冬腊月的一天,徐蓓蓓到户政大厅去值班,一位老大妈颤颤巍巍的前来办理二代身份证,老太太姓韩,由于常年从事手工业工作,又加上天气寒冷,手指已经很难采集到指纹。考虑到实际情况,徐蓓蓓打来热水,先是给韩老太太泡泡手,又涂上护手霜,拿出自己的暖手宝,给韩老太太仔细的按摩手指,经过一番努力,终于顺利的取到了指纹。看到韩老太太冻的通红的手,徐蓓蓓把自己的护手霜和手套都送给了韩老太太,韩老太太拉着徐蓓蓓的手说:“这人美,心也美,真是好同志”。

社旗县公安局践行“一次办妥” 钢铁警花的“小岗大爱”

在刚性的法律和制度下,徐蓓蓓以女性独有的温柔和贴心,为群众带去的不仅是便利,更多的是温暖和关怀。

践行“一次办妥” 服务见真情

户籍民警王真,从警18年以来,一直从事户政管理工作,她十几年如一日,始终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勤奋工作,想方设法地便民、利民,为民解忧,用优质高效的服务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评价。先后4次被市、县公安机关评为优秀政法干警和优秀共产党员,获得社旗县“新长征突击手”“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社旗县公安局践行“一次办妥” 钢铁警花的“小岗大爱”

户政管理工作在所有公安工作里面算是比较繁琐的一个警种,每天都要围着电脑操作,然后在面对各式各样的报表和档案,要想做好这份琐碎的工作,就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2017年7月17日,在户政大厅值班的王真接待了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原来老人名叫尚国有,贫困户尚国有因病半身不遂,其妻带子离家出走,十多年未归。现尚国有生活不能自理,其妻儿户口仍在一起不能入养老院。在了解情况之后,王真联系当地派出所,在得知情况属实之后,积极协调,特事特办,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为尚国有重新办理了户口。

2018年5月1日,国家正式启动政务“一次办妥”,好的政策在于落实到实处,在6月10日,南阳市公安局对全市公安户籍窗口进行了政务礼仪培训,并对“一次办妥”基础知识进行了测试,王真在培训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她依然每天学习十九大精神,坚持“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着力推进“一次办妥”。

王真将办理户籍的所有手续整理完毕,发放给各派出所户籍民警,张贴在户籍室显眼处,好让前来办证的群众只跑一次,在手续齐全的情况下,迅速、准确的为群众办理相关户籍证件。

在高招、中招考试期间,为莘莘学子开辟绿色通道提供延时服务,公布自己的手机号码,实现24小时服务在线,服务考试100余次,让考生免除后顾之忧,专心考试。在解决全县贫困户疑难户口问题上,主动作为,积极下乡深入细致调查、审核贫困户疑难户口问题,解决全县460余户疑难户口,真真切切的解决贫困户实际问题。

社旗县公安局践行“一次办妥” 钢铁警花的“小岗大爱”

高庄村贫困户陈章成家共有7人,6人都患有精神疾病,其中3个孩子均无户口。王真在村里走访时,得知其家情况后,立即联系村干部协调为其出具相关证明材料,上报户口手续,为让贫困户能很快拿到户口本,王真积极与市公安局户政部门联系沟通,帮助为其解决户口问题。户籍手续批下来后,2017年7月18日上午,王真不顾天气炎热,带着户口本送到了贫困户陈章成家中。陈章成拉着王真的手,感动的不知说什么好。

家住社旗县朱集镇的张某,大学毕业以后,准备将户口由新疆石河子市返迁至社旗县朱集镇,由于系统无法识别其迁移证件等原因,返迁手续一直无法完成。张某就此问题,多次返回至新疆也无功而返。来来回回已经耽搁了3个月的时间,此时的张某情绪十分激动,要到有关部门上访解决。

10月13日,正在户政大厅值班的王真看到此种情况后,积极主动安抚张某。在了解情况之后,王真立即向上级进行了汇报,积极与新疆石河子的户政科取得联系,经过一整天的沟通协调,王真终于将张某的户籍迁回原籍。

当张某得知问题已经解决时,他几乎不敢相信这个事实。他说:“王真大姐,我去新疆那边跑了3个多月,啥事也没办成,没想到遇到了你这样的好民警,你一天就把俺户籍的老大难问题解决了,太谢谢你了!”

作为一名普通的户籍民警,王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只是在自己职责范围内做着该做的事、能做的事。这些事很琐碎、很平凡,但是透过这些平凡琐碎之处,让我们看见一个普通民警的勤勉、无私、乐观、甘于奉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