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穿迷宮、盲道被搶占:他們與盲道無緣,真無奈!

一個城市的文明除了市民的素質,每個城市的公共設施,也是衡量一個城市文明的重要標誌。平時人們在城市大街上行動,往往會看到黃色的凸起豎紋地磚,走上去非常不舒服、硌腳。但對於盲人,這就是他們的命根子,他們在城市生活不可缺少的盲道。

盲人穿迷宮、盲道被搶佔:他們與盲道無緣,真無奈!

1961年美國製定了世界上第一個《無障礙標準》,此後日本、英國、加拿大等幾十個國家相繼制定了有關法規。1985年,北京開始對部分街道進行無障礙改造,在城市的主要路口、大街配備無障礙硬件設備。這一舉動得到了市民的一致好評。

盲人穿迷宮、盲道被搶佔:他們與盲道無緣,真無奈!

1989年,由國家建設部、國家計委、民政部、中國殘聯聯合出臺《方便殘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築設計規範頒佈實施。1991年,北京率先在國內建成第一條盲道,給盲人帶來不少的方便,成為了各大城市的學習的樣板。2001年中國出臺的《城市道路和建築物無障礙設計規範》實施規範,要求任何城市主要道路的人行道,應當按照規劃設置盲道。目前,中國城市建的盲道在世界上算最長、分佈最廣,但其使用的比例確非常的少。

盲人穿迷宮、盲道被搶佔:他們與盲道無緣,真無奈!

在中國的各大城市,盲道隨處可見,但你基本難見盲人在使用盲道,這與職能部門、社區居民的宣傳力度不夠等原因,也與盲道建設缺少人性化有關。很多城市與國際上無障礙建設的理念“方便殘疾人”發展到“建築以人為本”的概念還有很大的差距。

盲人穿迷宮、盲道被搶佔:他們與盲道無緣,真無奈!

從目前各大城市建設的現狀可以發現,國內城市大規模的盲道建設對盲人行路並未產生很大幫助。黃色凸出條紋樣式的盲道猶如盲人靜態的眼睛,它被鋪在馬路人行道上,是為了方便盲人出行而設置的。形狀特殊的磚、鮮豔的黃色,利用盲人的腳感作用和盲道磚的助感原理達成。

在中國西部的某城,一位盲人老大爺講“我從來不走盲道,因為太不方便了。我一般外出鍛鍊都是用手杖敲著非機動車道的水泥臺階走,那個比較明顯一點,不會走偏。”將要出小區門口時,胡西柱老人用手杖指著牆角的私家車說,“這地方有車停著,我以前經常被碰倒,走得多了就知道要拐個大彎。再走幾步,路面就不平整了,有坑,得慢點。”

盲人穿迷宮、盲道被搶佔:他們與盲道無緣,真無奈!

在中國眾多的城市,盲道被私家車、電瓶車佔用已經成為了常態。所以,在眾多的盲人中,“車太多,我不敢走了”也成了盲人的心靈創傷。

在另一個城市,盲道卻變成了“害人道”,各種侵佔盲道的現象在寶安大道十分常見,兩條大街的交匯處,幾輛汽車公然停放在盲道上。沿著盲道走出去不到兩百米的距離,就看到一輛黑色的“大奔”霸氣十足地停在一家服裝店門前的盲道上。門口的保安不以為然地說,“這車就臨時停一下,再說這盲道也沒有人用。”

盲人穿迷宮、盲道被搶佔:他們與盲道無緣,真無奈!

在南方經濟特別發達的某城,17歲的視力殘疾人說道“我平時基本上不會走盲道。盲道常被侵佔不安全。此外,由於生活圈子小,朋友也很少,他基本很少外出,即使要出門,也會有家人的陪同”。對於盲道被侵佔的情況,阿華淡淡地回了句,“這樣肯定是不好的。”

某校長曾對本市城市建設的情況表示:現在盲道的使用率不高,主要是因為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視力殘疾人群在不斷減少,且殘疾人出行的方式也出現較大改變。

盲人穿迷宮、盲道被搶佔:他們與盲道無緣,真無奈!

有市政領導表示,或許正是因為盲道使用率降低,所以導致大家對盲道的重視不夠,才會出現侵佔盲道、盲道設置不合理等情況,“本來為了方便殘疾人,結果變成害了殘疾人。”

在中國城市的盲道出現種種“遭遇”有很多很多,非機動車亂停亂放是個長期以來就屢禁不止的問題,對那些擠佔盲道的車輛,執法人員基本以教育勸導為主,而對那些不聽勸導的長期佔道經營的攤販,必要時也會加以處罰。但由於這類情況發生頻率太高,加上一些路段盲道設置也不盡合理,光靠城管人員很難從根本上消除,他也呼籲市民養成良好的停車習慣,以免對他人的出行造成影響。

城市管理者表示:要解決這個問題,不僅需要廣大市民的配合支持,還需要有關部門在設計建造上能夠更加合理、貼心,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為盲人朋友提供一個安全、便利的出行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