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男癌”你有多唾弃,你就有多认同!

“直男癌”你有多唾弃,你就有多认同!

“直男癌”你有多唾弃,你就有多认同!

“直男癌”你有多唾弃,你就有多认同!

“直男癌”一词源于网友对略带大男子主义的人的一种蔑视或调侃,这类人活在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里,时时向别人流露出不顺眼,特别是女人。漠视女性价值,不尊重和物化女性。

抨击“直男癌”并非社会进步

认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比如千百年来的“重男轻女”思想,这是一代代人认同的结果,无论男女。女人通常有两种表现认同的方式,一是觉得自己不如男人,二是觉得要胜过男人。要胜过是因为认同了男女不平等的关系,才想要胜过。同样地,只有在认同的基础上,我们才会抨击,所以抨击“直男癌”的实质,是抨击自己内心对“直男癌”观念的认同。

在热播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中,陕西女首富周莹在吴家二叔和四叔的逼迫下发誓永不改嫁,吴家人才放心其继续做吴家大当家。在迪化富商图尔丹向周莹求婚时,吴家四叔就用所谓骨灰级“直男癌“的想法数落周莹:“饿死是小,失节是大”,用生命反对其改嫁。

有人认为,大家抨击”直男癌“说明了这个社会的进步。因为女性在社会分工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女性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她们经济独立、思想深刻、情感自由,她们已经完全可以不依附于男人。因此,她们看不惯这个社会上的“直男癌”,便开始了誓死捍卫女权的抨击之路。

但我不完全赞同。确实,跟以往的沉默不同,女性能为自己发声是一个进步。但是那些强烈抨击“直男癌”的女人,有一部分的心理动机可能是对不平等的男权社会文化的一种认同,如果完全不认同,只会无视,而不是去抨击。比如一个患有精神疾病的病人在街上胡言乱语地骂人,我想没有一个精神正常的人会跟他对骂,反而会加快脚步地离开,因为大家都知道他是病人,他骂的内容跟自己没有关系。

想要改变是因抱有希望

“老公抛弃生不了孩子的老婆,老婆以谋杀老公的方式结束了他们的关系。”这是东野圭吾的长篇小说《圣女的救济》里的故事。男人想要找个能跟他生孩子的老婆,觉得女人就是生孩子的工具,所以在跟女人结婚之时,他就告诉女人如果1年之内不能怀孕,他们就分开。明知自己是无法生育的女人,因为爱着男人,所以她隐瞒了自己身体的状况,结婚照常进行。她希望男人会爱上她,而放弃生儿育女的想法,但女人的希望落空了……

如果女人把男人当成是病人,那女人在得知男人想法的时候,就会离开,有多远离多远。但女人没有离开,她想要改变男人,改变男人对不能生育的女人的看法。同时,很有可能,女人对自己不能生育的身体也是抱有怨恨的。所以,最后她以谋杀男人,谋杀自己未来的方式结束了这段关系,当然这是非常极端的一种方式。

潜意识里越认同、越反抗

所以,当人对某个情结在潜意识里越是认同,就越会用激烈的方式去反抗。也就是说,有些女人的独立、自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希望被这个社会看见。但是,任何需要被证明的愿望,都源于自己对自己的否定或怀疑。

当然,还有一些愿意自己跟自己对话的女人,她们的独立和自由,就仅仅是一个人生命状态的呈现,我想,这样的女人是不会跟“直男癌”一般见识的,因为他们的内心世界已然不同。

微信用户可关注 中国家庭报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