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扳倒宣太后羋月、害死魏冉白起,范睢真是小人?

前面講範睢位極人臣以後,得報早年被羞辱的大仇,而另一方面,幫助曾經對自己有救命之恩的鄭安平和向秦王引薦自己的王稽,可謂“睚眥必報”,正面講,也算是“恩怨分明”,但司馬遷和司馬光兩位史學家都對他持否定態度。

30.扳倒宣太后羋月、害死魏冉白起,範睢真是小人?

司馬光在穰侯去世時,評價範睢:

若睢者,亦非能為秦忠謀,直欲得穰侯之處,故扼其吭而奪之耳。遂使秦王絕母子之義,失舅甥之恩。要之,睢真傾危之士哉!

扳倒宣太后羋月、罷黜穰侯魏冉

本來,秦昭襄王前半生都只算是個傀儡王,幕後掌權的實乃宣太后羋月,還有他的舅舅穰侯魏冉。而範睢,為秦王出謀劃策,最終廢了宣太后,罷黜魏冉。這一難題,秦王終其前半生一直沒能解決或者說猶豫不決,範睢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30.扳倒宣太后羋月、害死魏冉白起,範睢真是小人?

公元前266年,範睢已經越來越受寵了,他掌權時趁機建議秦王:

臣居山東時,聞齊之有孟嘗君,不聞有王;聞秦有太后、穰侯,不聞有王。夫擅國之謂王,能利害之謂王,制殺生之謂王。今太后擅行不顧,穰侯出使不報,華陽、涇陽擊斷無諱,高陵進退不請,四貴備而國不危者,未之有也。為此四貴者下,乃所謂無王也。穰侯使者操王之重,決制於諸侯,剖符於天下,徵敵伐國,莫敢不聽;戰勝攻取則利歸於陶,戰敗則結怨於百姓而禍歸於社稷。臣又聞之,木實繁者披其枝,披其枝者傷其心;大其都者危其國,尊其臣者卑其主。淖齒管齊,射王股,擢王筋,懸之於廟梁,宿昔而死。李兌管趙,囚主父於沙丘,百日而餓死。今臣觀四貴之用事,此亦淖齒、李兌之類也。夫三代之所以亡國者,君專授政於臣,縱酒弋獵;其所授者妒賢疾能,御下蔽上以成其私,不為主計,而主不覺悟,故失其國。今自有秩以上至諸大吏,下及王左右,無非相國之人者,見王獨立於朝,臣竊為王恐,萬世之後有秦國者,非王子孫也!

範睢這段話很有水平,論點就是,魏冉在秦國的地位比秦王還高,將來的秦國,恐怕不再姓贏了。其中講到的孟嘗君、主父餓死的典故,我們之前也講過。

聽了範睢的話,秦王下決心廢了宣太后,逐出“四貴”,範睢也因此被任命為丞相,封為應侯。第二年,宣太后羋月就去世了,而魏冉離開咸陽回到封地陶邑,不久也去世了。

司馬溫公對此感慨萬千:穰侯援立昭王,除其災害;薦白起為將,南取鄢、郢,東屬地於齊,使天下諸侯稽首而事秦,秦益強大者,穰侯之功也。雖其專恣驕貪足以賈禍,亦未至盡如範睢之言。

他認為穰侯魏冉對秦國的貢獻還是非常大的,扶持嬴稷上位,推薦白起為將,征伐東南,秦國日益強大,有魏冉的功勞。雖然他驕橫,但也不至於像範睢說的那樣。

害死戰神白起

白起的死,範睢應當負主要責任,他一步步把白起逼到了絕境,最後被秦王賜死。

30.扳倒宣太后羋月、害死魏冉白起,範睢真是小人?

當年,長平一戰後,武安君白起本想兵分三路深入敵境,進一步擴大戰果,這之前我們講長平之戰和白起時都講過,但是範睢聽了韓魏使臣蘇代的遊說,害怕武安君白起戰功顯赫,將來地位高於自己,便建議秦王罷兵。白起認為這是最好的機會,錯失這次良機,以後再想征伐,取勝就難了。這次事件,讓白起跟範睢產生了隔閡。

沒過多久,秦王又起兵伐趙,但邯鄲久攻不下,秦王除了自己請白起出戰未果,還派範睢去請,但白起都沒有答應。後來秦王惱怒,罷了白起的大將軍職務,貶出咸陽。而範睢與群臣議論“白起之遷,意尚怏怏有餘言。”說白起遷走時心裡不服,還有怨言。秦王便賜給白起一把劍,意思是讓他自裁,一代戰神就此隕落。

30.扳倒宣太后羋月、害死魏冉白起,範睢真是小人?

正所謂惡有惡報吧,就如同當年魏齊、須賈當眾羞辱他被他以牙還牙報仇一樣,範睢也沒能落得好下場。他推薦曾對自己有救命之恩的王稽、鄭安平出戰邯鄲,被信陵君魏無忌大敗,兩萬人投降趙國,範睢作為舉薦人自然免不了被治罪。王稽還因通敵罪被斬於市,而秦王嘆息說,現在武安君白起死了,鄭安平和王稽又背叛,國家已無良將,范雎聽了開始恐懼起來,因為這一切都是因他而起。

30.扳倒宣太后羋月、害死魏冉白起,範睢真是小人?

後來燕國謀士蔡澤入秦,勸應侯範睢退位,說商鞅就是他將來的下場,範睢想想近年來發生的事,覺得很有道理,月滿則虧嘛。他向秦王舉薦了蔡澤,自己稱病辭去了丞相一職,蔡澤當上了丞相,但是幾個月後就被免了。而範睢自己,則是在自己的封地上病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