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包頭市防範打擊電信詐騙違法犯罪情況通報

據包頭市公安局刑偵部門統計,2018年7月份,全市共立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180起,涉案金額 567萬元。在防範電信詐騙工作方面,全市各級公安機關加強案件受理工作,及時開展緊急止付工作,與犯罪分子賽跑,最大限度挽損;同時市局指揮中心24小時值守,藉助反詐工作平臺,及時通過電話、短信等方式告知我市接到詐騙電話的群眾提高警惕,嚴防上當受騙。本月共發佈預警攔截信息5717條,緊急止付808次,止付金額6392萬,凍結172次,凍結205萬元。

雖我市各級公安機關多措並舉、重拳出擊,不斷加大對電信詐騙違法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但電信詐騙案件仍處於高發態勢,防範工作仍有漏洞,突出表現在銀行卡非實名登記,被犯罪分子利用進行詐騙後的資金流轉。通過對“公安部電信詐騙案件偵辦平臺”的梳理統計,本月電信詐騙涉案銀行卡號共734個(非實名登記),其中建設銀行169個,農業銀行163個,工商銀行139個,招商銀行60個,中國銀行43個,郵儲銀行23個,民生銀行20個,交通銀行16個,上海浦東發展銀行14個,平安銀行12個,中信銀行11個,興業銀行9個,北京銀行7個,浙江省農村信用社5個,廣發銀行5個,光大銀行5個,包商銀行5個,華夏銀行4個,哈爾濱銀行4個,寧波銀行3個,徽商銀行3個,浙商銀行2個,吉安農村商業銀行2個,廣東省農信2個,福建寧德農村商業銀行2個,邢臺銀行1個,溫州銀行1個,山東鉅野農村商業銀行1個,湖北鶴峰農村商業銀行1個,桂林銀行1個,東莞農商行1個。請銀行系統繼續加大監管力度,嚴格落實辦卡實名制及身份信息核查制度,進一步擠壓犯罪空間。

7月份,多家P2P平臺密集爆雷,例如善林金融、唐小僧、聯璧金融、旺財貓、雲端金融等平臺。包頭市公安局也陸續接到多起群眾報警稱自己在某些平臺投資的錢無法提現,懷疑被騙的警情。如今非法集資波及的領域日漸廣泛,商品營銷、資源開發、種植養殖、投資擔保等傳統領域案件時有發生,借貸理財、私募股權、虛擬貨幣、古董文物升值、消費返利、慈善騙局、養老投資、微商傳銷、金交所、文交所等新興領域已逐步成為非法集資犯罪的重災區。特別是互聯網上非法集資犯罪成為普遍模式,跨界特徵突出,傳染積聚速度更快。

7月份包头市防范打击电信诈骗违法犯罪情况通报

在此,警方發出高危預警:集資詐騙的形式越來越多樣,隱蔽性和欺騙性越來越強,投資者要學會辨識,認清楚非法集資的本質和危害,提高識別的意識與能力,分析投資的合法性,理性地做出投資選擇,類似“高回報”、“高收益”、“快速致富”等字眼,基本上意味著有人盯上了你的錢包,千萬不要讓自己走入非法集資的陷阱中。

警方再次提醒被騙群眾留意各地公安網上公告,及時瞭解案情進展通報,積極配合公安機關開展調查取證工作,並依法表達訴求,不參與各類非法聚集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