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致癌门再现新问题企业?涉事企业回应下架风波

降压药致癌门再现新问题企业?涉事企业回应下架风波

“对于台湾地区监管部门制定的这一标准,我们并没有看到科学性和依据。”


“NDMA在缬沙坦原料药中的出现,属于生产流程中产生且属于医药监管意料之外的新情况,并非生产单位违规添加所致。”

南方周末记者 马肃平

浙江华海药业降压药原料药“毒素门”事件风波尚未完全平息,国内又有两家上市药企被曝“踩雷”。

8月3日晚间,润都股份(002923.SZ)公告称,向中国台湾地区客户供应的缬沙坦原料药被检出极微量N-亚硝基二甲胺(NDMA)成分。

两天之后,天宇股份(300702.SZ)亦公告称,从中国台湾地区客户处获悉,其两批缬沙坦原料药检出NDMA成分。

几乎就在同一时间,海外媒体报道称,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厅于8月6日宣布,韩国一家制药公司制造的部分缬沙坦原料药含有疑似致癌物质NDMA,要求含有该缬沙坦的22家公司的59种降压药即日起全面下架,“而该公司制造的问题缬沙坦原料,来自中国珠海润都制药公司”。

一时间,“中国大陆降压药再现致癌物,在韩国和台湾地区纷纷下架”的消息甚嚣尘上。

8月11日上午,其中一家上市企业润都股份回应南方周末记者称,“相关媒体报道并未讲述完整事实,对公众有误导。”

-01-

“台湾地区检出标准缺乏依据和科学性”

确切地说,这场缬沙坦风波始于7月5日。当天,欧盟药品管理局(EMA)发布公告,称中国浙江华海药业生产的缬沙坦原料药被检测出含有NDMA的致癌物质。

中国台湾地区“卫生福利部食品药物管理署”(以下简称“食药署”)8月2日的公告显示,华海药业事发后,考虑到台湾尚有输入其它来源的缬沙坦原料药,“食药署”进行了全面排查,润都股份生产的缬沙坦原料药被检出NDMA不纯物。

润都股份也接到了台湾地区客户生达化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生达制药)通知,“生达制药决定自主预防性下架回收含有该成分的四种药品,暂停上述药品的生产。”

生达制药四种药品共生产51批。按照“食药署”的要求,其中已出货的49批(约2421万颗)立即回收,未出货的2批禁止出货。

事发后,舆论哗然。因为7月29日,国家药监局刚刚发声:“经研判,除华海药业缬沙坦原料药NDMA杂质超出限值外,其他国内缬沙坦原料药生产企业,NDMA杂质检出值低于限值或者未检出。”

数据显示,中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病人群已经超过3.3亿,至少每4-5人中就有一位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药。而缬沙坦是一种经典降压药,主要用于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

润都股份质量负责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公司的缬沙坦原料药在国内也向十多家企业供货。

有公众质疑,既然国内排查没有问题,为何在台湾地区又被检出了?

8月10日晚间,润都股份发布公告解释,这是因为台湾地区提高了NDMA杂质的检出标准。

南方周末记者了解到,国家药监局采取的检出标准和欧盟暂定标准一致——根据毒理学数据推算,NDMA的每日最大摄入限量为0.1μg(微克),相当于欧洲医药管理局(EMA)暂定参考限定值0.3ppm(按每日服用320mg缬沙坦计算)。

“公司在国内销售的缬沙坦原料药,经检验NDMA含量均低于0.3ppm,而台湾地区监管部门8月2日临时公布NDMA杂质限度值不得超0.1ppm。”公告称。

2014年,润都股份销售给生达制药缬沙坦的生产工艺获得“食药署”批准。审核期间,“食药署”也并未要求企业控制该杂质。

“对于台湾地区监管部门制定的这一标准,我们并没有看到科学性和依据。”润都股份质量负责人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

-02-

杂质含量标准未出台

“不是企业主观上不去控制杂质。”该公司质量负责人解释,此前,公司并未意识到这一问题。华海药业事发之前,各国监管部门也并没有对该杂质制定可接受控制限度的行业标准。欧盟0.3ppm的标准,也是华海药业事发后才暂定的标准。目前,全球范围内正在积极探讨新的标准限度。

目前,欧盟等多国药品监管机构认为,NDMA属于2A类致癌物——动物实验证据充分,人体可能致癌但证据有限。NDMA实际上广泛存在于日常食物、饮品、烟草等物质中,比如腌制食品。

润都股份公告称,经调查,缬沙坦原料药中的NDMA系“生产工艺产生的故有杂质,含量极微,且就业内采用的相同生产工艺而言,具有共性”。

此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原资深药理毒理学审评员姚大林博士在接受采访时也曾表示,“NDMA在缬沙坦原料药中的出现,属于生产流程中产生且属于医药监管意料之外的新情况,并非生产单位违规添加所致。”

“NDMA在工艺上比较容易降低和去除。”润都股份质量负责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虽然公司的缬沙坦原料药符合欧盟标准,但会考虑如何在工艺上继续降低。

-03-

“未向韩国市场销售过缬沙坦原料药”

在韩国市场,润都股份近期同样饱受质疑。

“该内容严重失实,严重误导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润都股份回应称,公司从未在韩国注册和销售过缬沙坦原料药,仅按合同要求,向该韩国缬沙坦原料药生产企业出口缬沙坦原料粗品(化工品)。

原料粗品必须由韩国公司经过精制加工等生产工序,方可制成缬沙坦原料药,进而用于人用药品制剂的生产。

“我们提供的原材料是达到协议要求的。韩国企业投入生产使用时也做过检测。”该公司质量负责人表示。

韩国企业在当地注册原料药,监管部门要做工艺审核报备,“原料药产品质量保证应该是韩国企业的责任。”他解释,原料药生产质量不合格,可能是工艺问题,也可能是其本身对原材料提出的要求不够多,但不能把责任推给原材料的提供者。

降压药致癌门再现新问题企业?涉事企业回应下架风波

(视觉 | 张元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