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一小時追劇「華流」背後,暗藏國劇「走出去」怎樣的樂與殤

《一千零一夜》《我和兩個他》《媚者無疆》《中餐廳2》在國內更新一小時後,遙遠而神秘的越南人民便能在ZingTV和BiluTV上兩大網站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找到字幕片源。這是“華流”在東南亞熱SKR人的微小縮影,國劇“橫掃”越南30年,承包了幾代人的熒屏記憶,影視文化輸出的背後,彰顯了我國不斷提高的軟實力,國劇“走出去”步履加速的背後,暗藏著怎樣的玄機與奧妙?

愛追劇也愛惡搞的越南人民

讓國劇告別“鄙視鏈”末端?

一直以來,在追劇人心中都有條“暗搓搓”的鄙視鏈:“英劇>美劇>日劇>韓劇>港劇>臺劇>內地劇”。正所謂甲之蜜糖乙之砒霜,處在鄙視鏈最末端的國產劇卻是鄰國越南人民的“心肝寶貝甜蜜餞兒”,在越南最大的兩個視頻網站——ZingTV和BiluTV上首頁主推的劇集和綜藝裡,“Made in China”佔據半壁江山,點擊量最高的也是國產劇。

越南一小时追剧“华流”背后,暗藏国剧“走出去”怎样的乐与殇
越南一小时追剧“华流”背后,暗藏国剧“走出去”怎样的乐与殇

上:ZingTV主頁 、下:BiluTV主頁

兩大視頻網站上推介的國產劇目涵蓋從港臺到內地出品的劇作,題材從古裝到現代、從仙俠到偶像、從反腐到奇幻的不勝枚舉,比如正在更新的《媚者無疆》《古劍奇譚2》,已完結的《鍾馗捉妖記》《刺客列傳》、暫時下架的《天乩之白蛇傳說》等,在ZingTV的熱播排行榜TOP10中,國產劇佔9席,《一千零一夜》《流星花園》《芸汐傳》《我和兩個他》包攬TOP5名。

越南一小时追剧“华流”背后,暗藏国剧“走出去”怎样的乐与殇越南一小时追剧“华流”背后,暗藏国剧“走出去”怎样的乐与殇

去年,ZingTV評選了一份“2017年上半年最好看的11部中國電視劇”榜單,依次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擇天記》《楚喬傳》《狐狸的夏天》《大唐榮耀》《人民的名義》《因為遇見你》《歡樂頌2》《外科風雲》《軍師聯盟》等,幾乎囊括了這個階段我國所有現象級電視劇。

其實,國產劇在越南熱播的盛況已持續多年,而且深受越南各階層觀眾的歡迎。1991年11月中越關係正常化後,《西遊記》《三國演義》等古裝劇,《渴望》《孽債》等情感劇,《雍正王朝》等歷史正劇都曾引起極大轟動、萬人空巷,每逢假日必重播的《西遊記》《還珠格格》堪稱中越兩國90後相同的“童年契約”。

越南人民不光愛追劇,還愛對國劇進行“再創作”:每當國內某部電視劇大火,友邦人民總能分分鐘cosplay出一部神一樣的“翻拍”之作。那些“神翻拍”大都製作粗糙、造型辣眼,《還珠格格》《神鵰俠侶》《花千骨》《武媚娘傳奇》等都“慘遭荼毒”,事實上,這些看似奇葩的“翻拍”只是網友們一時興起的“惡搞”,也說明了國劇在越南人民心中的“弄潮兒”地位。

以“劇集”圓心,

畫出“中國元素”輻射弧?

值得一提的是,在ZingTV和BiluTV兩大視頻網站上的電視劇不光上線速度快,字幕配合也相當skr,當中國電視劇一上線,越南的字幕組就能迅速翻譯好,通常只要一小時,友邦人民便能“吃螃蟹”,效率非常高。

和國內的早期愛看英美日韓劇的字幕組一樣,越南的字幕組通常是出自個人興趣愛好的“野生”團隊之手,不過,隨著網友對國產劇的需求越來越大,視頻網站也開始向字幕組購買字幕。

除了劇集,國產綜藝在越南也備受觀眾追捧,已經完結的《偶像練習生》《奔跑吧》,開播不久的《中餐廳2》位居ZingTV上熱播榜單前三甲。

越南一小时追剧“华流”背后,暗藏国剧“走出去”怎样的乐与殇

在劇集和綜藝的帶動下,國產藝人也成為越南人民追捧的“白月光”,參與pick喜歡的“小哥哥、小姐姐”更是“追星”的必備項目,《偶像練習生》熱播期間,蔡徐坤的越南粉絲號召大家到愛奇藝網站為他投票,聲勢浩大。

越南一小时追剧“华流”背后,暗藏国剧“走出去”怎样的乐与殇

以偶像為核心的粉絲產業鏈在越南的日臻成熟還表現在,不少藝人在當地都有各自的“飯圈”,“劇迷”自發組織建立越南粉絲後援會,比如趙麗穎、TFBOYS、楊洋、劉濤等都有越南微博粉絲站,這些微博雖粉絲量不多,但依然兢兢業業地每日更新著。“後援會”擔任著翻譯“愛豆”作品、為偶像製作宣傳物料的重任,不時還會跟進熱門報道,儘可能地延伸其在社交媒體上的傳播影響力。

越南一小时追剧“华流”背后,暗藏国剧“走出去”怎样的乐与殇

長達30年的國劇輸出,對越南的影響持久而深遠,形成了以劇集為核心,綜藝節目、藝人、影視周邊為矩陣的圓弧,涵蓋語言、文字、時尚、服飾、美食的“中國元素”在友邦漸次輻射,一如當年“韓流”在中國的全面滲透。例如,網絡文學在越南“風光無限”,《微微一笑很傾城》等網文小說被翻譯成越南語出版銷售,與中國網文一同C位出道的,還有越南人與日俱增學習中文的熱潮。

“華流”熱SKR人,30年源遠流長為哪般?

“華流”席捲越南30年,並非偶然。首先,擁有9270萬人口的越南,大眾對娛樂的需求旺盛。

但其經濟發展水平一般,娛樂產業佈局不健全,全國電視臺和頻道較少,缺乏高質量的劇本、演職人員、明星,友邦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內需和落後的物質條件是促成“華流”的先決條件。在各方面更勝一籌的國劇自然受到追捧。

其次,作為中國一衣帶水的友好鄰邦,越南長期以來在中國的薰陶下,對中國的歷史、文化認同感很強,地理相鄰、文化相通、語言相近,影視文化作品、明星藝人時尚自然能夠作為紐帶,敲開兩國人民“情感”的心門。

最後,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所取得的偉大成就為越南的發展提供了可行的樣本,尤其是隨著中國高速崛起,經濟這隻肉眼可見的“推手”,為“華流”席捲越南提供了極大的支點。

在中國“一帶一路”決策影響下,越南整體的國民經濟迎來較大發展,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都願意接受“中國元素”,國產劇在越南經歷了最初的譯製配音、到兩國聯合譯製、再到如今的“一小時見”——“華流”高潮不斷迭起。

看似欣欣向榮的越南“華流”,實則暗流湧動?

國產劇在越南甚至整個東南亞風靡多年,對行業來說是“利好”現象,相比官方渠道輸出的高大上內容,軟性的文化輸出更容易引起民眾的共鳴。“華流”的背後,是文化傳播的勝利,是國家軟實力的體現。

不得不思考的是,當前我們的國產劇年產量已經超過15000集,其中能夠播出的則只有9000集左右,積壓劇在整體國產劇的產量中佔比幾乎超過三分之一,面對龐大的積壓劇數量,在視頻網站成“積壓劇”的救命稻草。劇集能否通過“走出去”的方式完成“去庫存”?遠水是否可以解救“近火”?

越南“華流”讓人欣喜,但其背後所折射出的中國電視劇出口、版權、發行等現狀引人深省。首先,越南網友之所以能與國產劇“一小時見”,與早期在中國網絡上蔓延的盜版猖獗的現象如出一轍,很多國內的版權方、製片方並沒有因“一小時見”獲益,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

其次,即便通過正規渠道“走出去”,在越南乃至東南亞都實行“薄利多銷”路線,只能賣到幾千元一集,甚至幾百元一集的價格,比起動輒上億的製作費簡直是“白菜價”賤賣。而在日本,中國電視劇賣得好的可能達到一兩萬美元。

不僅價格低,播放的影響力日趨有限:2000年左右是國產劇走到越南去的黃金蜜月期,但近幾年,受政治因素的影響,越南方面對於國劇的購買變得日趨謹慎,除了官方渠道對國劇引進的收緊,韓劇、泰劇、印度劇也將目光瞄向了越南這片廣袤的市場,國劇“一家獨大”的局面逐漸被削弱。

以國產劇為核心的在越南30年來起起伏伏的“華流”熱潮,只不過是國產劇“走出去”的微小縮影,“打鐵還需自身硬”,那些題材狹隘、製作粗糙、沒有鮮明的特色,入不了本國人民法眼的“快餐劇”必然無法“走出去”,對於創作者來說,是能夠捕捉到不同國家、地區觀眾共同的笑點、哭點、痛點,具備普世價值的作品,是“走出去”的不二法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