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喜憂參半的「就醫圈」

近日,許多紙媒體和網媒都密集報道了“陝西擬建設關中地區及陝南陝北城鎮15分鐘就醫圈”的消息。據說,當地政府是要通過這一舉措,來“加快形成關中地區及陝南陝北城鎮15分鐘就醫圈,陝南陝北山區30分鐘就醫圈,讓群眾看病就醫更加便捷。”

讀完這條消息,筆者竟產生了喜憂參半的心情。

喜為何來?

在市場之手尚無法很好發揮作用的邊遠地區,地方政府關注黎民疾苦,進而通過審慎謀劃,通過建立“就醫圈”這種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措施,去認真解決群眾的看病難問題,無疑體現了政府的擔當,如果設計周密,部署得當,的確是好事一樁。

但令人憂慮的問題也同樣存在。

與醫療機構的房屋等設施的不動產屬性相反,作為醫療機構服務對象的人卻是活的,且是在處於不斷流動之中的。尤其是隨著城鎮化程度加快,人口流動的速度也將因此而加快。這樣就造成了許多農村的日益“空殼化”,進而導致一些地方原有的鄉鎮衛生院因缺少服務對象等諸多因素而隨之“殭屍化”,由此造成大量醫療資源的浪費,成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如果對這種情況不給予以充分重視,卻脫離實際情況地去設立“就醫圈”,那麼無論如何良好的初衷,都會導致醫療資源浪費狀況的加劇。

再說了,無論把患者得到及時就醫的時間具體“圈定”到15分鐘也好30分鐘也罷,還需考慮到交通條件和交通工具帶來的限制性因素——“就醫圈”中是“揚灰路”、“水泥路”,還是可供人車順利通行的鄉村公路?“就醫圈”中群眾通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什麼?如果在青壯年大都外出打工的情況下,那些老弱病殘的患者將以什麼交通工具和通過何種互動方式達到“就醫圈”所“圈定”的15分鐘還是30分鐘?須知談論這些問題並非是在鑽牛角尖,更不是雞蛋裡挑骨頭,而是在“就醫圈”從紙上落地過程中百分之百要遇到的問題,假如對這些問題缺乏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制度設計來“託底”,所謂15分鐘也好30分鐘也罷,都只能是“圈”在紙上的“大餅”而已。

設立“就醫圈”的關鍵,當是如何實現醫療資源配置和需求的有效對接。只有政府這隻“有形之手”和市場這隻“無形之手”共同發力且形成合力,才能把這個“就醫圈”真正畫好畫圓,儘管在某些邊遠地區,前者目前應該發揮更大的作用,但如果讓後者缺位而只靠前者以“獨臂將軍”的方式單打獨鬥,這種“就醫圈”就有淪為形象工程和麵子工程的危險,對此不可不有所警惕和防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