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六盘水,别称“中国凉都”,“水城”,位于贵州西部,市名来自最初下辖的六枝、盘州和水城三个特区的头一个字组成,是“三线建设”诞生的一座年轻工业城市。1978年撤地建市,国土面积9965平方公里,人口285.9万。六盘水地处滇、黔两省结合部,长江、珠江上游分水岭,岸南、北盘江流域两,煤炭资源丰富,有“江南煤海”之称。

西南煤海、中国凉都

水城在唐宋时期,属于水西安氏底水部,清朝时,安氏土司灭亡,在此设置水城厅。民国时期,改为水城县。中国建立后,这里煤炭丰富,成为贵州西部三线建设的中心。由于煤炭资源丰富和沪昆铁路修建,六盘水成为贵州重要的工业城市。到了21世纪,六盘水开始重视打造旅游,凭借海拔高、夏季气温低的优势,成为中国新兴避暑旅游城市:凉都。

六盘水市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煤炭资源,占全省的1/3;炼焦煤保有储量占全省88.2%,相当于江南九省炼焦煤储量之和。有“西南煤海”之称,是全国十大煤炭基地之一。1964年,根据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精神,国家计委和煤炭工业部经过调查对比,决定在贵州西部煤藏丰富的六枝、盘县、水城三县境内建立煤炭基地,六盘水这个组合性的专名由此而得。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随着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三线建设对贵州西部煤炭资源大规模开发和国家重点建设而兴起的。在六盘水矿区煤炭工业建设的同时,国家确定建设水城钢铁厂,作为大西南的一个重要的钢铁基地。而后冶金、电力、建材、化工、农用水利、交通、邮电等产业也许迅速兴起。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荷城公园

1970年,三线建设的重点工程——贵昆铁路完工。该线蜿蜒于云贵高原乌蒙山区,地势险峻,地质复杂。该线建成后,沿线工矿企业发展很快,运量急剧增加。贵昆铁路使得六盘水逐渐成为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内昆铁路也通过六盘水。市内的铁路编组站是中国西南最大的编组站之一。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水柏铁路北盘江大桥

接着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矿区(后改特区)作为煤炭基地相继成立。1967年10月,六盘水地区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成立,六盘水开始成为一个政区,下辖三个特区。1970年12月分隶安顺地区、兴义地区、毕节地区的郎岱县、盘县、水城县分别与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特区合并,合并后仍称特区,隶属六盘水地区。1978年12月,地区改为省辖市,市革命委员会驻水城特区。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水城特区分设为水城县和钟山区。2003年10月28日,水城县人民政府正式搬迁到双水办公,钟山区和水城正式分离,但是实际上,许多人们依然把钟山区或者六盘水叫水城。

2013年8月17日,贵州省三线建设博物馆在贵州省六盘水市开馆,是国内唯一一个以“三线建设”为主题的博物馆。馆内收藏了三线建设时期极具代表性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以及历史文献、图片等,并通过微缩场景再现了当时的生产生活场景。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三线建设博物馆

六盘水,位于贵州西部乌蒙山区,年平均气温15℃,夏季平均气温19.7℃,冬季平均气温3℃。气候凉爽、舒适、滋润、清新,紫外线辐射适中,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凉都”称号,是全国唯一以气候特征命名的城市。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凉都六盘水

明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六盘水市中心城区西部,澄澈的湖水和西侧的自然山体相连,长达1.13公里的彩虹桥凌驾于澄澈的湖面之上,犹如一条飘舞的彩带。公园控制范围为1200亩,建设面积474亩,其中人工湖占319亩。 窑上水库(明湖)始建于1956年,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碧波白鹭这三者之间的绝妙搭配形成了一幅优雅的风景画,水清澈得就像新疆天池。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明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梅花山,方圆约40平方公里,海拔最高处2800多米,地跨中山区和威宁两地,山上栖身着5000多户人家,1万5千多人,全长16公里的省道102线梅花山路段地处乌蒙高原山区,是贵州省公路海拔最高路段,共有急弯24处。梅花山旅游景区乌蒙索道是国内最长的索道,索道高差为620米,均速为6米/秒,单向通行耗时为27分钟。索道起离地面后,可右观明湖湿地公园、瑶池(窑上水库、龙贵地水库)、炫丽凉都城;左观喀斯特峰从洼地、峰林盆地前观磅礴山系。继而飞跃一线天峡谷,经纸厂滑雪场,抵达高炉村,体验感极强。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梅花山

玉舍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水城县南部,距六盘水市中心30公里,总面积50134亩,有林面积40680亩,有300亩保存完好的原始林,森林覆盖率在90%以上。一年四季景色各异。玉舍国家森林公园滑雪场位于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内,最高海拔2503米,最低海拔1700米,相对高差803米。该公园由森林游览区、森林游乐园、森林生态保护区。有以华山松、杉木等组成的人工林和杜鹃等组成的天然林相互辉映,飞来石一峰独秀、小石林玲珑精巧、溪流水体通透、大小瀑布20余处,千姿百态,草地碧绿如茵,野趣横生,古驿道寻古探幽,民族风情浓郁,传统民族节目——火把节、跳花节,别具一格,引人入胜。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玉舍国家森林公园

天生湖位于水城县双戛乡,距市中心城区12公里,天生湖现有水域面积近40亩,湖水湛蓝、清澈,湖四周有以华山松和青杠树为主的8500亩天保工程林,沿湖西面有较大缓坡草地和多处小面积湿地,柔软如毯,碧绿如茵。湖面周围众多的山峰拔地而起,湖光山色交相辉映,颇有桂林山水的味道。距湖心区较远的地方有一处名叫“天缘洞”的洞穴,洞内沉积物景观较多,钟乳石灿若云锦,千姿百态。在天生湖景区内有多处瀑布,高差5米至7米,逢涨水季节,声如巨雷,撼人心弦。天生湖旅游区内还有云南红豆杉、银杉等十余种珍稀植物;白腹锦鸡、花面狸、松鼠等珍稀动物在这里也时有出没;中草药及森林菌类、野菜更是数量繁多、分布广泛。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天生湖

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主席一首《七律·长征》,让世人充分领略了巍巍乌蒙山的恢宏气势。“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面积380余平方公里,园内有世界最大的天坑;有世界上最深的竖井;有世界上最高的公路天生桥;有雄奇险峻的北盘江大峡谷;有千姿百态的地下溶洞;有难得一见的高原佛光;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林峰丛;也有远古鱼龙化石和古人类遗址等。

小韭菜坪为贵州最高峰,属于乌蒙山主峰。站在山顶,可目扫钟山区、水城、赫章、威宁县邻近主峰之大片辖区,远山如浪,山与天相连,四周群山皆小。与韭菜坪峰顶遥相对应,被万亩草场环绕着的千亩石林面积不低于6平方公里,林内奇石密布,造型各异,风姿迥然,以未曾粉饰过的沌洁的满身灵气,或立或卧或行,或玲珑剔透,或魁伟遒劲。本地人称之为洛布石林,彝族语即“落布惹”,大意是滑竹与石头构成的森林,也可以说成是像古代民族一样的石林。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小韭菜坪:贵州屋脊

牛棚梁子(乌蒙大草原)位于水城县营盘乡和盘州乌蒙镇地区,由贵州第二高峰——牛棚梁子主峰、牛棚梁子高原杜鹃林、娇子顶大千亩草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恐龙时代的活化石珙桐林、红豆杉林、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西康玉兰园、兵马山及周围大小群山、石林、石谷、石柱、石庄等组成。景区自然风光优美迷人,群山相连而威武雄壮,怪石嶙峋而威武神奇,主峰海拔2865.2米。群山之间,云遮雾罩,云盘雾绕,云海雾涛,变幻莫测。梁子上有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动物林麝、锦鸡、麂等。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牛棚梁子(乌蒙大草原)

北盘江野钟大峡谷:野钟”名字来源于野钟村山上有一深洞,长年滴水,凝结为钟乳石,形态如钟,洁白如玉,人称“玉钟”,“野钟”为“玉钟”谐音。大峡谷全长16公里,高100至1400米,平均宽度60米,峡谷内古木参天,林木葱郁,为贵州省黑叶猴保护区。野钟峡谷地处乌蒙山脉中段,云贵高原东部一、二级阶梯过度带,黔中高原向滇东高原渡过斜坡上,属扬子准台地上扬子台地褶带,地质史上曾屡遭海水侵袭,沉积了自泥盆系字至三迭系的碳酸盐岩盖层,经历了燕山运动等十余次抬升运动,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峡谷内水急坡陡,河流下切400到1000米峡谷两边垂直而下,呈“U”字形,甚为陡峭。是整个北盘江峡谷垂直切割最长、最深的峡谷。在水的化学物理作用切割下。峡谷两面沟壑纵横蔚为壮观,峡谷成两级状,第一级为江面至锌铅村保护站一线,沿公路展开,距江面高差700至1200米左右;第二级为锌铅村保护站一直到山顶断面,从第一台阶垂直爬升200至400米左右。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北盘江野钟大峡谷

营盘大峡谷位于水城县南部80公里的营盘乡境内,属珠江水系上游。以系列喀斯特及丹霞地貌大峡谷景观著称。峡谷内峰林怒拔,崇山峻岭依岸对列,河谷深切,相对高差在300—700米。两岸峡谷形态多样,喀斯特及丹霞景观均很丰富,多奇峰异石,生态自然纯朴完整,山上云腾雾绕。各种类型的瀑布群颇为壮观。溶洞景观众多,著名的燕子洞、大硝洞等分布沿江两岸。南岸高山上的光叶珙桐、西康玉兰、红豆杉等珍稀动植物数十种沿其流域生长,少数民族村寨宝石般地镶嵌于北盘江两岸的崇山峻岭之中,独特而浓郁的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等众多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珠联璧合,相映生辉。北盘江营盘大峡谷上飞架着宏伟壮观的高家渡公路大桥、发耳渡口公路大桥、水普公路大桥、北盘江铁路大桥等,其中,北盘江铁路大桥居多个世界第一;还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高家渡铁索桥等历史文物,更增添了峡谷的文化意义。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北盘江营盘大峡谷

都格北盘江大桥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都格镇,是杭瑞高速贵州省毕节至都格(黔滇界)公路的三座大桥之一。大桥跨越云贵两省交界的北盘江大峡谷,与云南省在建的杭瑞高速普立至宣威段相接。大桥由云贵两省合作共建,全长1341.4米,桥面到谷底垂直高度565米,相当于200层楼高——这也是世界最高的大桥。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都格北盘江大桥

六车河峡谷位于盘县和水城的交界部位,出口在花嘎乡,峡谷主体部分在普古乡境内,为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的一部分。峡谷水面海拔约750米,两岸峭岩绝壁顶高1500——1800米,河谷深切达1000米,最新一次切割的垂直峡谷深达300——500米。峡谷全长20公里,两壁拔地千尺,陡峭直立,谷底河宽约10米,水流潺潺,清澈见底,峡谷曲折幽深,峡中套峡。两岸山体陡峭,隔河对峙,高插云霄,气势雄伟。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六车河峡谷

天生桥位于水城县金盆乡干河地域,距市中心区71公路,面积9.4平方公里,是南开省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天生桥属石灰岩洞穴坍塌后残留洞段,桥高136米,跨度60米,顶拱厚15米,桥面长30米。据中外岩溶地质学家考证,水城天生桥属世界上最高的公路天生桥,原称"天仙桥",亦有"神州第一桥"称誉,为境内多处天生桥之最。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天生桥

花戛溶斗位于水城县花戛乡东北3公里,椭圆形溶斗长轴直径700米,底部长轴直径250米,深250米,发育于中上石炭纪碳酸岩中。是一个塌陷溶斗:又称漏斗或音译为斗淋,民间称为天坑、麻窝等。由于塌陷常表现出上部陡峭岩壁,是一种因饱水带发育巨大洞穴顶拱塌陷在地表形成的封闭负地形形态,常是伏流天窗,或在塌陷堆积体底部有暗河通过。是各种斗淋或漏斗中规模最大的一种类型。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花戛溶斗

民族风情

水城县玉舍乡境内乌蒙山支脉的大山里,有一片开阔地,彝族同胞把这里叫做“海坪”。“海坪”是彝语,意思是很大的一片开阔地。在这片开阔地上,住着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在这里生息繁衍,这就是海坪村,一个彝族聚集的村寨。彝族最重要的节日为“火把节”彝语称“齐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在海坪、龙场、坪寨、营盘等地的彝族同胞都要欢聚一起,围绕篝火载歌载舞,以庆丰求吉。人们打着火把,跳起豪放的、古老神秘的“搭体舞、酒令舞、撤麻舞”。每年以海坪聚集人数最多。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海坪彝族风情园

水城南开三口塘跳花场位于贵州西部六盘水市水城县南开苗族彝族乡。地处云贵高原腹地,座落在乌蒙山南麓的崇山峻岭之中。“水城南开三口塘苗族跳花节”有着特殊的历史纪念意义。传说农历二月十五日是苗家南迁过程中突破敌军重重包围的日子,为了纪念迁涉路程中取得的胜利,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这一天,六盘水市境内的苗族同胞都自发地举行节庆集会,以示纪念。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南开花场

在北盘江大峡谷岸上,有一个叫“天门”的地方至今仍保存着古朴的风貌。这里的269户人家中,有225户仍居住在吊脚楼里。部分村寨,甚至没有一间现代水泥建筑。村民的食物、衣着基本靠自给自足,建房所用的瓦也全部在村内烧制。当地村民介绍,周围的大山和北盘江挡住了村民的外出之路,也“抵御”了外来文化的冲击。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天门村

小花苗寨位于水城县青林乡海发村,属苗族八个支系之一,其服饰以刺绣在肩、脊、袖的美丽图案称奇,男子头饰扎满羽毛,女子头饰以橙黄相间绒线包裹,极其美丽。该村小花苗尤其以芦笙舞见长。小花苗寨曾参加了1958年莫斯科世界青年艺术节芦笙独舞表演,引起轰动。芦笙舞以腾、蹬、跳、闪、转、翻、叠等狂放、热烈的特点著称于世。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小花苗寨

六盘水美食

“到六盘水不吃烙锅是一种遗憾”,这是到过贵州省六盘水市的人发出的感叹。烙锅吃法特别,烙制后各种主料原味鲜美,2003年,烙锅在中国首届“民间·民族菜肴华西美食节”上获特金奖。深受当地人喜爱,也是夜间小吃的首推之品。水城烙锅始于清代,至今有300多年历史。传说,平西王吴三桂调兵镇压水西彝族,当地居民为逃避战争,逃进深山,取来瓦片,架在火上用生菜油烤烙土豆及其他荤素野菜等食物充饥。不料这竟成了一道美味沿袭下来。只是瓦片换成了平底铁烙锅,可烙的食物有山珍、海味、野菜。难怪人们说:“一锅容天下”。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水城烙锅

常说“南粉北面”,意思就是说南方人爱吃粉,北方人爱吃面,贵州人就爱吃粉,粉类的小吃数不胜数,羊肉粉就是其中之一,在贵州说起羊肉粉,人们都很熟悉,常见较出名的羊肉粉就有“遵义羊肉粉、金沙羊肉粉、水城羊肉粉、黔西羊肉粉、兴义羊肉粉等。为了适应寒冷的天气,素有凉都之称的贵州六盘水,自八十年代初以后,人们逐渐摸索出用芫荽和大蒜避膻的好方法,也就是从阿个时候开始,羊肉粉的生意才开始红火起来。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水城羊肉粉

滚烫的羊肉汤,火辣辣的油辣椒,细腻的肉片,再配以洁白的米线,一碗羊肉粉,直叫吃粉人一身大汗淋漓,意犹未尽。当然,羊肉粉在汤的调制过程中也各有各的配方,味道也就不完全一样。在六盘水遍地的羊肉粉馆中,“尝回头”、“翁记”“元坤”“大河”、“向佳”等羊肉粉馆最为有名,每个粉馆各有特色,但最共同的特点是汤鲜、味美、肉质细腻,早晨到这几个店里吃早餐的人时常要排队等候。但凡羊肉纯,不掺杂其它肉类作假的店子,生意都非常好,羊肉粉是六盘水老少皆宜、必不可少的早餐之一,多年来,它都是人们的最爱。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水城猕猴桃有着悠久的历史,贵州是中国猕猴桃的几大产区之一,六盘水市于2014年1月14日被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野生猕猴桃之乡”的称号,在水城县很多高海拔乡镇还能看到大面积的野生猕猴桃。根据《中国猕猴桃》(1993年崔致学主编)记载,水城县也是贵州野生猕猴桃的主要产区。据考证,在水城县玉舍公园、米箩乡磨盘山、猴场乡、鸡场乡等地分布的野生猕猴桃种类达贵州猕猴桃的三分之二以上。水城猕猴桃是在本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培育出来的,具有独具特色的风味和品质。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六盘水住宿推荐

东景湾酒店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水城)钟山东路17号,东接水岸明珠,南邻新体育馆,北靠人民路,西靠大润发超市,地理位置优越,环境安静、服务贴心。

东景湾酒店是一家商务旅游型酒店,有着深厚的企业文化和良好的服务品质,令入住客人放心、满意。“诚信、谦卑、厚道、务实、创新”是东景湾酒店的文化理念,“情系东景湾、家的港湾”成为她的座右铭,也是金字招牌。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中国凉都:避暑圣地六盘水,到了水城这些地方必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