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劉強東、馬雲……他們所代表的華人領導力是什麼?|智薈中歐

任正非、刘强东、马云……他们所代表的华人领导力是什么?|智荟中欧

華人領導力的核心是恩威並濟。這並不是大家常說的‘打一巴掌給顆糖’,後者屬於恩威交替,把事看得比人重要,是一種比較低級的方式。

王安智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管理學助理教授

任正非、刘强东、马云……他们所代表的华人领导力是什么?|智荟中欧

恩威並濟:華人領導力的核心

什麼是華人領導力?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恩威並濟。

這很像中國傳統的太極圖。黑色和白色用曲線來區隔開,同時黑裡有白,白裡有黑,營造出一種流動的感覺。通過這樣,黑和白不再是矛盾對立,而是融為一體,就像“恩”和“威”這看似對立的雙方,也可以被融合在一起。

很多人認為,“恩威並濟”就是所謂的“打一巴掌給顆糖”,但兩者其實有很大區別。

任正非、刘强东、马云……他们所代表的华人领导力是什么?|智荟中欧

“打一巴掌給顆糖”屬於恩威交替,典型特徵是需要利用員工的時候,就用“威”來對待他。利用完了,恐怕員工被自己榨乾,就緩一緩,給他一些補償,就是“恩”,然後下次要利用的時候又用“威”的方式……

長此以往,員工會覺得情緒耗竭,也就是所謂的“心累”。雖然他偶爾會被“恩”迷惑,覺得老闆對自己挺好的,但長期來看還是會察覺到自己被利用,最終選擇離開。

恩威交替是一種相對低級的方式,是“事比人重要”,而恩威並濟則是“人比事重要”。恩威並濟就像將黃色和藍色的顏料調和成綠色的顏料,融二為一,而不是機械地交替使用。

任正非、刘强东、马云……他们所代表的华人领导力是什么?|智荟中欧

有人肯定會問,在廣受西方文化影響的90後和00後逐漸步入職場的今天,恩威並濟這一套傳統做法還適用嗎?答案是肯定的。我們文化的根基並沒有變,基於傳統文化的管理方式依然有效。只不過,企業需要做更多事情。

如果企業一開始就對年輕人大談特談“責任感”,他們也許會很反感:“你管我啊?你給我說這幹嘛?”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需要讓他們彼此聯結起來,形成一個緊密的集體,營造出內部凝聚力。這時候再談對集體的責任感,他們就更容易接受。

華人領導力的四種表現

恩威並濟是華人領導力的內核。如何做到恩威並濟呢?我以犯錯、阻礙、挑戰和危機四種情形來具體說明。

1

讓員工在錯誤中成長

假如員工犯了錯,華人領導會認為“犯錯沒有關係,重點是犯錯之後學到什麼東西”。

以海底撈創始人張勇為例,他在工作中非常嚴格,可以因為服務不到位或者地板有黴味而大聲喝斥經理,也曾祭出罰款規定來處分員工,但他永遠給予員工成長的機會,充分授權。

任正非、刘强东、马云……他们所代表的华人领导力是什么?|智荟中欧

財務總監苟軼群剛加入海底撈時,在租賃廠房時上了當,讓公司損失了300萬。當時他心情非常低落,沒想到張勇對他說,“錢能追回來就追,追不回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你的價值不只300萬,我看不慣你垂頭喪氣的樣子。”這話讓苟軼群很感動,於是更加賣命地工作。

苟軼群永遠忘不了張勇曾對他們說過的一句話:“很多時候,我看著你們犯錯,必須抑制自己不說話,這是我最痛苦的時候,因為如果我說了,你們根本不理解為什麼錯。除非快掉下懸崖,我才會拉一把,否則我寧願看著你們在犯錯的過程中成長。”

2

為員工排憂解難

當下屬面臨阻礙時,華人領導會主動為他們排除阻礙,並規劃好他們的未來發展。

2016年,京東創始人劉強東(中歐EMBA2009)到位於自己江蘇宿遷老家的京東科技園全國呼叫中心辦公,特地抽空去看了興建中的新員工宿舍。不看還好,看了之後他大為光火:“我看了宿舍樓,真是氣得想打人……這讓我想起80年代,南方的黑心工廠給工人住的宿舍。”

任正非、刘强东、马云……他们所代表的华人领导力是什么?|智荟中欧

後來在宴會上,他當著所有人的面直接批評了分公司高層。他說:“一個公司是否偉大,不僅取決於是否滿足了員工對物質和金錢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讓員工活得有尊嚴,讓他們未來無憂。”

有些人認為劉強東不必在這樣一件小事上較真。但對他來說,員工擁有尊嚴、免於後顧之憂才是更重要的。這就是京東“關注員工,先人後企”的組織文化。

3

充分激發員工潛能

面對挑戰時,華人領導會要求下屬全力以赴,同時給予他們必要的協助,從而激發出他們的全部潛能。

華為崇尚奮鬥文化,這在華為海外的第一個融合計費項目——印尼M8項目上有非常生動的體現。當時,客戶把全網搬遷原有計費系統的專案交給了華為,同時提出在6個月內就交付商用的要求。華為數次派出20多人的團隊到當地,結合當地團隊,分成五、六個小組在酒店裡和客戶閉門討論,釐清需求。

任正非、刘强东、马云……他们所代表的华人领导力是什么?|智荟中欧

通常,上午開會,晚上就發出會議紀要,各小組迅速交叉確認,不僅解決自己的問題,也解決別人的問題。

難關當前,華為團隊沒有人降低自己的標準,也沒有人“獨善其身”,對別人的痛點見死不救。任正非更是不眠不休地在總部運籌帷幄,把糧草一撥一撥運往前線,最終打了一場精彩的勝仗,得到了印尼合作方的高度評價。

4

危機來臨時身先士卒

危機來臨時,華人領導往往挺身而出,用實際行動做出表率,並要求下屬追隨。

阿里巴巴將每年5月10日定為阿里日,舉行各種家庭活動和集體婚禮,但這天並不是阿里的創立紀念日,也不是馬雲的生日,而是為了紀念2003年的一場危機。

任正非、刘强东、马云……他们所代表的华人领导力是什么?|智荟中欧

2003年5月10日,阿里的一位員工被診斷為疑似非典,導致當時500多位員工必須在家隔離。對阿里而言,公司暫停運作是不可承受之重。馬雲立刻站了出來,鼓勵大家,讓員工明白這是阿里能否順利發展的關鍵時刻。受到激勵的員工主動把電腦帶回家工作,讓阿里不至於停擺,更使得當時在阿里網站發佈的商業機會數量增長了兩倍,並在日後催生出了淘寶。

在危急關頭,馬雲展現出了對抗危機的勇氣,登高一呼,成功激勵了下屬,阿里自此走上了成長為中國互聯網巨頭的道路。

文化差異導致管理方式差異

華人領導恩威並濟的管理方式和西方領導者的管理方式有很大不同。造成這種不同的原因,是因為中西方文化存在諸多差異。

想象一株睡蓮:

它的花和葉子浮在水面上。而在水面之下,汙泥之中,則是它的根。我們能看到睡蓮花和葉子的美,卻看不到水面下的莖,以及埋於泥土中的根。不過即便看不到,莖和根卻是非常重要的。

任正非、刘强东、马云……他们所代表的华人领导力是什么?|智荟中欧

一個民族的文化也是如此。某些部分我們可以直接觀察到,如飲食、建築、器物、風俗禮儀等。但某些部分並不是具象的,我們無法直接觀察到,如感受、想法、信念、價值觀和思維模式等。這些看不到的部分,對我們的職場行為和領導力的建構具有重要影響。

很大程度上,這看不到的部分,造成了華人領導力理論和西方領導力理論的差異。

華人文化和西方文化在這看不到的部分到底有哪些不同?我認為可以歸結為三點:思維習慣不同,溝通習慣不同以及追尋的目標不同。

1

思維:一元整合 vs 二元對立

從思維模型來看,華人的思維是一元整合,也就是想問題時方方面面都考慮到。往好裡說這是關照全局,往不好裡說則是混雜不清。

與之對應,西方人的思維是二元對立的分析式思維。

想問題時,喜歡將問題進行拆分,從不同的維度進行思考。

任正非、刘强东、马云……他们所代表的华人领导力是什么?|智荟中欧

2

溝通:意在言外 vs 言盡其意

從溝通習慣來看,華人屬於高語境文化,也就是“意在言外”,聽話要聽絃外之音。在華人文化裡,最高級別的溝通是雖然不說話,但對方能懂自己的意思,這就是所謂的“有默契”“心有靈犀”。

西方則屬於低語境文化,也就是“言盡其意”,講話的內容就是實際想表達的意思,不存在話中有話的情況。

3

目標:和諧有序 vs 自我實現

從追尋的目標來看,華人追求的是一種“和諧的、階級的秩序”,也就是每個人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最終實現圓滿。

西方人追求的則是“自我實現”,位於馬斯洛需求層次金字塔的最高層。在西方文化裡,個人的邊界非常清晰。而在華人文化裡,個人並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身處各種社會關係之中,所以並沒有“我”的明確的邊界。在“我”的邊界裡,還包含了家人和朋友等。如果是一位企業家,“我”的邊界甚至包含了所有員工,覺得自己應該對他們負責。

正因為華人文化和西方文化在根本上存在以上不同,所以兩種文化背景下的領導力行為也截然不同。

任正非、刘强东、马云……他们所代表的华人领导力是什么?|智荟中欧

舉例而言,如果一位西方的領導者想影響下屬,讓下屬甘心和自己一起為達成某個目標而努力,他通常會這樣做:首先進行分析性的思考,然後用言盡其意的方法和下屬詳盡地分析各種情況,說服下屬,比如告訴下屬“你在我的公司工作,不只是有薪水,更重要的是你能展現出影響力,從而實現自我”。

華人領導並不這樣做。他們不會為員工分析太多現狀,而是告訴員工一些道理,比如“我希望你變得更好”“我希望你成長起來後能獨當一面”,

甚至不用言傳,只用身教,用行動來起表率作用。

在華人領導看來,“我”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下屬也應該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大家都依秩序行事,最後企業運轉就會很順暢。維護這種和諧秩序的力量,就是華人文化。

華人領導力面臨難題和挑戰

對華人組織而言,華人領導力無疑是高效的。可以說,華人領導力自古就有,伴隨著歷史的發展不斷演進併發揮作用。但是直到今天,華人領導力好像還沒有形成一套一脈相承的理論體系,因為它更多的是內隱知識——這是華人領導力當前面臨的最大困境。

所謂內隱知識,就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知識。很多華人領導者更喜歡身先士卒來示範,而不是發表長篇大論。這造成了一種隱憂:一旦某位華人領導者意外離世,他頭腦中的那些管理理念和知識也就隨之消失了,並沒有流傳下來。

任正非、刘强东、马云……他们所代表的华人领导力是什么?|智荟中欧

所以,作為企業管理者,華人領導要試著讓自己和企業“脫鉤”,避免企業對個人的過度依賴。要將自己的理念體系在企業內部制度化,讓大家對制度忠誠,而不是對自己忠誠。

最後,現今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海外併購,未來這一趨勢還將加劇。在此過程中,華人領導者須對中西方管理方式的差異有清晰認識,這樣才能增進相互瞭解,維持企業發展。

教授正在蒐集和整理更多華人領導力的研究案例。除了文中提到的4家企業,你還知道哪些採用典型華人管理方式的企業?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END

文中圖片來自海洛創意,嚴禁私自轉載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